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9日

野地旅0053:金門之地質地形篇[金門縣]

地點:金門縣
日期:民國九十七年四月二日至四日
性質:地理系考察(帶隊老師:吳進喜、林聖欽)
---------------------------------------
  要看本篇之前,要先有個先決的認識條件,也就是對於一個學地理的人來說,基本上只關心地表肉眼可見的事物,雖然我們也對地下有大概的認識,但只要是眼睛看不見的,就不是我們所關心的重點。瞭解了以上這點之後,或許各位就可以知道,你們沒有辦法在我這裡知道金門的現代沖積層有多厚,或著是金門層的切確年代,不過,各位可以在這邊看到,花崗片麻岩的底岩出露之後,在地表形成什麼樣子的景觀,而跟金門地區的形貌發展有何關係。所以本篇雖說是地質地形,不過會偏重在地形的描述以及對人類影響上。此外,由於這只是我三天來看到的很粗淺的一部分,所以可能會有很多錯誤的地方,也請大家可以一起來討論或著指正。
金門地質圖
  *金門縣的地質圖,較重要的為粉紅色格子的「現代沖積層」,淺綠色的「紅土層」和深黃色的「花崗片麻岩」,可點圖放大,以下將對各個層做簡單的介紹。(資料取自行政院環保署)
  金門地區的地質與台灣地區大不相同,相同的地方有:台灣地區大多數的地表區域多為沖積層,金門也是;有部分的水體覆蓋,如埤塘、水庫等,跟台灣一樣;有大片的紅土層覆蓋,和台灣的紅土台地區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不一樣的地方也不少:大面積的花崗片麻岩出露,台灣找不到;金門的紅土和黃壤中可以找到許多石英粗粒且動輒超過1mm,甚至有到數公分大,與台灣的紅土、黃壤不同。
  以上這些差異,就足以讓整個金門的地形(地貌)與台灣有極大的差別。
  地質上來說,金門最著名的就是花崗岩層,一般人應該都知道整個金門島主要都是以花崗岩所抬升而成,與台灣的大陸沖積層受擠壓隆起(形成變質岩)有很大的差別,一個岩性是火成岩中的深層岩(花崗),另一個則是變質岩(如台灣中央山脈的蛇紋岩、大理岩、片麻岩、板岩等),火成岩最大的特性就是一體成形,十分的堅硬而不易被侵蝕,所以國軍在花崗岩底盤下開鑿坑道便不怕共軍的砲擊;變質岩則容易出現片理或劈理等各種岩石的節理,所以石頭雖硬但脆,受風化作用後容易剝落,經常傳出各地山崩等消息。
  然而從上圖可知,出露在地表的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是花崗岩(約在金門島的東側有零星分布、草嶼和狗嶼),其他大範圍分布的則是花崗片麻岩,主因是原本在大陸地殼深處(高溫)的花崗岩,受到地殼擠壓(高壓)後變質,將原本花崗岩中的石英、長石和雲母的不規則狀的礦物顆粒壓成片狀而成,排列更為緻密。這樣的花崗片麻岩,因為硬度高,不容易被侵蝕,所以大片突起於金門四周的沖積平原上,如海拔253公尺的太武山即為典型。因為岩體堅硬,地表逕流不易侵蝕,山體多呈現「凸坡」而非如台灣一般山區的「凹坡」。
  花崗岩組成了大小金門地區主要的丘陵地區(太武山僅253公尺不宜稱作山地),包括太武山區、美人山區、塔山地區,並可由塔山延伸至小金門中部的丘陵區(中間為金門水道切割)。值得一提的是,烈嶼的東崗到上林一帶,有大量的玄武岩出露!

  *左圖為金門太武山,凸坡讓整體看起來比較平緩,沒有什麼山谷、溪谷;右圖為桃園縣復興鄉巴陵的三光溪谷,大大小小的野溪切割山體形成山谷,較為陡峭、尖銳,多崩塌地。

  *從後埔頭隔著湖看太武山,湖旁種了許多木麻黃(右邊的葉子)。太武山裸露出來的地方為表面受到風化作用的黃色花崗片麻岩。(金沙鎮後埔頭)

  *連平地的麥田正中央,都常常會出現這樣的大塊花崗片麻岩出露,相對於台灣各大平原,要出現這樣的情景還真是困難。(金沙鎮東山前)
  花崗岩(或花崗片麻岩)因其堅硬,密度大,開採困難,運輸也困難,故就算當地人想拿它做建材,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大部分的傳統民宅都以夯土、礫石、磚瓦做為建材,少數較有錢的人家才能夠使用花崗岩做為基石,外層再用泥灰糊牆。因此,金門地區許多房子(不論是傳統式或西洋式)在我眼中,其實都是「外強中乾」,倒塌的房子相當多,近年來修補的房子,因為有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補助,修理得美輪美奐,花崗岩使用量增加,也更為堅固了。

  *建在花崗底岩上的民房。(金湖鎮塔后)

  *倒塌民房殘存的花崗岩圍牆,倒成了分隔菜園的小矮牆。(金沙鎮後水頭)
  看完花崗岩,再來看對於金門當地建築也有很大影響的紅土層。紅土層大範圍的分布在金門島的西半,所以我剛下飛機的時候,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紅土。據調查,金門原本在最近一次冰期過後,土壤便趨向穩定,植物大量生長在腐植質覆蓋較多處,直到近千年來,農業的開發加速了表層沃土的流失,而出露紅土,金門的紅土顆粒大,保水力差,且紅土遇水容易崩解,所以許多當地池塘都快速淤積,直到民國三十九年,蔣介石下令植樹蓄水,才逐漸和緩。
  閩南地區產紅土,明朝《天工開物》的《陶埏篇》中就有「閩南多紅泥」的記載,然而,金門地區製磚技術並不純熟,故若金門有紅磚建築,必為較有錢的人家。而一般人的房子則在基石上用泥土補強或泥磚,最外層再塗泥灰防水,所以,我才會說金門的房子多外強中乾。

  *紅土層,很容易被水侵蝕(金寧鄉長寮藝術碉堡)。高出來的地方,上面可能有植被,而獨立的一塊小小的圓柱形高地,則是因為上面有碉堡建築,兩者均能阻擋雨水侵蝕底下的紅土層。

  *在紅土層可以看到很多石英粗顆粒,應與當地花崗岩有關。這樣的顆粒讓我聯想到台灣東北角龍洞岬的龍洞砂岩沉積物,看起來跟這些石英顆粒到有幾分神似(見圖按此,龍洞南口海岸)。
  扣掉花崗片麻岩出露區和紅土層出露區,剩下絕大多數的都是「現代沖積層」,覆蓋在紅土層之上,由風、海浪,或河流等堆積作用而成。沿著河谷堆積而成之厚度多在數公尺之間,為礫、砂、黏土之混合。但此層和紅土層所在的區域保水力不佳,故在金門有許許多多的埤塘,甚至像「龍陵湖」等小型埤塘還被畫為「戰備用水」禁止一般人使用,目前也建造了金沙水庫、田埔水庫等多項蓄水設施(水利設施計有水庫14座、攔水堰141座,農塘454口,總蓄量7888萬立方公尺),作物多耐旱,因為降水量雖大卻儲水不易,故小麥、高粱盛產,而幾乎不產水稻。
  紅土層在金門的西半部構成了紅土台地,與東半部的花崗岩區台地相比較低,且略略由南往北傾斜,可能是因為地層擠壓而造成地層傾斜。所以此地的農田也有微微的階出現,仍稱不上梯田,因為落差極小,但在引水、用水方面就很值得去研究。

  *紅土區上的小麥田(金寧鄉長寮藝術碉堡)。
  現代沖積層和紅土層,現在大多有住宅、農田覆蓋,從表面並看不出來,只能從一些小小的露頭看見,而花崗岩層就明顯多了。這當然也與民房建築的難易度有關,花崗岩又硬又滑溜,蓋房子在上面一定很容易就垮掉(以從前堆砌式的建築法而言),然而,現在鋼筋水泥的出現已經解決了此一問題。
  內陸看完了,來看看海邊,我們以夏墅到建功嶼一帶的海岸為例子好了。
  夏墅為浯水溪(金門最長河,約7.5公里)出海口的南岸,多水體,其上生長了不少的植物,看似一大片的沼澤,由此往南延伸,到面向建功嶼的海岸則為花崗片麻岩出露的地區,在海邊出現了一些崖面,然後在海岸線則有發育良好的海灘。然而,海灘雖漂亮,卻不宜遊玩,因為,埋了很多地雷啊!
  建功嶼本身為一花崗岩島嶼,四週堆積了石英砂(應為福建省九龍江所輸出之泥沙),建功嶼和大金門之間,海水非常的淺,每當退潮時便可徒步從大金門到建功嶼,若有膽量也可以走到附近的其他更小島嶼,只是底泥甚軟,可能走過去就漲潮了回不來本島。建功嶼有一花崗岩造人工海底步道,在退潮時露出來,遊客便可到島上要塞遊覽。兩島之間十分平緩,潮間帶很寬廣,長了非常多的海草。

  *浯水溪口,有如濕地一般。

  *建功嶼與鄰近的淺海,左圖為尚未完全退潮(但也快了)時,海水仍分隔兩地;右圖則是海水已經完全退去,可經由圖上右邊的人行小徑前往建功嶼。

  *從海水退去的方向可以看出,整個淺海潮間帶地區,是北(右邊)略高於南的。

  *徒步前往建功嶼。

  *發育完整的沙灘,偶有花崗底岩出露。
  金門國家公園雖然是一個以戰爭、人文歷史遺跡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公園,但是其範圍內有許多台灣本島見不到的自然景觀,也是很值得大家去多多注意。這次去金門並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就自然環境的部分,做更多的觀察,就期待以後還有機會去金門一探究竟。
  至少也得登上太武山吧,這趟去居然沒有登上!
  其他的自然環境部分,根據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資料有如下敘述:
  一、地下水
  據研究顯示島嶼西半部地下有古河道堆積物構成天然地下水庫,其主要的優質地下儲水岩層大約位在海平面以下二十五公尺的金門層內部。
  二、氣候
  金門、烈嶼氣候,夜涼晝熱,風化強烈。其氣候受到大陸東南地區和中國沿岸流(寒流)的影響,冬季乾冷、春季多霧。夏季雖有西南氣流和颱風帶來較多的雨水,卻因為強烈蒸發以及島嶼蓄水不佳,此為島上旱作較盛行之主因。因春季多霧而影響飛機起降,使推展觀光遊憩受影響。
  金門尚有其他地質地形方面的特色,如沿海區有少量煤礦(泥煤層,無開採價值),岩層還有所謂的金門層石英砂岩和片岩區,窪地地形和沖蝕溝等,多為細部地區的特徵,在此就不一一描述,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網頁均有介紹,有興趣者可以自行查閱。
  經過這樣介紹金門,或許下一次去金門,就不只是去看看喝高粱酒或毋忘在莒囉!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網頁
http://www.kmnp.gov.tw/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資料庫
http://edb.epa.gov.tw/envdb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