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0日

野地旅0088:中橫二石門山[花蓮秀林]

地點:花蓮縣秀林鄉台十四甲線旁
日期:民國九十七年八月十七日
性質:旅行

---------------------------------------

  石門山,是此趟中橫行我們將登上的第一座百岳,對我們這個隊伍很多人而言,也是人生中的第一座百岳。石門山之名,乃是因為日治時期開路,鑿挖石門山與北峰稜線,形似一石門。石門山海拔高度3236公尺,位於花蓮縣秀林鄉與南投縣信義鄉的交界附近,剛好在合歡群峰(合歡主峰、合歡北峰、合歡東峰、合歡尖山等)之中,往東與屏風山間隔著立霧溪上游之塔次基里溪,西南面則隔著合歡溪源頭,與合歡主峰相對。


  *石門山週邊地圖。

  百岳的選擇是以高度超過3000公尺,山形奇險峻秀,地圖上常有標明,且設有三角點者為優先,石門山雖然山岳高度不及在其西北不遠處的石門北峰(3278公尺),但因為其上有個三等衛星控制點,而獲得入選百岳。縱然有如此明確的選擇方式,百岳的訂定依然充滿爭議,這裡不多說,交給大家自行研究。

  編號68號的石門山被選為百岳,高度3236公尺是沒有爭議(唯一有爭議的是編號100號的鹿山,重新測定後僅2981公尺),至於奇險峻秀,雖然登山算是好爬,被稱做最好爬的百岳(畢竟公路就從它脖子邊開過),步道平緩且路況良好,但在石門山北側,由於塔次基里溪支流向源侵蝕①的關係,形成一片極為陡峻的斷崖,斷崖頂就是石門山與北峰間的稜線,也是大甲溪(合歡溪)和立霧溪(塔次基里溪)的分水嶺;而地圖上當然有標明,不然我們也不會去爬了!最後,石門山上的三等衛星控制點,讓它在測量上也占有一席之地。除此之外,由於在山友心目中,是屬於山頂矮小、坡度平緩好爬,適合「順路攀登」的山,故和另外的七座山並稱「八小巒③」。

  我們抵達石門山時,時間大約是接近下午五點半,天色尚稱明亮,為了趕時間(因為用走路的),所以從台十四甲線34公里處的小山徑上山,兩側均是矮小的箭竹分布,偶有開了小花的高山植物,另外有看到一些玉山杜鵑的分布。上切至稜線後,有鋪得十分好走的步道,一路到山頂平台。東方來的雲霧讓四週陷入白茫茫中,偶爾散開可看見石門北峰、合歡北峰、合歡主峰、合歡東峰和山形特異的合歡尖山。

  適合看日出,不過我們在日落時分才上到石門山,也算是另一種體驗吧,首次的百岳體驗。


  *在公路切穿石門山到北峰的稜線處(石門所在),可看到石門山北坡的斷崖,此時因大霧,下方全白。


  *公路繞到石門山西側的合歡溪谷,人走在石門山側,遠方雲中的是合歡東峰,照片右側為合歡主峰。


  *台十四甲線34公里處登山小徑口合照。


  *箭竹叢中登山。


  *石縫中偶爾可以看到一些高山植物開的花。看花形,應該是玉山金絲桃,葉長橢圓形或卵形,全緣,對生,花期為六到九月,單朵黃花,果實為紅褐色卵形蒴果。紅色的小花則不知名。


  *和林怡跟石門山三角點來個合照吧。


  *全體大合照,雅淳、果歷、香香和仁佑雖然沒來,不過隊旗有跟著一起來唷!


  *地形室四人組,左起我、小紅豆、任志、雅鈴。後面是合歡東峰。


  *向南遠眺,前方較矮且呈現三角形的是合歡尖山,後方較高者為合歡東峰。


  *僅隔五分鐘,雲霧蓋住大地,陽光呈現朦朧。


  *再隔五分鐘,下山,太陽又出來了,高山天氣果然變化多端。


  *石門山步道,不愧是平坦好走。照片右側就可以看到公路了!

  下山時我們沿著步道,繞過一個小丘,接回公路,不久之後抵達台十四甲線的35公里處,也就是合歡山莊!
 
 
一、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台灣百岳
2.台灣百岳一覽表-趁著年青爬山去

二、註釋
①向源侵蝕:指河流源頭因不斷下蝕,而導致源頭附近山區落石,使河源分水嶺逐漸向後退的情形。向源侵蝕最後可能將分水嶺侵蝕掉,將分水嶺另一側相對高度較高的河源納入集水區中,形成河流襲奪。分水嶺遭侵蝕的地形將成為一寬谷,如大甲溪源和蘭陽溪源的思源埡口。
②次高東山:因雪山主峰在日治時期,經測量高度僅次於玉山主峰,為大日本地區第二高峰,故命名次高山,位於次高山之東,屬同一山群而得名。
③八小巒:指的是八座山頂矮小,坡勢緩和,容易攀登,可順路兼登的山岳,依照海拔高度排名為巴巴山(3264公尺)、石門山(3236公尺)、雪山東峰(3201公尺)、耶巴奧山(3192公尺)、甘薯峰(3158公尺)、新仙山(3124公尺)、僕落西擴山(3055公尺)、烏可冬克山(3022公尺)八座,其中巴巴山、石門山、雪山東峰與甘薯峰名列百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