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8日

野地旅0572:龜山與討蕃軍本營地紀念碑[屏東車城]


  *日本將牡丹社事件時的討蕃軍本營地設碑紀念,一旁是俯瞰著車城平地的龜山。

  從恆春北返,還有一點時間,於是選定了目標就在車城,要尋找一個已經計畫許久,但一直未能成行的「討蕃軍本營地紀念碑」,順道去爬一下位於車城聚落南方的龜山。想找這個紀念碑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早已去過牡丹社事件相關史蹟不只一次,唯獨這個紀念碑,是只聞其名,不見其形,趁著這個機會,想完成這個願望。

  由於颱風逼近,趁著天氣尚可,我們決定先行攀登龜山。龜山是個海拔高度僅72公尺的孤立小山丘,平面呈橢圓形,位於保力溪口的西南側。龜山的地質,頂部屬於恆春石灰岩,下部則分布泥岩層,根據學者研究,此處可能為更新世中期或晚期的潟湖環境,龜山與南側恆春台地上的石灰岩是珊瑚礁島,而這些珊瑚礁島障蔽了來自東側的泥質沉積物,因而形成同時異相的沉積構造。恆春石灰岩隆起後,受到波浪侵蝕,龜山遂獨立於恆春台地之外;但我在猜想,有沒有可能龜山本來就是個獨立的珊瑚礁島?這點尚待查詢更多資料。


  *龜山附近地形圖。

  龜山的最主要的登山步道位於山體東側,附近有停車場,或許因為天氣逐漸轉差,因此只有我們一台車子。步道陡緩相間,不一會兒便到了平路。靠近山頂處的步道是環狀,故可以選擇一個方向繞行整圈,我們決定先往北走,不久抵達一處平台,稱迎曦亭,剛好可從此處眺望遠方保力溪沖積平原一帶景觀,但由於霧氣濃厚,居然看不到中央山脈的末端山體,這次展望實在差了一些。


  *登山口,大部分的步道都做了木棧道或者泥土步道以木條加固,但應該已有些時日不曾維修,略顯殘破。


  *龜山步道,頂部為環形。


  *迎曦亭,面向東側,可眺望保力溪與網紗溪共同沖積的平原地帶。

  續往北行,不久之後來到龜山最棒的北端眺望點,在此處可以居高臨下俯瞰保力溪和四重溪的河口沙嘴,要看沙嘴地形不是那麼容易,因為經常河口處都很低平,能有像龜山這樣眺望點的河流並不多,況且還能同時看到兩個,走起來也還算輕鬆,真是地形學實察的好所在!保力溪在南,四重溪在北,兩溪聯合沖積出的平地北側,是車城聚落所在,我們遠遠就看見車城最大廟宇,也是全台最大土地公廟「福安宮」聳立在平原上。四重溪與保力溪口正在進行新建跨河大橋的工程,不曉得下一趟來時,兩溪河口的沙嘴是否會受到影響?

  看完地形,注意到保力溪岸有個聚落,名為射寮。牡丹社事件時,日軍就是自射寮海邊所登陸的,因此可以推知日軍其實就在龜山北側的海灣登陸;同治十三年(1874),日軍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領遠征軍3600人,從長崎出發,於射寮登陸,並就地於龜山附近的平原區集結。之所以會選擇射寮一帶,大概也是盤據龜山所擁有的絕佳視野吧。


  *保力溪與四重溪聯合沖積的平原地帶。


  *保力溪口(近)與四重溪口(遠)各有一沙嘴地形,遠方很多建築處為車城。


  *從龜山遠眺整個社寮海灣。


  *近拍四重溪口,正有工程施作。照片左上角為車城福安宮的位置。


  *社寮聚落。


  *山頂有一個加密控制點,相當於四等三角點或圖根點。

  離開展望良好的北端眺望點,繞到面向台灣海峽的一側,樹林蓊鬱,展望不佳,直到一處龜山南側的廢棄碉堡,才又再度見到外面的世界。這座碉堡將恆春石灰岩的珊瑚礁挖洞,居高臨下,戰略位置頗佳;從碉堡旁可看見屏東海生館一隅,以及恆春台地的北端。恆春台地是一個傾斜的台地,當整個珊瑚礁被抬起隆升後,恆春斷層發生陷落,導致整個恆春台地向東傾動。後來因為海進淹沒開始沉積海相泥岩,隨後海水退去,河川繼續沖積而形成今日的恆春平原。


  *茂密的熱帶海岸林步道。


  *此處有些人工痕跡,底下是軍事坑道。


  *人工坑道。


  *應該是砲座區。


  *在恆春石灰岩的隆起珊瑚礁中所興建的坑道。


  *眺望屏東海生館以及一旁位在恆春台地下方的後灣聚落。


  *遠眺恆春台地,是個西高東低的傾動台地。

  離開山頂的環形步道,原路下山,此時風勢開始加大,雨也下下來了,還好步道距離不長,趕緊回到車上。接著要去尋找討蕃軍本營地紀念碑,地點在屏東海生館範圍內,於是將車子停在海生館停車場的入口處。這下糗了,屏東海生館的停車場不是普通的大,這小小一方紀念碑到底在哪裡?事前資料沒查清楚,這一找可花了好長一段時間,風吹雨打的好難過,終於受不了把車子開進停車場,花個50元買不用風吹雨打。

  好不容易找到紀念碑的位置,原來就在海生館的乘客下車處附近而已,一塊方形的區域圍了起來,石碑在區域的中央面向東北,碑體不大,下方有洗石子基座,碑文正反兩面都有,但已不容易辨識;石碑設立於昭和十年(1935),並在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調查中被指定為史蹟,昭和十二年(1937)再度整修。此處即為當年西鄉從道所率領的「討蕃遠征軍」駐紮的大本營,牡丹社事件的軍事行動,自此正式展開。


  *龜山與討蕃軍本營地紀念碑附近地圖。


  *討蕃軍本營地紀念碑,又俗稱龜山安營紀念碑。


  *紀念碑為石造本體加上洗石子基座。


  *基座上寫有昭和十二年的年代。

  同治十年(1871),琉球宮古的船隻遇到風暴,漂流至恆春半島之八瑤灣,船員五十四名遭到高士佛社原住民殺害,僅有六人僥倖存活;由於此時琉球王國亦向日本薩摩藩進貢,因此成為後來日軍派兵來台的理由。日軍在琉球船員遇害後兩年半,才因為日本國內征韓論與內治論之爭,加上佐賀之亂,要替國內輿論找一個發洩點,因此擱置許久的征台論被重新提起,也為了安撫反抗心最強的薩摩藩閥主西鄉隆盛,因此便派其弟西鄉從道為台灣蕃地事務局都督,進兵台灣,日本方面稱為「台灣出兵」或「征台之役」。

  日軍登陸集結後不久,沿著四重溪上溯至石門一帶,五月底由中校佐久間左馬太(後來成為台灣總督)率領先鋒部隊150人,與牡丹社原住民激戰;六月,日軍兵分左中右三路,以牡丹社為目標,中路由西鄉從道率領,佐久間為參謀,正面攻打牡丹社,右路以赤松則長少將為首,經由竹社攻打高士佛社,左路則北上楓港,由谷干城少將指揮(樺山資紀為參謀,樺山後來為首任台灣總督),溯楓港溪掃蕩沿線諸社後,三路軍合圍牡丹社。七月,牡丹社與高士佛社均投降,戰事告一段落,日軍回守龜山本營以及楓港分營。此時清朝軍隊也跨海集結至枋寮,兩軍對峙但未開戰,至十月底簽訂專約,十二月日軍撤退完畢為止。


  *牡丹社事件日軍進軍與原住民部落分布圖(改繪自黃清琦,2013)。

  牡丹社事件過後,恆春半島的國際政治情勢有了很大的改變。在此之前,福康安雖曾率兵至車城,並留有碑記,但仍被清廷認為是化外生番地,日軍進犯時亦以此為主張;擔任日軍顧問的美國領事李仙得(Charles William Joseph Émile Le Gendre),則在他繪製的地圖中,將琅嶠下十八番社稱作「十八聯邦」,作為外交官,李仙得因清廷不認為生番地是清朝領土,遂在處理羅發號事件時,將番社地位抬高,並與下十八番社總頭目,也就是豬朥束社頭目卓杞篤,議定原住民不再傷害漂流的西方人。

  琉球人遇害後,日本軍隊在李仙得的帶領下來到恆春半島。此時李仙得改採國際法上無主地先佔的觀點,認為生番地並非清廷所有,且生番未有開化之國家定位,因此日軍得以進入佔領;至於為何是攻打牡丹社,而非下琅嶠十八番社總頭目所在的豬朥束社,則是因為此時卓杞篤已去世,繼任頭目對北邊的幾個社已失去影響力,且牡丹社正值壯大;當豬朥束社的頭目再換成潘文杰時,潘因奔走於各社與日軍之間,豬朥束社才又恢復了總頭目的地位。至日軍撤退隔年,清廷在恆春設縣建城,自此,牡丹社事件完全改變了恆春半島的地方、政治與國際地位。

  牡丹社事件留下了不少史蹟,例如昭和十年(1935)於四重溪畔山頭所立的「西鄉都督遺跡紀念碑」、「征蕃役戰死病歿忠魂碑」,以及牡丹社事件後,西鄉從道將遇難的琉球人遷葬至車城統埔,並在中日和約中約定所立的「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碑(請見野地旅0197石門古戰場與琉球藩民墓0301石門古戰場與琉球藩民墓)。再加上這次造訪的討蕃軍本營地紀念碑,可算是對牡丹社事件的史蹟有比較完整的認識了!有機會的話,下次去造訪一下牡丹社好了。

  順帶一提,李仙得台灣紀行,是一本認識當時南台灣的不錯書籍!


一、參考資料
1.陳華玟,1987,台灣南部恆春半島晚更新世四溝層軟體動物化石古生態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
2.方中權、謝凱旋,1985,西恆春台地,上新-更新統的沉積環境。
3.宋國城,1991,五萬分之一台灣地質圖說明書(恆春半島圖幅),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4.黃清琦,2013,牡丹社事件的地圖史料與空間探索(),原住民族文獻,第八期,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3.08.20造訪
2014.01.09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