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1日

生活札記:野地旅到目前寫了哪些地方Part 2

行旅圖總

  自從上次在野地旅到目前寫了哪些地方一文後,引起大家的熱烈迴響,光是從Blogger內建的瀏覽人次來看,經常一天就有破百人次瀏覽,不過就如同曉今給我的回應一樣,上一次的圖可以說是「點的佔領」,舉例來說,南投縣信義鄉我去的地方,都是中橫玉山支線沿線,但在面的表示法上,就好像我已經去過了七彩湖、安東軍山之類難以抵達的地方,此外,上次的配色其實也有些問題,但我個人比較懶惰,還沒想出比較好的配色方法。

  要精準描繪我寫過的地方,其實最好的方式是利用點與線綜合應用的表示法,諸如最近的大同山、青龍嶺與大棟山連走一文,就是一條連串的路徑,而比較早期的猴硐小鎮三貂嶺古道大粗坑山以及大粗坑古道四篇所串聯起的環形,也是比較適合使用路徑表示,但如果在旅途中,遇到某些值得專文描述的點位,例如中橫行明顯應使用路徑表示,但我又為了大禹嶺石門山合歡東峰等分別寫了一篇,那這就是點的描述了。除此之外,系上的各大考察,也是由點串連成線,而又以點的呈現方式優於線(畢竟我們是去考察點位,不是考察路徑)。

  不過在實際操作上,線或路徑的表示方式有些困難:第一,若要精準顯示,數化路徑就會讓我死掉一半的腦細胞(要回溯到2007年談何容易);第二,若是步行的路徑顯示在台灣全圖上,其實看起來還是像點一樣。因此,最後我決定全數採用點來表示,並且加以區隔年份,最終花了四個半小時,得到了上面那張圖。在趨勢上,可以看到北部及東北部明顯集中,而用點子來看,好像上一篇文末提到,我愛山甚過於愛海的結論,似乎就沒有這麼明顯了;當然,點子圖也有缺點,畢竟像是能高越嶺道系列文章,叫我在一天十來公里的路程中點一個點,我當然是挑我印象最深刻的囉。這就是標準的地圖會說話,當我想提供什麼訊息給讀者時,我可以運用我的製圖技巧,讓讀者有這方面的聯想。

  由於部分點子實在太密集,彼此覆蓋了,因此我另外出了幾張圖,將台灣分成北、中、南三部份:



  上圖為大台北地區與桃竹(其實新竹市南邊的紅點是苗栗竹南口公館)、宜蘭地區的旅記分布,大概有三個集中區,第一是我所居住的內湖西部到大直一帶,很明顯就再台北市中央的部分形成了一團聚集;第二則是三貂角到我老家頭城這一線,也是非常的密集;第三則是石門鄉到瑞芳鎮一帶,沿海的點子數量非常多,由於點子彼此覆蓋,而我又懶的出分年的圖,因此說不上哪個年份比較多。以北部而言,山中的點子分佈較為零星,僅再桃園縣復興鄉的巴陵一帶有所重疊。

  為了看更清楚一點,在把台北縣市(過一陣子就要變成台北市與新北市了)、基隆市與宜蘭縣北端放大來看:



  上圖這樣子或許有清楚點吧,不過有些彼此太接近或根本就是同一個地方去超過一次的,還是會有重疊,那除了縮小點子(但你眼睛會累)以外,我也暫時想不到辦法囉,除非以後出的圖可以像Google地球一樣,變成動畫式的,那就沒啥問題,但那又是後話了。



  上圖則是中台灣的部份,囊括苗栗南部、中彰投地區、雲嘉地區、花蓮縣以及台南、高雄、台東的北端。中台灣的點子數量明顯較北台灣少了許多,畢竟台北縣到目前為止就已經擁有71篇野地旅,宜蘭縣與台北市則分居二、三名,其他地區自然是難以望其項背。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兩次中橫行、能高越嶺道系列的加持,南投縣的野地旅數量高居全台縣市第四名,台東、花蓮則歸功於台灣地形考察、大四外埠教學參觀兩大盛事,也分居第五、第六名,不過南投、花蓮、台東三縣幅員遼闊,因此點子雖多(但三者加起來仍輸給台北縣),密度卻低,因此沒有給人很強的視覺感受。主要集中在合歡群峰、清境農場到能高越嶺一段,其中有好幾篇是橫跨南投、花蓮縣的,在一篇一點的原則下,雖然跨縣,仍只給予一個點子,因此會覺得點子好像跟文章數目比,似乎少了一些。

  特別一提,台灣本島因約略成震旦走向(東北-西南),而中部又是本島最寬的地方,為了表示方便,因此特地將整個台灣島逆時鐘旋轉了20度,因此可能跟各位印象中的台灣略略有點不一樣。


  上圖則是台灣南部,主要範圍包括大台南南部、大高雄南部以及屏東與台東全部的點子。在本圖中又可以中央山脈為界,粗分為西南與東南兩大部分,西南部的點子可說是寥寥無幾。高屏地區紅色的點子均為大一下學期台灣地理考察的點位,在屏東平原上的橘色點子則是今年三月外埠教學參觀的點位,若沒有這兩個考察,我的西南領域將會十分的貧乏。

  恆春半島上總共有兩個年份四個點子,其實這就是我連續兩年前往阿朗壹古道和石門古戰場,不過為了讓地圖看起來點子比較分散,因此2009年的我分別點在觀音鼻與石門峽谷,2010年的則點在牡丹鼻與琉球藩民墓,雖然點的位置不一樣,但若用路徑來看,幾乎可說是完全重複的,這也正是為什麼若要精細表示,其實線的表示法會優於點的表示法的原因。

  台東點子數目位居全台各縣市第五名,絕大多數都是台灣地形與外埠教學參觀兩大考察所「造成」的,兩個考察都是繞行海岸山脈,因此縱谷裡面有不少點子,花東海岸也有不少點子。

  以上五張圖,就是到目前為止,野地旅曾經寫過的地方的分布點子圖,給各位參考。在繪製的過程中,我發現一些比較早期,如2007年或2008年的考察文,若剛好又是自己不熟的地方,已經很難去找到精確的點位,今天,我還能夠利用當時留下的蛛絲馬跡(照片、文字或者突然佛心來著附上的地圖)判斷大概的位置,若我都沒有紀錄的話,那這些地方大概就永遠只留存於我的記憶裡面,但我的記憶中沒有地圖。因此,我相當慶幸,從大一下開始,有認真紀錄我的每個(好吧是大部分,像鹿港去了三次一篇也沒寫)腳步,有認真的留下我的每個回憶。

4 則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