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7日

野地旅0413:再遊番仔澳半島[新北瑞芳]


  *番仔澳半島扁平狀的蕈狀岩和遠方的基隆嶼。

  早在一年多前,就曾經造訪番仔澳半島(野地旅0250番仔澳),是慕大海蝕門也就是鯨魚洞之名而來;這次則是帶幾位朋友來番仔澳走走,當然不免俗地也要看一下鯨魚洞,看看他是否安好如初?相較於上次還需要找路,這一次自然是駕輕就熟地把車子開到港邊,直接走向堤防外的海邊。

  有關番仔澳半島的介紹可以參照上一篇,這次多說一些旅遊的心情。抵達番仔澳時,天色漸晚,想說利用僅存的一點時間,帶朋友們去看一下這個我覺得比石門洞(野地旅0111石門洞)更漂亮、更有震撼力的海蝕門,就「健步如飛」的跨越了一連串濱台上的生痕化石、海成壺穴等地形。上次造訪是慢慢走在尋訪,這次則是很有目的性的直奔終點,兩者心態不同,看到的自然也不同。

  上一趟來此,心中抱持著要摸清楚此地的情緒,看得格外仔細,連岬角上的一座墳墓都要去探個究竟,看到了很多非常微觀的細節;這次來,在爬上岬角高處之前,眼睛只是輔助自己不要跌倒了,步伐快速,直到來到岬角高處,我並沒有看到什麼細節,卻在看到海景與基隆嶼的那一刻,照下了文首那張照片,一個絕佳的氛圍。

  總結一下,第一次來到番仔澳,是見樹不見林,我看了好多細節,卻沒發現大環境的美妙之處;第二次來,則是見林不見樹,細節一概被我忽略,但因為眼光放大,卻發現了整個環境的美妙協調之處。兩者並無高下之分,也都能發現番仔澳值得大家一遊的理由,只是很欣喜有這樣的發現,因此特別寫一篇網誌紀錄,讓自己以後不再因為「已經來過了」而對一個地方興趣缺缺,畢竟永遠都有上次沒看到的東西,在等著自己發現。


  *番仔澳的蕈狀岩,和其他地方相比規模較小,可是很密集。


  *鯨魚洞,一個仍被作用中的海蝕洞,我倒覺得比較像象鼻!

  看了鯨魚洞,原本還想多拍幾張照,一回頭發現基隆山一帶(野地旅0412大肚美人基隆山)居然有大片雲雨朝著番仔澳直撲而來,首先是深澳灣逐漸陷入一片迷濛之中。根據目測,這陣雨應該不小,於是我們當機立斷的離開鯨魚洞,開始往車子的方向奔回。途中還遇到了朋友的朋友,帶了三個女生不聽我們的勸告要前往鯨魚洞,想必是要帶著幾位年輕貌美的姑娘去展示一下自然之美,順便顯示自己的學識或氣魄吧?

  後來想想,那位朋友的朋友何必聽我們勸,雨中漫步,尤其是與年輕貌美的姑娘雨中漫步在景緻浪漫的海邊有何不好?腳下濕滑,說不定還會有英雄救美的橋段出現!但我想這只限於綿綿細雨,這一陣雨大概比我們在場所有人想像的都還大。

  出遊嘛,從來不想找自己麻煩,成功逃到有遮蔽物的阿華鯊魚羹,坐著喝點羹湯,看著這麼大的雨,想想他們幾人在鯨魚洞這個毫無遮蔽的地方可能的狼狽樣,我猜這下是弄巧成拙了吧。

  還是愜意一點比較好。


2011.09.25造訪
2011.11.17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