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4日

野地旅0652:大地谷[台南南化]


  *大地谷一景,很難想像這樣雄偉的峽谷,大多數時候是在水庫庫區中。

  好幾年前就聽說,在台南的南化水庫中,有一處雄偉的令人訝異的峽谷,被稱作「大地谷」。南化水庫於民國八十二年建成蓄水後,大地谷每年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因為水庫的隔離而無法造訪,不過「受惠」於台灣西南部冬半年那明顯的乾季,南化水庫水位會在春季時降到最低點,那時,我們就可以徒步跨越庫區,前往一窺秘境。


  *南化水庫、大地谷一帶地圖。

  這麼多年來,看了許多住在南部的朋友紛紛走訪大地谷,自己心也癢了起來,終於趁著部隊一次五天的假期,和伊真一路往南,來到了南化。時節正是三月底,不只南化水庫乾涸見底,石門水庫、寶山水庫等西部水庫的水情都十分吃緊,在這樣的緊要關頭,卻是造訪大地谷的最佳時機。由於有朋友在二月底就已經造訪過大地谷,很確定整整一個月幾乎沒下雨的南化水庫,現在造訪一定更好走,於是二話不說,就踏上了找尋大地谷的路。

  在前往大地谷之前,先到大壩看看水位到底降到多低,這一看果然「名不虛傳」,信心滿滿的要去找大地谷的入口。在這個「旅遊旺季」不用擔心找不到大地谷步道入口,不論是停滿路邊的車輛,還是入口的攤販,都清楚的指出大地谷從哪裡走。我們將車子停在離入口稍遠的停車處,再往水庫底部前進,俯瞰著庫底已經走來走去的旅人像螞蟻成串一般,心裡頭頗為期待到底大地谷是什麼樣的光景。


  *南化水庫大壩一景,水看起來不少,但事實上水位已經很低了。


  *上游一點的南化水庫庫區幾乎已經完全見底,裡面所有的人都是要前往大地谷的!


  *通往大地谷的入口,電線杆上已有標示。


  *沿著這條土徑,可以下到庫區底部。

  走沒多久,就下到水庫庫區底部了,比想像中的快了不少。南化水庫所截流的後堀溪只剩下一點點小水流,庫底的細泥早已乾裂,不要亂踩就不會有陷下去的問題,泥上長出了如茵綠草,竟然有那麼一點塞外水草畔的景致,不免讓人有點空間錯亂。沿著旅人們踏出的小徑,大地谷的入口一點也不難找。大地谷是由後堀溪的支流「番仔坑」所切割,入口處相當窄小且不起眼,但誰也想不到,番仔坑這小傢伙,居然能切出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大地谷來!


  *南化水庫底部一景,已經乾涸見底了。


  *後堀溪只剩下涓涓細流,兩岸新長出的草給人置身塞北草原的錯覺。


  *乾裂了的底泥,告訴我們現在正值旱季。


  *看到照片中央黑色的小縫了嗎?那便是番仔坑流出的地方,也是大地谷的入口,毫不起眼,裡面卻別有洞天。

  番仔坑,比起後堀溪主流,此時更顯得軟弱無力,但大地谷入口的砂岩層卻硬生生的被切開一條細縫,經年累月之下滴水果然可以穿石。從這不起眼的小縫往裡頭望去,大概所有第一次造訪的人都會被眼前所見給震懾吧!番仔坑流經竹頭崎層的砂、頁岩互層區,而峽谷入口處,正是一道向上游傾斜約30度的堅硬厚層砂岩,控制住了谷口的寬度,接著是層理明顯的砂頁岩互層,差異侵蝕造成頁岩處凹入,砂岩處突出,形成一道道自然鑿刻的線條,略帶弧形的岩壁,把線條延伸到谷內,偶爾有幾個大水時所沖蝕出來的凹壁,讓岩壁像是變化多端姿態旖旎的舞者,讓人目不轉睛。

  比較少人注意到的,是厚層砂岩上偶爾可以看到一些砂棒,也就是所謂的生痕化石,還有一些單獨的凹洞,其成因不明,由於峽谷中太過狹窄,不太可能是強風所形成的蜂窩岩,因此推測可能是大洪水時局部沖蝕岩壁上,曾受古生物影響而膠結較差的部位所造成的。谷底有許多尚未完全圓磨的砂岩巨礫,可看出曾受大水作用而略具圓磨的雛形,但畢竟番仔坑如此小條,除去颱風季節,大概很難持續進行表面磨蝕,因此還不算太圓,顆粒也較大。


  *大地谷入口,相當窄小,但裡頭精彩無比。


  *谷口的厚層砂岩上,有許多小洞,以及一些生痕化石(如照片中縱向的砂棒)。


  *大地谷一景,圓弧的峽谷與傾斜的線條,像是大自然在跳彩帶舞一般。


  *大地谷內,局部凹入的是較軟的薄層頁岩,突出的則是較硬的砂岩層。


  *兩側谷壁如果是曲流的攻擊坡,會出現如照片左側的凹壁,侵蝕久了以後,上方岩層失去支撐就會崩落,形成現在河床中礫石的主要來源。


  *大地谷中有一處崩積物,崩落的石塊明顯仍然有稜有角,尚未受到水蝕。

  大地谷中能走的距離並不長,轉了個彎之後,擋在面前的,是另一個向上游傾斜的厚層砂岩,並創造出了一個帽岩逆斜的小瀑布,這瀑布真的很小,不過若是豐水期,應該挺漂亮的(但豐水期就進不來了)。此處厚層砂岩崩落的岩塊更大了,站上落石堆,俯瞰大地谷底,又是另一番風味。我們在此停留了一小段時間,欣賞這幅大自然的傑作。看著旅人來了又走了,我們畢竟是過客,大自然才是主人,心念一轉,已經來此親歷其境了,就這樣帶著回憶滿意的離去吧,不必成為別人回憶中破壞畫面的一份子。


  *沿著番仔坑往上游走,最終會來到一個小瀑布(右),真的很小,幾乎沒水了!


  *小瀑布高數公尺,是由頂部約1-2公尺厚的砂岩層作為帽岩,並向上游逆斜,控制住高度與位置,不至於使河床快速下切(但應該已經切不少了)。通常帽岩逆斜的瀑布,上方應該會有瀑頂小湖,但因為上不去,是否有小湖就不得而知了。


  *小瀑布下方因流水沖蝕的關係,出現一個不深的瀑潭。


  *從小瀑布處回望大地谷,番仔坑這小傢伙能切穿這麼深的砂岩層,也真是厲害!


  *角色扮演都來了!

  當大家震懾於大地谷的美時,其實要特別注意自身的安全,竹頭崎層的砂岩雖硬,但砂岩受應力影響後容易出現節理弱面,因此經常整塊落石掉下來;另一方面,也有少數遊客不夠公德心,垃圾沒有帶走,或者在已經水少的可憐的番仔坑中撈魚。在野外行旅,我們要謹記,這樣的美景並不是為了自己而生,能有幸見到這樣的景致,是上天的賜與,因此要盡力保存這份天然純淨,不是為了其他遊客,而是為了尊重自然。抱著這份感恩的心絲,和伊真兩人依依不捨地離開,然後期待下一個美景。


一、參考資料
1.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質資料整合查詢系統


2015.03.21造訪
2015.06.14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