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9日

野地旅0565:恆春城史蹟[屏東恆春]


  *恆春城南門一景。

  約花了七、八個小時,終於從台北抵達了國境之南恆春,其實我有近十年未曾來到恆春了,心中有點懷念,又有點陌生。眼見還有一點時間,夏日的日落比較晚,於是便在恆春城內逛逛,找尋一些小景點。一般人來到恆春,大概只會注意到恆春縣城所留下來,堪稱完整的城牆、城門系統,但實際上恆春的文化底蘊十分深厚,這次我設定要找一些一般人比較不常注意的史蹟。

  恆春舊名琅嶠,屬鳳山縣管轄,在羅發號事件(同治六年,1867)與牡丹社事件(同治十三年,1874)後,有感於台灣南部的防務日趨重要,遂由沈葆楨來台處理海防與善後事宜,並在牡丹社事件同年底,與台灣道夏獻綸與浙江候補道劉璈至恆春地區探查,並選定車城南方十五里處的猴洞,作為築城地點,其風水格局為四周群山環繞(虎頭山、三台山、龍鑾山與西屏山,並以城內猴洞山為龍脈所在)。隔年開始建城,並將恆春自鳳山縣中獨立成恆春縣,至光緒五年(1879)完工。恆春城略呈圓形,周長約2600公尺,共設有四座城門,城外有壕溝。


  *恆春城附近史蹟簡圖。


  *恆春城四周有四座山拱衛,分別為虎頭山(白虎)、三台山(玄武)、龍鑾山(青龍)、西屏山(朱雀)。


  *日本時代初期的恆春城周遭地圖。恆春城西側包覆猴洞山,使城內擁有恆春地塹中的制高點,具戰略意義;西門為主要連接官道的路途,東門則是卑南-琅嶠道,南門往大板埒(今南灣一帶)港口,往西則可越過恆春台地(西屏山)通往名為蟳廣嘴的小港口;北門、東門一帶因為有墳墓、迎落山風且長期作為軍隊使用,因而發展較慢,整個恆春城內以西南部發展較好。底圖為明治三十七年(1904)出版之《台灣堡圖》。


  *早期縣北街一帶,在縣衙北側,遠方的城門即北門,後方正對虎頭山,風水極佳!但這一帶可看出大多是平房,商業發展較差,清朝到日本時代初期,北門附近為練兵場,久為平民禁忌之地,縣北街甚至曾在日本時代初期的地圖中消失,發展比較晚。


  *北門一景。


  *北門附近的城牆,已有整修過。


  *恆春城西門,為海角七號拍攝場景;早在清朝,此門便是往北官道的必經之地,也是發展較早的區域。


  *恆春城南門,又稱明都門,是四個城門中唯一有別稱的,也是現在恆春唯一擁有城樓的城門。從南門可通往大板埒(即南灣一帶)的港口。


  *恆春城東門,正對通往滿州的道路,也是卑南-琅嶠道(又有人稱阿朗壹古道,野地旅0196阿朗壹古道0300再遊阿朗壹古道)的南側起點。


  *東門附近,由於接近早期的墳墓區,因此搶孤也都辦在東門外的空地。照片右側的棚架即為恆春搶孤的孤棚。

  恆春城當年建設在這個位置,四周環山,並用出火溪、保力溪支流的水圍繞成為玉帶河,風水佳;此外,四周山的屏障也可以阻擋海上的攻擊,並且往南扼守大板埒,往北可支援車城(即牡丹社事件日軍登陸處),往東則控制住生番地的南端;城內的猴洞山更是恆春地塹中的制高點,戰略位置重要。除了戰略之外,猴洞山因為在建成時被視為龍穴所在,因而廟宇也聚集在猴洞山附近,如三山國王廟(現稱廣寧宮)、文廟(已消失)、觀音廟(現稱龍泉巖)、福德祠與天后宮(曾廢廟後重建)共五座廟宇,比鄰猴洞山,成了恆春城內宗教景觀聚集的特色。


  *猴洞山,是位於恆春地塹中凸起的離水珊瑚礁地形。


  *猴洞山北側的廣寧宮。


  *恆春天后宮。

  日本時期,開始對許多台灣漢人長久以來所崇拜、尊敬的地點進行改造,猴洞山身為恆春城內龍脈所在。日軍入城時,先以位在山上的文廟作為指揮所,並設立紀念碑;此後日本人在猴洞山立了不少石碑,包括紀念在四格林事件(理蕃政策推行時日本軍警所遭遇的抵抗)陣亡人士的「忠魂碑」,以及紀念大東亞戰爭的「兵器整備紀念之碑」等,並將猴洞山直接命名為「恆春公園」,成為恆春第一座公園,曾在明治三十七年(1904)日俄戰爭日本勝利後,還在恆春公園內舉行了「告捷會」慶祝。

  另一個由日本人所主導的改造,則是將宗教中心由猴洞山遷往北門外的三台山附近。昭和八年(1933),在北門外的山丘上建立恆春社(切確位置不詳),後來在昭和十七年(1943)另建恆春神社,社格為無格社,祭神有開拓三神和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地點為今日的「恆北加壓站」位置,另有一對狛犬,現存於天后宮牌樓前。


  *猴洞山旁的石碑公園。


  *兵器整備紀念之碑(左)與忠魂碑(右),碑文在戰後已被抹除。


  *恆北加壓站,便是當年恆春神社所在地,階梯已改建,但還有一點參道的模樣。


  *現在的道路也大致沿著神社參道。


  *恆春神社的哞形狛犬。


  *恆春神社阿形狛犬,兩座狛犬已左右對調。

  戰後,神社被自來水加壓站所取代,眾多的紀念碑則被鑿毀、抹除文字,守護神社的狛犬來到天后宮前,搖身一變成為石獅。廟宇經歷改建變的輝煌,清朝以來的宗教主流似乎又回到原點(但文廟已不存),不過恆春城內的街道紋理,則承繼了清、日本與民國時期的發展,逐漸突破了城牆的限制,向西南方擴展。

  陰錯陽差的,一項民俗文化成了恆春的賣點。國共戰爭期間,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查禁了台灣月琴、殼子弦、大廣弦、品仔(台灣笛)四項樂器;後來民國五十六年,居住在恆春,唱著恆春民謠,且同時彈著月琴的陳達被發掘,成為民歌手的一員,陳達所傳唱的民歌《思想起》成了恆春的代表。大概是冥冥中自有注定吧,圓圓的恆春城外型和月琴似乎也有一兩分相似。今日的恆春,尚未入城,就可看到月琴意象的公共藝術,招牌與路燈上也有月琴的共同造型,在觀光抬頭的今日,月琴比起古城,似乎更為我們這些遊人所熟知。


  *城內招牌和路燈的月琴意象。

  這次造訪恆春,事前查的資料不多,主要是去探訪神社遺址,但在寫這邊網誌的過程中又發現了許多有趣的東西。恆春城的紋理、史蹟保存,在台灣算是挺好的,我們也可以從恆春城的發展腳步,一窺附近整個區域的發展歷程。更多細節,就留待下次再訪。不過希望不要又是隔近10年才能再見!


一、參考資料
1.楊怡瑩,2008,清代至日治時期恆春城內空間變遷研究(1875-1945) ,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論文。
2.維基百科-恆春縣城
3.月琴-恆春的傳奇陳達
4.神社殘跡-恆春神社


2013.08.18-20造訪
2013.11.29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