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2日

野地旅0510:明經第龍田墅-曾家圍龍屋[屏東內埔]


  *曾家圍龍屋最大的特色,就是成排的房子圍成半圓形。

  講到客家傳統建築,除了在台灣常見的夥房之外,大家應該會馬上想到在福建西部,宛如磨菇或者飛碟的「福建土樓」,高大的土樓有圓有方,通常只開一個大門,並且有槍孔、注水孔等防禦設施,最著名的莫若南靖田螺坑的「四菜一湯」。客家人來台之後,並未將原汁原味的土樓帶來,或許是因為地形不同、建材取得不易等原因,在六堆的客家庄大多以合院式的夥房跟圍繞全庄的莿竹與柵門做為防禦之用。不過如土樓般的建築,在台灣也不是完全沒有痕跡,至少我們這次的重頭戲「曾家圍龍屋-明經第龍田墅」就有一點蛛絲馬跡存在。

  早年客家人在原鄉為了保衛村里,將從中原帶來的合院建築,融合了閩中、江西與兩廣地區原居民的圓形山寨建築特色,逐漸形成各式不同的建築。最初的山寨是建於山頭,並不適於建造方形的建築,因此採用圓形包圍頂部;後來隨著人數的增加,陸續出現垂直發展,超過一層樓的圍屋,成為我們所熟知的土樓(類似的建築還有土堡,型制較土樓多變)。客家人的夥房建築也帶給圍屋改變,許多在平坦地上的圍屋便蓋成了半圓形、方形的樣子。

  客家先民渡海來台後,因建材、工藝水準等緣故,並沒有將原本的圍屋形式完整帶來台灣,但是仍有少數圍屋出現,內埔曾家龍田墅就是一例。在正中央為一四合院形式,中間設有祖堂;合院外有三層半圓形圍屋,但與原鄉圍龍屋最大的不同是,客家原鄉圍龍屋是「連續一體成形」的建築,但龍田墅是一棟一棟獨立房舍,彼此相連成為半圓形,因此房舍與房舍之間,有許多三角形的畸零地。僅管龍田墅並沒有完全展現中國客家圍龍屋的形貌,但雖不中亦不遠矣,在台灣也算是相當獨特的案例了!在東勢鎮下城里、內埔的下樹山也有圍龍屋建築,不過規模並沒有龍田墅大。


  *祖堂後方的半圓形圍屋。


  *祖堂後方的化胎。


  *在兩層圍屋之間有水井,井位於圍龍屋之內,有助於防禦時水源不虞匱乏。


  *明經第祖堂,已改建。


  *龍田墅正面,入口處模仿客家聚落的柵門形式整建。


  *從外側可見龍田墅是許多獨棟房舍所拼接而成。


  *標準半圓形圍龍屋形式示意圖(引自維基百科-圍龍屋


  *龍田墅空照圖。(引自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和興村明經第曾屋夥房


  *從Google地圖的衛星影像上,俯瞰曾家明經第龍田墅的半圓形圍龍屋模樣,是由許多獨棟建築所構成。

  這次得以參觀龍田墅,還多謝本來就居住於該處(後搬離)的曾老先生親自帶領我們前往一觀。不過圍龍屋的形式從平面來看真的不容易,還是得從高處俯瞰為佳。曾老先生說先前圍龍屋西南側樓房正在建築、尚未有人入住前,曾有人從高處攝得整個圍龍屋的形狀。曾老先生後來介紹我們去同屬曾家人的一棟四層樓高的透天厝,由該戶主人帶領我們「爬上屋頂」,試圖看看圍龍屋的模樣,可惜前方樓房也蓋的高了一些,只能隱隱約約看到圍龍屋的一部份。不過,爬上透天厝的屋頂,是真的屋頂,最高處的鐵皮屋頂,真的是相當刺激又有趣啊!


  *從透天厝的鐵皮屋頂俯瞰圍龍屋的西北側,可見許多獨棟的房舍排列成圓弧狀。


  *照片左側為祖堂的位置,獨棟屋舍圍繞祖堂排列。


  *爬上鐵皮屋頂真的很刺激又很有趣啊!

  龍田墅建造至今已有百年歷史,不過隨著時光的演進,圍屋已有不少部分拆除、改建成其他屋舍,仍保持原格局的部份,也多有整建,讓整棟圍龍屋看起來很像是馬賽克拼貼而成,雖然不若一般歷史古蹟般讓人感受到歷史的厚重感,但也仍是相當可觀。今日曾家人大多不住在龍田墅內,曾租給附近的美和中學學生作為宿舍,現在只有極少數的人仍住在裡頭。儘管如此,若欲參觀龍田墅,還是應該要徵得曾家人與裡頭的住戶同意。

  這趟成功的遊歷了台灣最大型的圍龍屋建築,是本次屏東行的最大收穫。很巧合的,不久後老爸從中國帶回的中國地理雜誌中,介紹了閩中土堡建築(不是土樓,但外型頗為很類似,功能也相近),讓我對於這些建築在原鄉的模樣是更為嚮往,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到中國親眼看看圍龍屋、土樓、土堡建築,也算是一種文化溯源之旅吧。


一、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圍龍屋
2.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和興村明經第曾屋夥房
3.毛剑杰,2012,〈山野遗珠,盖世土堡闽中藏〉,中国国家地理,622:146-157。


2012.12.15造訪
2013.01.12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