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4日

野地旅0374:小烏來風景區[桃園復興]


  *山間雲霧繚繞,豐沛的溪水流下小烏來瀑布。

  這是我第三次到小烏來。第一次,是大一升大二走北橫(野地旅0022北橫行第一天)時,順道進來小烏來風景區;後來大二時修課,沈老師也帶隊前來考察。小烏來風景區中最著名的,應該是氣勢磅礡的小烏來瀑布了,除此之外,還有風動石、龍鳳瀑布等。區內有兩條溪橫亙其中,北為宇內溪,南為義興溪,此二溪流的流域就是小烏來風景區的主要範圍。

  小烏來風景區現在正由築境景觀公司建設一些景觀設施,因此尚未正式對外開放,不過即將完工的懸空觀景台,將伸出小烏來瀑布旁,且有塊透明的強化玻璃,挑戰遊客們的心臟,想著就令人覺得興奮。小烏來瀑布屬於「支流懸谷瀑布」,此類瀑布是由於主支流下切的能力不同,而逐漸出現約有40公尺的落差。今日小烏來瀑布並不在主支流匯口,則是因為不斷的侵蝕後退所造成的。構成小烏來瀑布的帽岩層,是媽崗砂岩,質地十分堅硬,因而造就了高大的小烏來瀑布,瀑頂有瀑頂小湖,瀑底有瀑潭,瀑頂則有一顆巨礫,稱作風動石。


  *小烏來附近地圖。


  *風動石,後方即是小烏來瀑布的瀑頂小湖。


  *遠眺小烏來瀑布與宇內溪谷(左);小烏來瀑布下方的瀑潭(右)。

  我們這趟來主要目的仍是考察,只是從當年的學生,變成了助教。看的東西與當年大致相同,先觀察小烏來瀑布附近的岩層位態,包括走向、傾向和傾角,發現小烏來瀑布下游處有個背斜,實際上從地質圖也可以看到。

  除了看瀑布以外,也看看附近的地形。先是大漢溪對岸有一片平坦地,上面的聚落被稱為羅浮,是一個河階地,河階中央有個凸起的小丘,在地形上被稱為「離堆丘」。根據河階的研究推測,以前的大漢溪在羅浮附近流向由北轉西再轉北,形成一曲流,後來發生曲流頸切斷,因而原本在河流右岸的小山腳,變成在河流的左岸,好像離開原本右岸的山堆,因而被稱為離堆丘。


  *羅浮附近河階(咖啡色者)分布圖。


  *推測古大漢溪在羅浮的曲流狀態,後來曲流頸直接被切斷,而產生離堆丘。


  *從小烏來方向往羅浮河階眺望,照片右邊微凸的小丘就是離堆丘。

  此外,大家也注意到在羅浮河階與小烏來之間,宇內溪匯流口附近,有個小丘看似孤立,但實際上仍與南側的山體連接,此種地形稱之為「腱狀丘」,因其位置在主支流交會口,就好像人類的肌腱連接骨骼一樣而得名。腱狀丘的形成原因是由於主支流互相侵蝕小丘邊緣而形成,推測宇內溪可能原本是在腱狀丘南側匯流入大漢溪。比對地形圖可以增加此說法的確定性,因為該丘與對岸的羅浮階地海拔高度相當接近,因此這個小丘很有可能是原本大漢溪右岸的河階或者宇內溪的扇階,後來再被侵蝕下切成為現在所看到的凹下處,隨著地質構造的變動,才又改動流路成為今日的模樣。不過以上只是推測而已,若要證明這個說法,可能還要花很多功夫實地到這個丘與凹下的鞍部處,看看是否有河流地形的證據存在。


  *羅浮河階與小烏來瀑布附近地形圖。可以看到大漢溪右岸有個海拔高度約300公尺的小丘,即為腱狀丘,藍色虛線為推測的古流路。

  雖然這次來小烏來看得不多,而且有許多的東西是用「推測」的,不過還是學到不少解釋現象的方法,也算是挺有收穫。唯一可惜的就是小烏來瀑布的觀景台還沒蓋好,還無緣體驗這種萬分刺激的感覺(不過也因為還在施工,所以小烏來風景區暫停收費,也算是有一失必有一得吧),那就只好等著以後再來,就可以近距離的觀察小烏來瀑布囉。


一、參考資料
1.沈淑敏(1988),《臺灣北部地區主要瀑布群的地形學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楊貴三、沈淑敏(2011),〈地形篇〉,《臺灣全志‧土地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11.05.23造訪
2011.06.24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