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0日

野地旅0094:澎湖考察一[澎湖馬公]

地點:澎湖縣馬公市
日期:民國九十七年十月二十三日
性質:地理系應用生態學、環境政策管理(考察-帶隊老師:郭乃文、王文誠)
---------------------------------------
  懷著滿心的期待,這個學期最令我嚮往的就是這次考察了,繼金門之後,這次要去澎湖,終於要看到傳說中的玄武岩了。老實說,身為一個地理人,某些部份我還挺糟的,例如我一直到考察前才知道,澎湖的名產是小管乾和黑糖糕,另外還有花生酥、鹹餅等等,縱使這些東西我都吃過了。
  二十三日,星期四,下午聽完旅遊局技術組組長的演講之後,馬上就要前往旅遊局所轄的澎湖國家風景區,預定班機時間是晚上六點四十五分立榮航空,我們大約五點多抵達機場,發現這次帶單眼相機的人非常多,碩班似乎有三個,大學部有四個,加上王文誠老師也有一台,三十八人的團體裡面有八台單眼相機,真不得了。
  大夥兒手忙腳亂的過關檢查之後,一直很興奮的在合照,直到登機。飛機很小架,長得很迷你,估計坐五六十名乘客就滿了吧。小睡了一下,醒來時大約在台中港的位置,不到十五分鐘,就已經在澎湖馬公市的上空了,所以飛機應該是沿著台灣西北部沿海飛行,到台中之後再轉向朝西南海上飛去。
  澎湖馬公機場的外觀與金門的尚義機場頗為相似,我們在有限的時間之內拿了行李,趕緊去蓋了319章,接著就搭上了座位不足的遊覽車,到馬公市區的旅館去。我們住在星海灣飯店,感覺還挺不錯的,至少應該比今年五月去的那趟好的多。
  放好東西,王文誠老師說要帶我們去吃晚餐,於是一行人就跟著老師的腳步(我還被丟在馬公的一角,不知所措)。中正路似乎是一條夜市,感覺很熱鬧,雖然還不到人擠人的狀況,不過也算是相當繁華。王文誠老師不愧在澎湖教了好幾年的書,鑽進了小巷子裡,還有他以前的一個學生送來了很神奇的肉串給大家吃。

  *肉串和不太油膩也不會太鹹的炒麵。

  *在澎湖幾乎每餐都會吃到的小管。
  吃完了晚餐之後,一群人跟著郭乃文老師(也可以說郭乃文老師跟著我們)在澎湖的小巷子中亂竄,有經過馬公的大天后宮,不過時間已經來到九點,有些晚了,廟門早就關了起來,只能看到外觀。另外一邊在一堆住戶中,有一口「四眼井」,顧名思義,這井有四個眼睛,水量頗豐,是澎湖地區寶貴的淡水資源。在地形上,澎湖的方山熔岩台地並不像想像中的那樣,方方正正,四周等高,其實越往海邊,因為玄武岩質岩漿的冷卻方向和凝固方向,導致某些地方會越往海邊越低,像是個緩斜坡一樣的插入海中,馬公市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四眼井則大約位於這個斜坡的中央,地下水層約一公尺多到兩公尺,終年有水。根據井旁的老伯表示,以前在馬公這片斜坡上,開闢了七條街道,另外在天后宮前有一大型市集(總稱七街一市),全盛期總共約有一千多戶人家,都靠這口井過活(實際上當然還是有別的井,如萬軍井)!

  *四眼井,其實底下是一個呈現甕狀的大口井,井中寬而井口窄,然後在井口覆蓋大石板,取四眼而成。加上孔蓋之後,有四大好處:安全性,防止掉入井中;防污染,沙塵、垃圾掉入機率降低;防日照,可以減少蒸發;防生苔,沒有日照就比較不會生苔蘚,水質能保持比較好。

  *大天后宮,廟門已關。(照片滑滑提供)
  馬公是全澎湖最早的市街,明鄭時期到清初,馬公的前身媽宮社均為軍事重地,駐軍同時也帶來了商旅,但此時的媽宮尚未出現市街,只有成排的店鋪;清乾隆三十三年時規模擴大,臺廈郊也在此設立會館,繁華的範圍主要在大井街、右營直街、右營橫街、左營街、渡頭街、海邊街、倉前街(沿今日的中正路、仁愛路,從北辰宮起到今日的啟明街止)和漁市的七街一市,其中右營直街(今正義街)和右營橫街(今中央街一巷)離天后宮最近,販售的商品最為齊全;渡頭街、海邊街則是以販賣漁貨和建材為主;大井街則有傳說以前是條寬廣的海蝕溝,可行舢舨至四眼井取水。
  至清光緒元年,再建水仙宮,此地的宗教機能便更為強化。光緒十五年,媽宮建城,整個媽宮的範圍擴大,但主要還是集中在天后宮附近,城內仍有一片無人之荒地。
  在四眼井大家喝了仙人掌汁和風茹草茶(接下來三天是不斷的喝,而且很利尿),然後回到中正路上,看看馬公人的夜生活,逛逛名產店,發揮一下試吃的功力,在旅館附近的文康早餐街看看隔天有什麼可以吃的,然後回到旅館中。早點睡,明天的行程似乎不是那麼的有趣,又有一點早唷!

  *文康街晚上。沒有店開,因為都是賣早餐的。整條街做了一個小小的屋簷,是挺特別的造景。
  我們這間房間是我和宏恩跟地科系的峻鳴學長三個人睡,三個人有三台單眼相機,真是太超過了。十二點半,睡。

  *馬公市街道圖。我們住在文化民生路口。
 
 
一、參考資料
1.中央街重建紀要
2.硬體文化資源現況
3.馬公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