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0日

野地旅0128:北濱石城-卯澳段[宜蘭頭城、台北貢寮]

地點:省道台二線,宜蘭縣頭城鎮石城里大澳(118公里)→台北縣貢寮鄉福連村卯澳段(108公里)
日期:民國九十八年四月十二日
性質:旅行

---------------------------------------


  *三貂角一帶北部濱海公路示意圖。海岸線由於數值高程模型不完整,故有相當誤差,以道路圖層為準。
  *三貂角一帶示意圖。紅色線條表省道台二線,本文所描述內容北起卯澳,南至大澳,全程約十公里。本圖因海岸線數值高程切割誤差過大,故形狀有所差異,以道路圖層為準。大堀澳、蓬萊街、萊萊磯釣場與萊萊鼻四處均有廣闊海蝕平台,卯澳灣則為一深入之港灣。

  在大澳稍做停留,補充體力與水分之後,我們一行三人便繼續這趟環狀旅程。此段從頭城鎮石城里大澳出發,到台北縣貢寮鄉福連村卯澳為止,途中經過大堀澳、蓬萊街、萊萊鼻、三貂角、媽岡、洋寮鼻,公路總長約十公里,其中萊萊鼻至洋寮鼻一段,為台灣省省道最東端,三貂角本身則為台灣本島最東端。此路段之海岸線風景秀麗奇美,從石城起,海岸線平直,濱海處多有面積廣大的濱台、單面山等地形,是磯釣的好去處,不過有時會有瘋狗浪;離開海岸到山的一側,大堀澳山、鶯歌石山等山形雄偉,似乎是從海中挺拔而出,其中萊萊山從南往北看,其山頂之勢與大霸尖山相比也不遑多讓;過萊萊,山勢漸緩,三貂角燈塔與軍隊之雷達站所在處,看起來較為平緩,與底下的媽岡社區似乎呈階梯狀分布,可能為海階。三貂角以北的海岸以港灣、岬角為多,與三貂角以南的平直海岸不同,此種海岸地形分布狀況,主要受到東北部地表岩層分布的方向所影響,三貂角以北,岩層與海岸線交角接近垂直,軟硬岩差異侵蝕形成岬灣地形;三貂角以南,岩層走向與海岸線交角較少,故岩性單一,加上受板塊擠壓作用,出現大量單面山與濱台地形。

  以下就看照片說故事:


  *石城外海,可見龜山島。海面上有定置漁網。


  *石城海岸附近的有應公,面向海邊,可能是祭拜被海水溺死的無名人士。


  *蓬萊街廣大的濱台上,可以看到板塊擠壓導致砂岩產生了節理。


  *單面山、海蝕凹壁與濱台。


  *界碑紀念公園。


  *單面山群,其傾向約往西北,可見受東南方來的擠壓之力所影響。


  *一個小海灣,有個婦人在圖中撿拾海菜。


  *萊萊鼻經典的大片濱台,其上層理呈彎曲狀。


  *扭曲的岩層。


  *萊萊鼻也有萬善爺廟,這裡會有瘋狗浪,一定要小心。


  *遠方左側的萊萊山看起來相當的尖銳呢。


  *從山下俯視三貂嶺燈塔。


  *遠眺媽岡社區,三貂嶺燈塔所在地真的很平,可能為海階。


  *卯澳灣,水氣濃厚。

  從下午一點半左右從石城出發,一路幾乎馬不停蹄的往卯澳走去,大約四點半抵達,十公里的路走三個小時差不多剛剛好,不算快也不很慢。原本擔心時間不夠,會在稍後要走的嶐嶐古道(福卯古道)中遇到天黑,不過看天色還亮,決定還是進到卯澳村裡頭看一下。卯澳據傳在一千多年前,凱達格蘭族便已登陸此處,比較詳細的記載則是嘉慶年間的吳文芳將此地加以開墾,是台灣東北角相當古老的漁村聚落。其祭祀信仰中心利洋宮,也具有相當的歷史年代,據說在百年之前,居民在此撿到一尊手提魚籃的觀音像,認為是吉兆,故大興土木而建造了此宮廟,如今已重修多次,廟內除了主祀觀音外,還有兩尊媽祖神像,廟左配享水仙尊王(大禹),據說祂的神像鬍子會長長,廟右則配享土地公,廟內禁止攝影,無緣取得全台唯一的魚籃觀音像以及長鬍子大禹的影像。整間廟雖修建的美侖美奐,但廟外左右兩側的門邊石柱,以及廟正殿靠近牆角處的兩根石柱,總共六根石柱均重修於清光緒年間,可見其歷史之悠久。

  除了利洋宮,卯澳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幽靜的漁村面貌了。此處的老房子多以石塊堆疊,現有保留數間遺址,供人參觀,其他房子則多有人居。卯澳社區由北到南有榕樹溪、豬灶溪和坑內溪三條小溪流,榕樹溪沿岸有四棵百年榕樹,蔚為景觀;豬灶溪則是往年卯澳聚落宰豬的地點,附近則有米店、布店、冰店等所組成的小小商店街。日治時期可能為卯澳的全盛時期,隸屬三貂堡田寮洋庄,共有285漁戶,漁船64艘,年漁獲量34萬斤,在附近僅次於澳底漁港。1929年成立「卯澳漁業組」,位置是現今的福連街六號,原先是派出所的所在,之後民國四十七年左右搬遷到目前社區活動中心的後方,另外還在利洋宮後方設立棉網染色場,除了最早的石頭屋建築物之外,搬遷後的漁會建築物都是當時最先進的水泥建築,是當時最大的漁會組織。國民黨政府依據「發展近海漁業應著重於漁港及陸上設施的修築」政策之下,於民國六十一年卯澳漁港建設完成,民國七十八年三月船隻用的柴油儲油槽完工,象徵著過去卯澳漁港在整個東北角海岸漁業的地位與重要性。

  因地理位置偏遠、魚獲量減少等關係,漁業逐漸蕭條,卯澳漁業組被併入福隆漁會,最後併入澳底漁會。青壯年人口大量外移都市,加上民國六十八年北部濱海公路的通車,更加劇人口的流失,目前卯澳大多只留下老人與小孩,以往先人辛苦在山上開闢的農田均荒蕪。一片蕭條之景,卻又帶來另一種生機。

  原先都開闢成農田的光禿禿山林,歷經約四十年的自然演替,使得卯澳後山恢復茂密的闊葉樹次生林天然林相,在各種生物間消長競爭之後,演變成今日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使得這裡平時就成為基隆台北地區登山隊伍登山健行的地點。如今再加上「結合社區資源以振興觀光產業」的永續台灣就業工程的執行,利用以往小時候曾經熟悉的自然條件,予以有系統的開發與施作工事,是十分有名的社區營造場所。三條溪均已實施封溪護魚,而溪畔的社區營造,除了保持其漁村純樸、寧靜的風格外,更利用廢棄浮筒、貝殼等當地自然、人文資源,創造出有趣而獨特的社區景觀;此外,卯澳社區更追隨潮流,成為「生態社區」,卯澳所產生之汙水,均會送到一處自然工法的沉澱池中進行初級的過濾,而有別於一般海濱社區,直接將汙水排入海中的做法,獲得了各界的讚揚!


  *卯澳漁港。後方高山為荖蘭山。


  *利洋宮外觀,小漁村有這麼大的廟,確實少見。


  *利洋宮,正殿祭祀絕無僅有的手提魚籃觀音像。


  *廟中石柱刻有光緒年重修的字樣。


  *用人字法疊砌而成的矮牆。


  *曬海菜。


  *清淨家園告示牌。


  *老房子,牆面與駁坎也是用人字法所砌成。


  *老房子背面。


  *殘存的老房子,此處已被規劃為保留區域,不予整建。


  *榕樹溪,溪畔有四棵百年老榕樹。


  *溪畔道路有用浮球做成的造景。


  *卯澳生態沉澱池入口。


  *生態沉澱池入口進去後,長的是這副模樣,聽說因為天然發酵以及緩慢流動的關係,最末四個沉澱池處有點臭,蚊子有點多,所以不打算進去了。

  在卯澳停留的時間不多,時間逼近五點,要繼續往嶐嶐古道前進了,至於卯澳,以後有機會再來!
 
 
一、參考資料
1.卯澳社區
2.台灣新舊地圖比對-台灣堡圖(1898-1904):中研院GIS編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