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2日

野地旅0386: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四川甘孜]


  *海螺溝冰川以及其所形成的U形谷景觀。

  台灣寶島自然景觀資源豐富,但有些景觀,在台灣卻不可得見,自從去年在敦煌鳴沙山(野地旅0274:鳴沙山月牙泉)看過沙漠景色後,便一直想到另一種時常耳聞,卻在台灣完全沒有機會看到的地形景觀,也就是冰河地形。去年原本有機會看到甘肅省張掖市境內的七一冰川,但因為修路的關係而只能在百公里之外遠眺,不甚有感覺。還好,一年過去,老爸這次正好安排了「海螺溝冰川」來一圓我夢。海螺溝最著名的,是它背後的藏族聖山貢嗄山、大冰瀑以及低海拔海洋性冰川(最低處約海拔2980公尺),現為中國國家4A級景點。

  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瀘定縣,我們從成都往西南方向,過雅安市之後接上川藏公路,也就是古時候的「茶馬古道」。這條道路是以前運送茶葉等民生物資到青藏高原的必經之地,路途遙遠,顛簸起伏,我們沿途開車看到不少單車少年騎車走茶馬古道,非常厲害。從雅安往瀘定必須越過的第一座山嶺叫做二郎山,以前的川藏公路要繞過山頂,現在則開了二郎山隧道,大概可以節省兩個多小時的車程,許多人都在二郎山隧道口處拍照留念。


  *二郎山隧道。

  二郎山是青衣江與大渡河的分水嶺,過了二郎山,就進到的大渡河谷中,陡降了好一段路之後,離開川藏公路,轉向往南,前往海螺溝山腳的磨西鎮。由於前幾天鋒面剛過,這一帶下了大豪雨,所以整條大渡河看起來波濤洶湧。抵達前往磨西鎮的岔路後,再轉向西北,沿著磨西河走,後來隨後車子上了一個陡崖,一個聚落在崖上的角階(河階地形的一種),這個聚落就是磨西鎮了。


  *出二郎山隧道後有眺望點可看大渡河。


  *彩虹橋,過橋通往磨西鎮。


  *磨西鎮旅館區,位於角階面上,大致平坦,往上游緩斜。

  從成都到磨西,時間也晚了,就先在磨西鎮上住一晚。晚上的磨西也沒什麼好逛,而且海拔高,天氣冷,加上整個鎮上都在整建,也就沒有逛一逛的慾望,許多旅遊網頁上都稱此處為「磨西古鎮」,但對於號稱擁有五千年文化的中國人來說,這個古鎮的年代大約只是清末民初,實在稱不上古鎮,難怪問了當地人「古鎮」遺跡,大多都搖頭晃腦不知所云。此外,磨西鎮上三星的酒店實在不怎麼樣,不能有太高的期待。

  第二天,一大早到磨西鎮的最高處,就是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的入口,進入公園必須搭乘他們的遊園車,沿著破破的公路進入海螺溝後,會依序經過一號、二號、三號營地,一號營地看起來比較像是個檢查哨,二號營地則有個湧泉量最大的溫泉,因此也被稱作冰川溫泉基地,大部分的遊客則在三號營地下車(終點),該處有兩間位於公園內的賓館,較老的一間稱做金山賓館,另一間則是銀山賓館,我們要在金山住一天,老實說,這賓館挺破的。


  *海螺溝冰川示意圖(筆者自繪,冰川範圍參考Google地球影像)。

  擺好行李後,順著公路繼續深入,沿途有些小徑可以抄捷徑,來到索道站。索道通往四號營地,四號營地的主要景點為大冰瀑觀景台,指的是海螺溝一號冰川在海拔4900公尺處,從粒雪盆下方突然陡降至海拔3800公尺左右,為全世界最大的冰瀑地形。不過這天大概海拔3300公尺以上充滿雲霧,加上前幾日大雨沖壞步道,無緣得見大冰瀑,相當可惜。從四號營地再往上走,會通往三號冰川冰舌下緣的端磧,是冰河前緣推擠砂石所堆起的土石堆。根據解說牌所說,三號冰川的端磧高達150公尺,所以看起來像是個極陡的碎石坡。

  此處的碎石坡上長著一種「藻類」,不過我覺得比較像是一種蘚苔類,生長於石頭表面,被稱作「紅石灘」,紅石灘似乎只分布在貢嗄山一帶,最有名的紅石灘則是位於海螺溝北側的燕子溝,兩者環境十分類似,都屬於低海拔海洋性冰川分布地。我發現,只要有較多遊客踩踏過的地方,其實紅石分布都很零星,而比較上方遊客稀少處,紅石就比較清晰且密集。

  紅石灘下方,有幾個新建的藏族寺廟建築,個人覺得有點假,但此處確實是藏族人的生活領域,海螺亦為藏族八吉祥物之一,或許海螺溝便是因此得名。不過為什麼要挑海螺,而不挑八吉祥中的另外七樣,就不得而知了。


  *三號冰川端磧與紅石。


  *紅石灘,在霧氣中不清楚,不過拍到一半霧逐漸散去。


  *三號冰川端磧與融冰的水。


  *整建中的藏傳佛教佛塔。


  *新建的四面佛。

  看完紅石灘,沿著原路搭纜車回到三號營地,此時雲霧的高度拉高,纜車已經可以看到底下的狀況,原來纜車是橫跨了一號冰川的U形谷,讓我們得以從高處往下俯瞰現生冰川的模樣。海洋性冰川因為規模小,流動速度較快,侵蝕力強,因此總是帶著相當多的碎屑物,所以看起來灰灰髒髒的,不過我們從灰灰髒髒的表面看下去,還是偶爾可以看到潔白的冰塊,相當有趣。

  一號冰川一直延伸到海拔2980公尺處,並且消融成為冰水,很想去看看冰底隧道(城門洞),只可惜實在太遠了,只得作罷。不過在纜車上,可以遠遠眺望,並且把整個U形谷映入眼簾,與一般河川所侵蝕出的V形谷大不相同;U形谷是由於冰河強大的重力磨蝕所產生,因此兩側的崖壁相當陡直。


  *冰川表面,夾帶大量土石。


  *冰川U形谷陡峭的谷壁。


  *冰河表面,可以看到一些潔白的冰。


  *冰舌末端,融冰往下流變成河流,有寬大的U形谷,冰河作用過的典型地形。

  原本飄著細雨的海螺溝,在我們搭纜車回三號營地時已經停止,天氣似乎有稍微轉好,這更堅定了我們要去一探冰川的信心。三號營地旁有條步道,可以沿著冰河谷左岸爬到谷壁頂端,然後在下切到U形谷中,步道長數公里,雖然距離不遠,但因為海拔超過三千公尺,肺活量較差的人可能會走得氣喘如牛,此時就會有不少「滑竿」師傅在一旁吆和著,問你要不要搭滑竿。

  去程我和老爸都是走路,不過老媽就搭了滑竿,兩名滑竿師傅一前一後的,走得挺快。問了他們,都是磨西鎮上的居民,專做滑竿生意,有50組人(一組2人),每次只能做半個月的生意,全部有三組,所以總共有300人靠滑竿賺錢,他們賺錢必須抓緊時機,不然等半個月的時間一到,下次要做滑竿生意,就得再等一個月了。

  好不容易到達一號冰川U形谷的谷壁上緣,壯闊的冰河地形再次出現在我們眼前,此時要開始之字形陡下,盡頭處就可以摸到冰川的冰了!雖然整條冰川看起來灰灰髒髒,但其實表面的碎屑物並不多,大多只是薄薄一層,這些冰潔白透亮,有些則正在融化。滑竿師傅帶著我們繼續往冰川上游走一小段路,就走在冰上,要特別小心,因為在冰上,一般人的鞋子可說是完全不防滑,好在有這些碎屑物增加摩擦力,才得以行走,不過我還是在冰川上跌了一跤,在左手上留下了一些冰川「侵蝕」的傷痕。

  最終,滑竿師傅帶我們來到一處冰隙旁。在冰川上行走,最危險的莫過於冰隙了,有時候冰隙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突然一個失足滑下去,在缺乏摩擦力的冰之中,將完全無法自行脫身,而令人受不了的低溫,可能讓你很快地就失溫而死。我們站在冰隙旁,自然也是小心翼翼,讓滑竿師傅幫咱一家三口照了張相,然後就原路折返。


  *滑竿。


  *壯闊的一號冰川。


  *來到冰河上方,看起來很像一堆土石。


  *撥開表層土石,就可以看到晶瑩剔透的冰。


  *所謂的冰飄礫。


  *冰河谷壁上的擦痕,是判斷是否曾經有冰河作用的重要地形。


  *在冰川上行走。


  *來到冰塔林下方,冰塔林應該是因為冰河谷在此轉彎,而撞擊擠壓谷壁,導致冰塊受擠壓而凸起如塔林般。


  *於冰隙旁三人合照。


  *冰塔林。


  *拾起一塊冰河冰,比想像中的輕很多,密度應該不到0.9吧!

  回到金山賓館,實在有點懶得走,就讓幾位滑竿師傅賺了點錢,三個人都搭滑竿回去,速度非常的快,搭起來很有「躍動感」,不過大陸人跟你要錢果然是臉皮厚的很,一抵達金山賓館,兩位滑竿師傅就跟我問是否可以多給點,於是我就把球丟給了在大陸好多年的老爸,也送了張新台幣100元的鈔票給他們當紀念。

  其實來到這邊只看冰川,就只是普通遊客而已;海螺溝名為「冰川森林公園」,意味著這裡的植物相也相當有看頭,大致上是以峨嵋冷杉和大葉杜鵑混雜而成的針闊葉混合林為主,由於濕氣相當重,也有不少附生、寄生植物,再加上正值夏季(雖然還是冷),也有不少草本植物開花,讓比較冷冽的冰川風貌,也增添幾許不同的色澤。


  *峨嵋冷杉林。

 
  *沿途的一些小花小草,不認得。

  此行最扼腕的,除了沒看到大冰瀑外,我們住的金山賓館,據說在樓頂可以拍攝日出貢嗄山的絕美景色,景名為「日出金山」,是故將此賓館命名為金山;但我總覺得金山賓館四周的峨嵋冷杉比賓館頂樓高多了,或許是因為我不曾見過海拔7500公尺以上的貢嗄山山勢,說不定就真的是突出在峨眉冷杉樹梢之上也說不定了,金山賓館海拔約3200公尺,貢嗄山還高出一倍有餘,說不定是真的看的見。

  不過,神山就是神山,直到隔日離開海螺溝前,仍無緣一睹真面目,或許是貢嗄山神要我下一趟,連大冰瀑一起看吧。


一、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海螺溝


2011.07.10造訪
2011.08.12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