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中國甘肅省張掖市,連霍高速公路沿線
日期:民國九十九年七月二十日
性質:地理系考察-中國地形(帶隊老師:林雪美)
---------------------------------------
*高速公路旁的明代長城。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地球上最長的人工建築物,非中國的萬里長城莫屬,從小,也有許多的歌曲提到萬里長城,似乎在某種程度上,萬里長城已經可以說是漢族人的代表作,提到漢族的成就,就不得不提到萬里長城。漢族人建長城始於春秋時代,齊國、楚國都建有長城,但都以防禦其他強大的諸侯國為主要目的。戰國時期,韓、趙、魏、燕、秦等國亦築有長城,且除了各諸侯國間彼此防禦外,也開始抵禦北方的遊牧民族南侵。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大將軍蒙恬將遊牧民族逐出河套一帶,並連接戰國時期各國長城,萬里長城的名稱首度出現在史冊之上。西漢時期則是建長城最為積極的年代,西起大宛貳師城(另一說為陽關與玉門關(野地旅0276玉門關)),東至朝鮮首都平壤南部大同江口,全長超過萬里,是名符其實的萬里長城。隨後的北朝各國與金朝為了防禦北方民族,各自有修建屬於自己年代的長城。今日最為人所熟知的,則是東起山海關(另一說至遼東虎山),西至嘉峪關(野地旅0277嘉峪關)的明代長城。
在張掖所看到的長城並不像想中的雄偉或厚實,基本上還是以土磚夯土而成,並每隔一段距離就設了一個烽火台。我們所見的長城大部分都在河西走廊平原處,但有幾段則蓋上山嶺,雄據一方,頗有氣勢。在這一段,若只記得看「凸出地表」的長城,那就太可惜了,明長城的旁邊有個壕溝,是屬於漢代長城的一部份,漢長城在張掖一帶是以壕溝的方式出現,並非真正的城牆,明代長城蓋在漢代壕溝後方,自然成了一個「凹凸有致」的防禦工事,只可惜我們在高速公路上呼嘯而過,沒辦法仔細的看清楚,自然也沒留下什麼照片。
*明長城一景。
*烽火台。
*明長城遺跡與傾頹的烽火台。
*羊群現在在長城兩側吃草,已經不會有任何交通上的障礙了。
*長城在山扇面的前緣形成一道咖啡色的界線。
*現在的村落直接蓋在長城遺跡附近,此為峽口古城所在。
*峽口古城,是長城沿線的一個軍屯城池。
*呈面狀分布的遺跡,推測為一個軍隊營盤。
長城的防禦並不是線狀的,單一城牆雖可抵禦零星的騎射進攻,但對於有組織的大規模入侵則是稍嫌不足,明代便曾經有幾次北方遊牧民族拆牆入侵的紀錄;因此,長城防禦組織,其實並不是整個體系的最前線,大約在長城以北數百里的地方就開始設有崗哨,一路將戰情後送至長城,長城後方則有後勤支援、軍隊駐紮的兵營以及四通八達的道路,便於訊息的傳送與資源的補給,因此整個體系可以說是面狀的防禦體系,而且與邊疆地區的居民生活緊緊融合,形成特殊的邊塞文化。
然而,這道長城除了分隔不同的政治實體之外,更重要的是長城乃是文化的分隔線,而文化的分界則肇因於自然的分界線。在地形方面,長城大多是高原向平原過度的區域,大多是丘陵山地地區,這樣的建築位置一來是為了求天險,二來也可以利用到這些生產力最低的地方;而長城以北大多為草原氣候區,年雨量不多,大致在250公釐以下,產業上以游牧的方式為主,長城以南水量較多,在合適的區域則可以發展農業,因此,自然環境導致長城成為了種植業民族(漢族)與北方遊牧民族兩種社會的分界線,長城所在的地方位於氣候的過度帶,農牧皆宜,成為南北雙方都想爭奪的地盤。千百年來,雖然我們不時聽到歷史上有北方遊牧民族南侵,造成南方王朝的動盪不安(例如西晉五胡亂華、明朝土木堡之變等),不過整體而言,南方農業文化的勢力是向北擴張的,每當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後,習得了不少的農業文化,並在下一次敗退時將此文化的精髓、人才也帶回北方,遊牧民族在一次又一次的撤退中,看似「失我胭脂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息」,但其實隱約之中,遊牧民族的經濟與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質變、前進。
長城今日已經不再具有任何軍事效益,在文化與社會上的意涵已經遠遠超過往昔歷史的重要性,長城的課題也從如何蓋的固若金湯,轉變成為環境議題,如今長城沿線最常聽到的議題,大致上像是草場荒漠化等,正是因為其位於氣候、地形過渡帶,生態環境脆弱所導致的,因此,今日我們看到長城,或許可以用另一種環境的角度去認識它,而不再只是遙想當年的沙場血景。
一、參考資料
1.萬里長城的地理界線意義
2.維基百科-萬里長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