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3日

野地旅0410:今日迪化街[台北大同]


  *迪化街,是台北最有名的老街之一。

  離開大龍峒樹人書院後(野地旅0409大龍峒史蹟群),我們依照原訂計畫,沿著可說是台北最有名的一條街「迪化街」往南走,而且是從最北端開始走。迪化街北起大龍峒地區,差不多位於陳悅記祖厝和保安宮之間(也就是大龍峒地區發展的兩個核心之間),一路沿著早年的淡水河岸往南南西的方向前進,經過大橋地區以及熱鬧的大稻埕之後,收在霞海城隍廟附近與南京西路的交會口處,順著這條路,最終可以通往台北府城的北門承恩門,因此迪化街是連結了大龍峒、大稻埕碼頭以及台北府城的重要幹道,尤其在大稻埕一段,商旅雲集,可說是標誌著某一段時期,台北的象徵。


  *大龍峒至台北府城沿線地圖,淺灰色為現代路網,紅色為迪化街。

  大稻埕與大龍峒同樣為同安聚落,但有著不一樣的發展脈絡。咸豐元年(1851)便開始有同安居民在此定居,但人數極少,附近的地區仍為荒地或農田,大稻埕便為「廣大的曬穀場」之意;咸豐三年(1853)時台北的主要聚落艋舺發生「頂下郊拼」的械鬥事件,屬於下郊的泉州同安人、漳州人敗給頂郊的三邑(晉江、惠安、南安)人,這群落敗的下郊人,原本投奔大龍峒地區同為同安人的聚落,但因故未被接納,而轉往艋舺與大龍峒之間的大稻埕地區定居。隨後數次艋舺、新莊地區的械鬥,都有其他人移居至大稻埕,逐漸形成了一個較為混雜、開放的漢人聚落。

  咸豐六年(1856),下郊的同安人重建其在艋舺時期的信仰中心「霞海城隍廟」,整個聚落遂以其為中心逐漸開展。咸豐十年(1860)英法戰後,淡水開港通商,但實際的裝卸貨地則包括艋舺和大稻埕,隨後艋舺因為河道逐漸淤積,吃水較深的船隻無法泊岸,因此大稻埕的地位迅速提升,取代艋舺而成為北台灣最重要的港口,也是台灣最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之一。同治四年(1865)英國商人引入泉州安溪的烏龍茶在台栽植,並藉由大稻埕輸出,當時在台五大洋行德記、怡和、美時、義和、新華利都在大稻埕設立分公司。如此茂盛的商業發展,也將西洋式建築帶入了大稻埕,成為今日我們所熟知的迪化街一帶洋樓群。今日雖然洋行不再,大稻埕也早已沒有碼頭通商,但早年所留下的市集卻仍可在年節之前,重現於迪化街,這也是何以迪化街能夠是年貨大街的典故了。


  *日治初期的大稻埕聚落,已經是一個頗具規模的聚落了(截自台灣堡圖)。

  從樹人書院往南行,會先遇到一間規模頗大的王氏宗祠,為福建安溪茶商王姓人家的大宗祠,現在同時作為太原托兒所,在宗祠裡頭嬉戲玩耍,不知是何種感覺?過了王氏宗祠後,迪化街開始往西南側轉彎,基本上在這一段迪化街以西的土地,在日治初期時仍是田地或河灘,而往西側偏斜則是逐漸貼近河岸地,也就是大稻埕碼頭所在的位置。


  *王氏宗祠。

  再走一段路,在迪化街東側有一間規模不大的教會,名為「大橋教會」。從歷史地圖來看,大橋的地名出現年代不詳,但在大正十年(1921)的日治兩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上已有標示。大橋教會的前身原為大龍峒禮拜所,但在英法聯軍之時,白蓮教以驅逐邪教為名毀壞,戰後,劉銘傳撥款重建教會做為賠償,於艋舺、新店、錫口及板隙(即今日大橋)四地興建禮拜堂,後改稱大稻埕教會,曾作為日本政府的日語傳習所之用。民國四十五年,改稱大橋教會至今。這次經過大橋教會,正好在進行整修,據傳大橋教會為馬偕牧師親自設計,且為馬偕最滿意的一間禮拜堂,下次有機會,再進入造訪。


  *板隙教會(大橋教會)舊照片,拍攝年代不詳(引用來源)。

  續行不久,則會經過一間福德廟,正對著在此處顯得相當窄小的迪化街。我非常喜歡這段迪化街的感覺,雖然沒有華美的洋樓立面,建築也大多只是一層樓高的磚造平房,但整體感覺靜謐整齊,又帶著一點滄桑感。從大溪老街的經驗中,推測此處居住的可能是較沒有經濟能力的勞工(大溪老街的草店尾巷即為此種建築),此處也確實較不繁華,不過安安靜靜的,與一般人印象中的迪化街大不相同,對我而言也是個驚喜。


  *大橋教會與福德祠(圖中遠處)之間的迪化街,安靜而狹窄。


  *此段迪化街的建築大多是屬於正面一層街屋形式,且建材為較次級的土磚,因而推測為勞動階級的居民所居住。

  續行過承德路,不久後在涼州街與迪化街的交會處,會看到一間頗有特色的消防局,看起來小小的,車庫僅能停放一台消防車,但是圓弧狀的建築體讓人感到視覺上相當的舒服,圓拱的門也顯得親切可愛。這應該是迪化街整條路上我最喜愛的一棟建築物。過了這棟消防局後,就開始進入大稻埕主要的商業中心,洋樓立面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不過這幾年在郝龍斌所謂「軸線翻轉」的政策下,推動了許多容積獎勵、都市更新的案子,雖然好像使得大同區的房市有所回春,但在文化保存的角度,卻是失了根一般,讓我覺得無所適從,畢竟這些「仿」、「更新」的立面,看起來十分生硬,也缺乏整體景觀建築的細膩規劃,一棟與一棟之間失去的原本的緊密連結。相較之下,大橋教會與福德祠之間那一段矮平房,就景觀上而言,是遠遠勝過了繁華的這一段。當然,這一段還是有保存一些原本的立面,例如本文開頭的那張照片。


  *涼州街與迪化街口造型簡單可愛的消防局。


  *改建過後的迪化街洋樓立面,一棟與一棟之間缺乏了原本的景觀連結,復舊工程也做的很粗糙,並不是很喜歡。

  不久後,即抵達今日迪化街最熱鬧的永樂市場一帶,大稻埕信仰中心霞海城隍廟也在此處。霞海城隍廟規模不大,僅有正殿一間,以及一旁的三十八義勇公廟。霞海城隍爺為同安原鄉信仰,原為保佑鄉里平安的地方神,不知為何現在發展出了「算姻緣」的業務,這樣算不算搶月下老人的工作呢?三十八義勇公則是指在頂下郊拼時,為了保護城隍爺金身而殉難的三十八人,因此將他們集中在城隍廟旁一起祭祀。

  一旁的永樂市場,原本便是大稻埕的集散中心,茶與樟腦的輸出沒落後,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較初級的工業製品,其中又以民國五零年代的紡織業集散最為興盛,是以永樂市場也是全台灣著名的布料批發市場,這讓我想到前女友曾經要我到永樂市場來買布,可見此地仍能找到一些當年繁華的蛛絲馬跡。


  *霞海城隍廟外觀,香火十分的鼎盛,大多是來求姻緣的吧。

  大稻埕地區商業發展之餘,也有其特殊的文化傳承。清領時期,大稻埕早已成為繁華的漢人聚落,因此日本勢力進入後,其發展主力則是在政治中心的台北府城內,以及台北城西門一帶、南郊,日人居住大多未進入北側大稻埕地區,明治到大正年間的市區改正計畫亦未及於此處(民國時期的改正計畫亦沒有實行),因此大稻埕地區成為了一個基本上「純漢人」的聚落,與府城的日人移民聚落差異甚大,在此處各種傳統戲曲成為了漢人們平時的休閒,因而傳承了許多漢人的通俗文化;然而許多台灣自治思想的萌芽也是來自於大稻埕,大正年間日本政黨運動蓬勃發展,新文化運動的許多核心份子也都來自於大稻埕地區。在大稻埕,新舊犬牙交錯,一時生氣勃發,也是台灣接收各種訊息的最佳管道。


  *民國四十七年的台北市一千兩百分之一地形圖,紅色為迪化街的一部分,可以看到這張地形圖上國民政府曾有意要「改正市街」,不過後來沒有實行。

  今日在大稻埕,除了熱鬧之外,政府也規劃了戲曲公園,讓一些表演團體能有公開演出的場地,我們這次正好瞧見了創新的歌仔戲公演,除了黃梅調以外,還會講英文,非常非常的好笑,吸引了相當多的觀眾!不知道下一次去,還會看到什麼?[註1]


  *戲曲公園正上演的歌仔戲。


  *連我們這群年輕人也看的津津有味。

  離開永樂市場這一帶,就算是離開大稻埕地區了,繼續沿著這條路往南走,最終可以通往台北府城的北門承恩門。承恩門是台北府城今日唯一清代留下的建築,其造型為一方形的城樓,其防禦的功能性較強,不像東門、南門和小南門則是一個廟宇式的城樓。承恩門的歷史相當坎坷,兩側的城牆被日本人拆除不說,民國時期更上演「被高架橋包夾」的戲碼,一點也沒有國家一級古蹟的氣魄。今日拆除了其中一條高架橋,但仍有忠孝橋如刀架在承恩門脖子上的感覺。

  抵達承恩門時,天色已暗,我們最後就用「巖疆鎖鑰」這個北門甕城的門額做這趟大龍峒、大稻埕之旅的總結,拍過合照,我們便「入城」休息囉。


  *忠孝橋旁的台北府城北門承恩門,基座是採用金面山區(野地旅0299剪刀石山與金面山稜線連走)的石英砂岩所砌成。


  *原北門甕城門洞上的巖疆鎖鑰題字。

  探訪老台北,對我而言是一趟很棒的旅程,做為生日禮物,是再適合不過了。不過這趟尚有許多地方沒有去到,或許下一趟能夠發現更多老台北的故事,不論是新、是舊,也不管是與世界接軌,還是傳統文化保存,在大稻埕總有許多都會人們早已遺忘,但卻又離自己生活如此接近的場景。

  不知道下次何時有機會,再見大稻埕風華。


[註1]感謝網友謝榮宗指正,該日演戲場所為永樂市場前廣場
2014.03.23


一、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大稻埕
2.記憶‧台北-大橋教會(原板隙禮拜堂)
3.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早期板隙教會(真理大學資訊)
4.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2011.09.18造訪
2011.11.13完稿

2 則留言:

  1. 版主,倒數第三、四張照片的位置是永樂市場前廣場,戲曲公園在歸綏街、重慶北路口。

    回覆刪除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