2013年3月26日

野地旅0522:大里海岸濱台地形[宜蘭頭城]


  *大里海岸的濱台,左擁一望無際的大洋,右倚層巒疊嶂的山嶺,風景絕佳。

  若要論臺灣的海岸地形景觀,那可真是多彩多姿。西部洲潟海岸是一望無際的廣袤,南部海岸的珊瑚礁則像簇擁著陸地的螞蟻一般,東部的斷層海岸雄壯威武,而北部的岬灣海岸是多變而綺麗。由於老家住宜蘭頭城,現在住台北內湖,過去要往返這兩地,經常開車經過東北角岬灣海岸,各個岬角都引人入勝,互有千秋。往南過了台灣極東點,也就是三貂角(野地旅0403三貂角)之後,宜蘭的海岸就相對平直了許多,不過沿岸特別發達的濱台地形,也為這段海岸帶來了不同的面貌。


  *大里海岸濱台位置圖。

  這次經過東北角海岸,一直在思考要找個地方下車走走,無奈三貂角以北冬雨陣陣,若在此時下車散步,淒風苦雨的肯定毫無心情,只得一直往南開去。過了三貂角,或許是因為山脈走向與季風來向呈平行,降雨的地形效應不顯著,因此雨勢漸緩,到了頭城鎮大里,我們獲得了片刻的雨停。

  我們選擇了大里聚落南方的濱台下車走走。上一次來已經是十餘年前的事情,當時我們的車門被撬開,老爸的西裝外套被偷,讓我對這邊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十餘年間,未曾再度造訪此地,彷彿是有深仇大恨一般。不過時間總是可以治癒傷痕,更何況我又不曾與大里濱台吵架,因此在此處下車,重溫記憶,不過實際上已經沒有印象了。

  濱台就在濱海公路旁,此處山逼海,景色佳。濱台本身因為地層傾斜的關係,也像是一排排的迷你山脈。此處地層屬於大桶山層,一般已經認為是受到亞變質作用的岩層,在這片濱台上主要出露輕微變質的硬頁岩,由於岩石強度不高,加上葉理發達造成岩石破裂面多,因此很容易被海水侵蝕、崩解,所以整片濱台沒什麼特別高凸之處;只有在最靠海的地方,可看出有厚層砂岩出露,岩石強度較高,抗蝕力較強,或許這就是此片濱台之所以能凸出海面的原因。岩層整體是呈現東北-西南走向,並且向西北微微傾斜10度左右。濱台中間有一些因地殼擠壓而產生的斷裂面,有一點左移斷層的感覺,不過已經造成局部碎裂,海水長驅直入,長時間侵蝕的結果,便形成了海蝕溝。


  *大里海岸濱台,幾處破裂面似乎有平移斷層的感覺。


  *其中一道破裂面,可能是左移斷層。


  *破裂面被波浪侵蝕成為海蝕溝。


  *濱台外緣以厚層砂岩組成,抗蝕力較強,也是磯釣釣客愛好的釣點。


  *局部一些薄層砂岩,也可以構成保護下方硬頁岩層不被侵蝕的盔甲。

  大約在濱台上散步約十五分鐘,老天爺又開始下雨,於是結束了這短暫而驚艷的濱台之行。台灣東北角的濱台真的相當美麗,其中最著名的大概是萊萊鼻(野地旅0016萊萊鼻濱台),事實上,沿著濱海公路走,有許多不同特色的濱台地形(參見野地旅0128北濱石城-卯澳段)。

  然而,有人可能會問說:「這不是『海蝕平台』嗎?怎麼下巴都說是濱台?」下面為大家做點解釋:

  與濱台相近的地形,除了「海蝕平台」以外,還有另一種「波蝕棚」,但為何我要稱呼它為「濱台」而不是「海蝕平台」或「波蝕棚」呢?這就要從「定義」說起:「海蝕平台」意指受「海水營力」所侵蝕而成的沿岸平台,海水前進後退帶動礫石等物品進行「磨蝕」,因此海蝕平台侵蝕時是略低於海水面,才會被海水所作用到;「波蝕棚」則是指受到「波浪營力」直接拍打所侵蝕而成的沿岸平台,由於波浪是受風所影響,故波蝕棚在定義上,侵蝕時是略高於海水面。是以海蝕平台與波蝕棚其實是兩種形成環境不盡相同的地形。

  然而,海蝕平台和波蝕棚外貌看起來極為相似,加上海水有潮汐漲退的影響,所以客觀條件下我們極難(幾乎無法)分辨到底一處的沿岸平台,究竟是屬於海蝕平台還是波蝕棚?更別說台灣大多處在地盤持續上升的環境,很多沿岸平台經常無法受到海、浪影響。由於這些原因,區分海蝕平台與波蝕棚已經看起來是毫無意義,因此將兩名詞合併為「濱台」,即「濱海的平台」之意,而不再探討其形成時的環境(也無從探討)。

  濱台(shore platform)的定義,包含了海蝕平台(abrasion platform)和波蝕棚(Wave-cut bench)兩者。abrasion為磨、磨損之意;Wave-cut則是波浪侵蝕之意;shore僅表海濱之意,不強調其形成之作用。在台灣的研究中,早在民國78年時,便已有論文使用濱台一詞。然而,或許是「海蝕」平台之名較能反映出其生成時的營力,對於中學教學上較為便利(可望文生義),因此今日絕大多數的教科書仍稱此種地形為「海蝕平台」,「濱台」的名稱反倒不為人所熟知。

  叫什麼名稱,對一般人而言或許不是很重要,但若能了解這類地形的環境意義(搭配海階、地質的研究可以建構整個海岸環境演育史),或許對大家更有教育上的意義吧!


2013.02.10造訪
2013.03.26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