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新竹縣尖石鄉山地部落(那羅、道下、宇老、玉峰、李埔、田埔)
日期:民國九十七年十月十八、十九日
性質:考察(地形實驗室)
---------------------------------------
考慮了好一陣子,才決定了這篇野地旅的名稱要取做「山地村」。這其實有點奇怪,因為以新竹縣來說,靠近雪山山脈的尖石、五峰兩鄉本來就是山地鄉,山地鄉裡頭的村自然也是山地村囉。但這麼說又有點矛盾,因為有些河谷中的村莊(社)看起來又沒有在山中的感覺,總之,好稱呼就可以了。
*本次考察區域圖,我們經由新竹線的竹60縣道進入山區,在上宇老附近挑選了一個小集水區作為試驗區,右下方兩個忘了標地名的,靠近高臺的為「上田埔」,另一個為「下田埔」。
這次考察主要是博士班的永忠學長想把在南投水里蓮華池所做過的「土壤滲透率」和「土壤水含量」的測量,依樣畫葫蘆的帶到石門水庫集水區,由於不確定性很高,學長就先選擇了一個比較小,在20*20的DTM上看起來也比較緩的小集水盆,並且有產業道路(農路)可達。因為選定的試驗區在新竹縣的五峰鄉玉峰村上宇老部落的附近,所以我們就選擇了在部落下方的魯壁山莊民宿居住,老師和學長姐們都已經去過不只一次了,我也曾經在今年的二月二十二日考察時經過魯壁山莊,但那次並未多做停留。
早上七點,約在古亭捷運站二號出口,由永忠學長開車,載著沈淑敏老師、毓穗學姊和我總共一行四人,前往考察點,經由國道三號,在關西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後,往內灣的方向開過去。我們在內灣稍作停留(沿途最後一間7-11),休息一下,我也趁機蓋了北埔的319微笑章。
離開內灣,繼續往山裡頭開,這條路叫做竹60線,在竹圍(天打那)前是一段峽谷,接著往上游谷又稍微開闊,接著抵達了一個小部落那羅,據說是日治時代被強制從山上遷下來的(台灣總督府的番地移駐政策,讓原住民離開原本難以抵達的生活範圍,以便軍警控制)。那羅部落位在一個小小的扇上,相對於四周高山深谷,這片小扇就顯得平坦很多(仍略有坡度)。從地形上來看,那羅位於一個小規模集水盆的下方,若有支流,可稱之為「扇階」,若該集水盆在遠古時代為一大型山體崩塌,那這個小扇可能就是土石流扇或崩積所形成的錐狀地。
*進入尖石山區前的最後一間7-11,在內灣。曾幾何時,台灣的自行車運動如此的風行了!
*內灣著名的野薑花節活動正進行中,不過現在時間才早上八點。
*那羅部落地形示意圖。藍色為小集水盆(區)範圍,以那羅山稜線為分水嶺,谷中有一小支流,注入油羅溪,那羅部落本身位於較低平的階地上。
*從側邊看那羅部落與小集水區。可比對下一張照片。
*那羅村與小集水區一景。看起來那羅部落好像在一個土石扇上(從道下部落所攝)。
離開那羅,繼續往山裡頭去,不久後來到道下部落,部落的位置在一個山坡上,這個山坡與四週相比是略顯平緩,或許也是崩積作用所成,但沒發現什麼證據。竹60線在這邊呈「之」字形爬升,到上宇老鞍部為止。道下部落附近有個廢棄的觀測所,從頂樓往西望去,油羅溪谷盡在眼中,天氣好時甚至可以見到台灣海峽。
*道下廢棄的舊觀測所。
*視野極佳,遠方灰灰的地方應該就是新竹市了,可以看見建築物林立。
*比對上面的照片,大致上是這樣的視野(當然從道下看出去是更平的角度)。
離開道下,沿著之字形道路往上,不久便抵達了玉峰山和李棟山之間的鞍部,也就是從前山進入了後山,從頭前溪流域進入了大漢溪流域,沿著上宇老部落通往田埔的道路,不久在一個大轉彎處就看到了我們這次考察的居住地「魯壁山莊」。放下行李,上個廁所,時間約是九點半,我們出發前往試驗區,用GPS導航到預設的點位,進行土壤滲透率與土壤水含量的測試。
點位其實很不好抓,因為在電腦上用GIS看這個集水區20*20的DTM資料時,總覺得這裡很平坦,但實際上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第一個點就在一片坡地上,還長滿了竹子,十分不方便,最後就近選擇了一片平坦的農地(種高麗菜與水蜜桃),開始架設儀器。除了永忠學長以外,大家都是第一次見到這儀器,七手八腳的弄了快一個小時,才開始滲透率的測試。
*我們施測的第一個點所在的農田,算是一個梯田,整體坡度不小,整過地,懷疑有客土。
*首先要鑽地30公分深。
*架設起長的有點像噬菌體的儀器,灌水並抽氣,盡量達真空。
*拔開塞子,以控制管內的大氣壓力來測試土壤滲透率,隨後加大壓力,兩者均定時讀取水的下降讀數。
第一次做土壤滲透率的實驗,從架設到收好儀器約耗時兩個小時左右,時間也超過12點了,我們就沿著產業道路開車到谷底的玉峰部落吃午餐,麵並沒有很好吃。利用這個機會,照了幾張玉峰部落所在的扇階,以及附近一個每次到尖石考察,都會經過的玉峰大崩塌。
*玉峰部落所在的地方十分平坦,中間有玉峰溪(主流)的支流老鷹溪,應為老鷹溪所沖積。
*兩個不同時間的玉峰大崩塌照片,左為本次考察所照,右為今年五月地計測考察所照。坡腳因崩塌而堆積的砂石似乎被清掉了一些,不曉得是人工還是天然移除。
吃完午餐,回到了試驗區,沈老師因為這幾天太累了,所以在車上小睡一下,永忠、毓穗和我三個人則繼續依賴GPS找第二個點,預設點的附近正好是道路,正當我們高興很容易抵達時,卻發現是個陡坡,沒地方架設儀器,只好勉強找了路的外側一小塊空地,滲水速度集快!令我們覺得詫異。第三個點原本預設要在谷底,實際上也是在谷底,但谷深的我們進不去,谷底也沒有土,所以就找了靠近谷中的一小塊一樣在路邊,不過是靠山的一側,滲水速度也很快。不知道滲水速度如此的快,和大家所懷疑的「山坡開闢道路會導致崩塌發生」有沒有關係?
*第二個點所在位置,在往下的山坡與道路之間。
*第三個點的位置,在路的另一側。
做完這兩個點就天黑了,回到魯壁山莊,吃了他們自己種植的很大的香菇,很滿足。不過俗話說吃飽睡睡飽吃,我還挺不耐操的就打了瞌睡(也怪我自己前一天兩點才睡),不然魯壁山莊的老闆講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真的很棒。
老闆說,日治時期這邊設有索道,從田埔到宇老的鞍部,再從鞍部到那羅,貨物(木材)從這邊運出去,再運送經過天打那、尖石,到內灣谷變寬,設有鐵路,再利用鐵路運到外面,內灣一開始也是因此而發達的(另有煤業,同由尖石轉運)。在老闆小時候,這邊還沒有道路開通,大家念國中要去尖石讀書,從田埔走直線到宇老,再從宇老走直線到天打那,過了天打那的峽谷之後,才有車可以代步,民國六零年代出頭,這段受到峽谷阻隔的地方才建了道路;另外一個跟上學有關的是,在路開通之前,玉峰村以西的所有部落(不管在前山還是後山),都到尖石讀國中,而玉峰村以東的地方(包括石磊、三光等),就算行政區界屬於尖石鄉,但因為北橫開通的關係,所以都到龍潭去讀書,現在,同樣的事情還是可以套用在所有必須離開村莊的事務,除了要去公所辦事情,只好乖乖去尖石。
道路的興建也與此地的開發有關係。清代尖石鄉屬於番地,禁止漢人開墾,而泰雅族在此生活;日治時期將此區全數畫為國有林地,開始伐木業,設索道;民國統治台灣初期,維持原樣,地屬國有,原住民僅有使用權,一開始此區僅田埔到宇老一段由原住民自行鋪設了非常簡便的道路,有一台機車;後來要更大規模開墾時,由商人向使用土地的原住民一戶一戶登記,承諾取得代理開發權,代價是幫此區村民鋪路,每戶的承諾書取得之後,再一次向土地所有的鄉公所登記,開發此區森林。
這樣的過程,其實有點像是清代漢人進入土牛溝以東的地區開墾,利用契約(相同點還有簽約的原住民都看不懂合約)取得開發權,進一步壓縮或改變原住民的居住地,據說,當時「伐木換路」所築出來的道路,亦是簡陋不堪,現在所看到的竹60線如此平坦好開,是後來政府所鋪設的道路。當然,現在林業已經退出此區了,國有林班地不再允許伐林,內灣也早已脫離林業轉運的懷抱,導向觀光業,但原住民的生活型態已經被大大改變,而自然環境也被破壞了。
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這邊就暫略了,因為我沒有聽得很懂。
向老闆分享了一下我們所帶來的立體鏡,看到了石門水庫尚未興建前的航空照片,挺有趣的。時間也晚了,大家回到房間去。一群地理人住在一起,尤其是教授、博士生、碩士生和大學生的四層組合在一起,連睡覺前最後的話題都與地理有關-「華侖亭海岸分類到底在地理學教學與地理學上的意義為何?」
睡覺時間,約晚上十一點。預計六點半起床,七點早餐。
第二天早上七點起床,早餐也有大香菇,真不錯。老師留在魯壁山莊伺機找老闆有空的時候多聊一點,我們三個則繼續出發前往試驗區,再做兩個點的土壤滲透率,以及土壤水含量的測試。兩個滲透率的點分別選在一片剛拉完竹子的空地(略斜),還有一個果園,兩處滲水都非常的快速;原本預計土壤水含量要做直的剖線來看整個集水區從山脊到溪谷的水含量變化,但因為實在是無法走到溪谷中,最後改採在產業道路每一百公尺側一個點,總共側了三十幾個點。還好測量土壤水含量很快速,一兩秒鐘就好了,只要找的到土壤把儀器插入就可以了,不過大部分的地區多為岩壁或被腐植層覆蓋了,可能會有些誤差吧。
*在拉完竹子的坡地上測量。
*在果園中測量。
測量完畢,回到魯壁山莊找老師,接著到上宇老吃個午餐,隨後依永忠學長的建議,往田埔部落的方向去,據說那裡有個大崩塌,人可以直接站在崖頂看崩塌地。我們先到了下田埔南方的一條小溪,看到崩塌的土石尚未完全清除,怪手正在挖開埋積的土石,邊坡也已經開始有復育工程,照照相後,再回到上田埔,經過一條小農路,來到了崩塌地的上方。
這片崩塌地頂端原本是菜園,有一條農路,現在崩掉了,農路繞道而行,不過菜要運出來不方便,所以建了一條簡單的索道。這片菜園,位置距離河床蠻高的,玉峰溪谷位於菜園的東方,西面有玉峰山山脊,在山脊與溪谷間呈現出了這樣一片相對平整的平地。
我們簡單的觀察了一下崩塌地所產生的剖面,覺得似乎並不是底岩,而是一些堆積在這邊許久的土砂石層,可見這片平地(其實有緩坡)有可能是從後面的山脊沖積或崩塌所成的,後來在侵蝕輪迴的過程中,回春作用導致玉峰溪下切,造成現在這片平地與溪谷間的落差,而崩塌也可以算是這條小支流的向源侵蝕吧。
*下田埔溪谷中的土石埋積。
*可以看到整個邊坡似乎都是土石埋積而成的。
*近照看土石埋積更清楚,有不少的巨礫。
*臨時用來運菜的索道,原本有農路經過。
*中間都是塌掉的。
*這片菜園很平坦,後方的山頭應該是玉峰山與島田山之間稜線的小山頭。
離開田埔,我們經竹60線循原路回台北,途中我和毓穗學姊都睡死了。
這次考察主要是要測量土壤透水率和水含量,不過因為我並不瞭解這兩項指標的運用方式,所以也不多說,等永忠學長的論文寫出來就知道囉。對我而言,學習田野實察的精神與態度才是收穫比較大的地方,當然也趁機鍛鍊一下自己在野外的敏銳度。
希望以後在外面的考察,我能夠一次比一次發現更多精采的事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