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土家族家戶正廳的神龕,最容易辨認的就是中央那「天地君親師」位。
離開武隆地界,這天的行程可說是相當的自由,在彭水縣城下了高速公路,並且快速的解決午餐,便繼續往心中的目的地「朱砂」前進。想要去朱砂村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據說該地早在秦朝就已經開採「丹砂」,也就是我們今日所說的水銀礦,老媽一直很想去看看朱砂村的模樣,當然我們心想,千年下來,朱砂村早已完全不復古貌了吧。由於大陸的圖不甚精細,所以前往朱砂村的路上十分難以確定,加上通往朱砂村的道路極差,最後改往北方的石柱縣城去,途經郁山鎮,未作停留。

*武隆-彭水-郁山一帶地形圖。
朱砂村隸屬於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郁山鎮管轄,在先秦時期為古巴國的領域,秦朝隸屬黔中郡,今日的郁山鎮一帶因生產大量丹砂,再經由郁江向外水運輸出,因此古時候這一段郁江、烏江河段也被稱為「丹涪水」;此外,郁山鎮的位置為古海盆邊緣,有大量的岩鹽,加上天然湧泉,成為了早期內陸地區重要的食鹽來源。
漢武帝時,於今日彭水縣城設縣於郁山鎮,因緊鄰丹涪水,故名為「涪陵縣」;東漢末年益州牧劉璋將涪陵縣一分為四,隨後三國時期的劉備在此設置涪陵郡;西晉時,此地則屬於「蠻貘之地」,並在東晉時遷涪陵郡至今日重慶市涪陵區的區治所在地(烏江匯流入長江處);北周之後彭水一帶重新劃入領界,設置奉州;隋文帝時,置彭水縣(當時的郁江稱作彭水而得名),隨後各代將彭水的行政劃分的越來越細,直至1983年,才設立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郁山鎮給我們的印象,其實就是個破落的小村子,看起來挺髒亂的,人口也不多。不過這些鄉下地方都有個特點:在城鎮裡頭顯得非常骯髒,但一離開城鎮,卻又乾淨異常!看著郁江那黛綠色的水,心情非常的舒暢。離開郁山鎮,走一小段回頭路便可以越過郁江幹流,在對岸則沿著后江河往北,這段路算相當好開,都鋪上的柏油,鄉村的景觀也相當的和諧自然。

*彭水附近烏江一景。

*重慶山城處處可見吊腳樓。

*郁江一景,在一個廢棄的煤礦場上拍攝。

*郁江峽谷。

*后江河附近的景色。
沿著后江河盼往石柱縣城的道路走,抵達了另一個小鎮,名稱叫做「連湖鎮」,柏油路或平整的水泥路在此告終,評估了一下我們的車子之後,決定不再往石柱的方向前進,原路折返。就在連湖鎮中,我們發現每戶人家的廳堂正面神龕的位置,都寫著「天地君親師」(如文首照片)。
彭水縣是一個「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而祭拜天地君親師的,正是「土家族」的信仰;土家族與苗族相比,受到漢化的影響非常深,因此從外觀、建築上來看其實是相當難以辨認,但從其信仰上,卻能嗅到一絲與漢人相異之處,其中也包含了圖騰的信仰。然而土家族信仰非常的龐雜,精力有限的狀況下,只好將這部分留待讀者自行搜尋資料囉。

*同樣有對聯,但是橫批的位置以圖騰(或圖像字)代替,裡面的神龕奉有天地君親師位;這戶人家剛有人辦喜事,還可以看到與外地無異的紅字大喜。

*連湖鎮街道一景。
沒有多做停留,離開連湖,原路經過郁山、彭水之後上到高速公路,時近向晚,肚子餓,我們居然又在武隆縣的白馬鎮下高速公路,折回羊角鎮,再次品嘗幾天前讓我們魂牽夢縈的「碗碗羊肉」,在重慶吃了這麼多間,還是這家周記最好!吃完之後,往涪陵的方向前去,再次欣賞烏江畫廊(野地旅0393烏江十里畫廊)之美,而且由於重慶夏季近八點才天黑,吃完晚餐之後正好是看夕陽的好時機呢!
有趣的是,我們在接近涪陵的地方,一處鄉村,因天色已晚,山坡上放養的羊兒要回家休息,所以我們目睹了一場「小小羊兒要回家」的戲碼,更特別的是,這些羊兒要回家,是由一頭「領頭羊」帶領,也不見人或牧羊犬之類的招呼,就咩咩叫個幾聲,就一隻接著一隻「排隊」回家!這真是太可愛了,不過也顯得我是個城市鄉巴佬啊(老爸就一副習以為常的樣子)!

*烏江畫廊夕照。

*山坡上的羊群準備回家。

*羊兒跑下山坡。

*開始排隊了!

*左下角羊群已經在排隊,右邊在山坡上的羊兒速速跟上。

*真的在排隊,而且是一隻隻排好!

*領頭羊帶著小小羊兒回家去。
2011.07.18造訪
2011.09.13完稿
第一幅圖,圖中文字竟是繁體?
回覆刪除其實有繁有簡
回覆刪除不過一般書法字還是書寫繁體字
我所見的「天地君親師位」都是書寫繁體
不曉得與信仰是否有關係
至於兩側對聯就不一定是繁體或簡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