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4日

野地旅0400:聖蹟亭[桃園龍潭]


  *龍潭聖蹟亭台階上,石獅與小白狗。

  在龍潭鄉晃啊晃的,為了午餐找停車位卻遍尋不著,只好停車到龍潭聖蹟亭附近,覓食完後,在龍潭大池乘涼休息一下之後,再到聖蹟亭來瞧瞧。聖蹟亭,在台灣各地也有些不同的稱呼,例如惜字亭、敬字亭、敬聖亭等,其功能其實很簡單,客家族群是相當重視文化的,所有有文字的紙張,在銷毀時,必須集中至這些亭中焚燒,甚至由道士舉行儀式來將這些紙灰放流,以顯示對文化的敬重。

  聖蹟亭(惜字亭)在台灣並不是只有客家聚落才有,在某些書院、私塾的機構也會有附設的惜字亭,不過規模比起龍潭聖蹟亭,可真的就遜色不少。我目前看過最具規模的惜字亭,應該是在屏東佳冬六根村(野地旅0238六根村)所見,不過龍潭的聖蹟亭在格局上可說是大勝,一般的惜字亭大多是附屬建築,就算不是,也僅是一個簡單的金爐狀建築,龍潭聖蹟亭則有廟宇般的三進格局,便顯得莊嚴許多。

  龍潭聖蹟亭始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今日的格局則是日治大正十四年(1925)時所重修的,整體格局採中軸對稱,中間則有類似日本神社的表參道,一旁也有石燈籠的設置,另外還有一對石筆和兩對石獅(其中一對僅存一隻),看起來整個格局,是日式與漢式的揉合。不過聖蹟亭本身,卻是不折不扣的漢文化具體呈現;聖蹟亭共可分作三層,由上而下分別為六面、四面與八面柱狀,代表漢文化中的「六氣」、「四象」與「八卦」,在中層的送紙口有對聯寫著「文章到十分火候,筆墨走萬丈銀瀾」,橫批則是「過化存神」,十分的傳神。


  *典雅古樸的聖蹟亭格局,兩側有石筆一對。


  *一旁的石燈籠(左);聖蹟亭與人的對比(右)。


  *聖蹟亭的各面都有不同的紋飾與字樣,有許多不同時期的雕刻。


  *從聖蹟亭看前方格局。


  *聖蹟亭,可以見到上、中、下三層分別是六面、四面與八面。

  聖蹟亭的園區很小,一下子就逛完了,不過這重新勾起了我對惜字亭的喜愛。第一次看到惜字亭是大一在美濃(野地旅0008美濃客家庄),接著就是在六根村所見的惜字亭,兩者都是磚造,造型與廟宇相當類似;後來在和美道東書院(野地旅0369道東書院)、新莊文昌祠(野地旅0378新莊老街尋寶)以及泰山明志書院(野地旅0377泰山巖與明志書院),也都是磚造的,型態各異其趣,有的瘦高,有的矮胖(當然也有長的很抱歉的,例如明志書院的惜字亭,就是我心目中整修失敗的案例)。

  龍潭聖蹟亭是我所見的第一個採用岩石堆砌而成,色彩上,呈現的是砂岩原始的灰白色,並帶有一些風化的黃色與燒過的黑色,看起來比其他惜字亭更顯滄桑,卻也顯得龍潭聖蹟亭在台灣的惜字亭之中,那無可取代的地位。今日龍潭聖蹟亭為國家三級古蹟,平時來參觀的人並不多,若各位讀者以後到龍潭大池遊覽,不妨可以撥一點時間,來這篇呼吸一下文化的氣息。


一、參考資料
1.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547)[桃園龍潭].聖蹟亭.武德殿


2011.07.27造訪
2011.09.24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