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0日

野地旅0679:加灣祠、武士林祠與德其黎祠遺跡[花蓮秀林]


  *加灣祠參道與鳥居一景。

  甲午戰爭後,日本取得了台灣的統治權,並開啟了一連串日本化的政策,尤其是在南進政策確立之後,台灣成為了當時「內地延長」的目標,在語言、文化與宗教上,都有更進一步的同化政策,宗教部分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一街庄一神社」的政策實施,使得台灣成為處處有神社的地方。東台灣、以及當時的蕃地也不例外,在主要的原住民部落也多建有神社,這次就將造訪三處位於原住民部落的神社。

  首站造訪的是位於秀林鄉景美村的加灣(或稱卡烏灣)祠,稱之為祠而不稱為社,是為了避免與原住民部落的「社」混淆,加灣祠於昭和十三年(1938)鎮座,祭神包括開拓三神與平台之神,社格為社。參道通過今日的景美國小,而神社本體則位於國小後方的山蘇田內,還保留有不少遺跡,今年景美村的居民開始逐漸將神社遺跡整理出來,我們抵達時,整個神社拜殿基礎與本殿遺跡已經清晰可見,拜殿前的參道階梯也保存尚可,拜殿前的一方鳥居,昭示著此處為神域,神社規模不小,是在花蓮看過除了玉里社(野地旅0429玉里社)以外,遺跡保存較為豐富的神社。


  *景美國小校門口。


  *校門旁疑似手洗缽的物品。


  *參道改建的階梯。


  *參道的位置會通過一條清澈的水圳。


  *從停車場旁的農路繞進去,穿越檳榔林後往山蘇園走去。


  *加灣祠通往拜殿的參道,原階梯還有殘跡在。可看出整個神社所在的基礎是人工疊出來的,四周原是山蘇園,現在路已清出。


  *大致可看出神社拜殿基礎砌成三層。


  *神社鳥居,後方的空地為神社內苑範圍。


  *鳥居的龜腹保存良好。


  *內苑位置,再上一層應為拜殿,最後層為本殿。


  *本殿前,大致可看出人字砌的基礎工法。


  *本殿基礎,兩旁還有一些柱孔。


  *從本殿回望鳥居的方向。


  *四周的草叢中可找到一些玉垣殘件。

  由於加灣祠有當地居民的整理與維護,未來似乎還有其他維護或復舊計畫,因此加灣祠或許可以成為花蓮北邊的一處小景點。離開景美,繼續往北,來到秀林村,此處也有一座神社「武士林祠」,武士林祠始建於大正十三年(1924),但因神社偏遠、地勢過低加上失修,於昭和十二年(1937)遷至現址。由於武士林祠總督府的紀錄中並未被記載,因此也可能是類神社設施「大麻奉齋殿」。目前武士林祠的狀態,在先前清理過後似乎又繼續閒置,導致草木再度叢生,神社被藏在樹叢之中,還好並不深,目前仍存有神社本殿基座與石燈籠殘件。


  *位於秀林村南方,可能為神社參道的水泥道路。


  *水泥道路,此處應為原參道,距離蠻遠的。


  *水泥道路盡頭處的草叢,據說此處原有鳥居,現已拆除。照片正中央的樹叢即神社所在位置。


  *武士林祠,規模看起來似乎略小於加灣祠,若把草木除去,或許社殿基礎的規模也不小。


  *石燈籠僅存基座與竿,中間是神社本殿基座。


  *從神社本殿回望,可看到四個石燈籠殘件。

  離開武士林祠,繼續往北會經過崇德村,該處舊稱德其黎,後又改稱立霧。此處於日本時代建有德其黎祠,但缺乏相關文獻資料,因此也可能是類神社設施大麻奉齋殿。由於德其黎祠位於秀林鄉第六公墓內,這次和家人出遊就沒有再去找德其黎祠,而是拍攝了台九線旁崇德天主堂,門口有一對字德其黎祠移來的石燈籠。


  *崇德天主堂前的兩座石燈籠。

  探訪完這幾間花蓮北部的原住民區神社後,我們便沿著蘇花公路繼續往北,前往下一個預定地點。花蓮、台東地區的小型神社非常的多,這只是其中的三座,未來如果還有時間,再來一一揭開這些小型神社的神秘面紗吧。


  *加灣祠、武士林祠、德其黎祠石燈籠地圖。


一、參考資料
1.神社殘跡-カウワン(卡烏灣)祠
2.神社殘跡-ブスリン(武士林)祠
3.神社殘跡-タツキリ(德其黎)祠


2015.07.24造訪
2015.10.10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