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異域‧中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異域‧中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8月9日

野地旅0758:龍脊壯寨與梯田[廣西桂林]

  *龍脊梯田,是桂林境內除了喀斯特地形外,另一個著名的景點。

  經歷了十來天的廣西、貴州之行,終於接近尾聲了,最後一個大景點來到了位於桂林北方不遠處的龍勝縣;早在十幾年前下巴第一次造訪中國,便是來到桂林,但那時正值桂林的雨季,靈渠與灕江溢堤、四處淹水,桂林到陽朔原本要搭三小時的遊船,也因為水又大又急,只搭了兩個小時,在大雨之中,便捨棄了北邊的龍勝縣。龍勝縣以滿山遍也的梯田景觀聞名,地形環境與一般人所認知的桂林山水大不相同,於是這次就前來龍勝,一掃當年的遺憾。

2017年8月2日

野地旅0757:三寶侗寨、述洞侗寨與風雨橋[貴州黔東南]

  *述洞侗寨街道一景,是一個仍保存著侗族人生活的村寨。

  這一年的廣西、貴州之行,已經經歷過了壯族、苗族、漢族的村寨,沿途也看到一些布依族、瑤族的風光,接下來,在貴州省黔東南州境內,即將造訪的是另一個少數民族侗族。原本我們並沒有仔細安排侗族地區的行程,只是安排了要在榕江縣過一夜,榕江縣城不遠處有一個號稱「天下第一侗寨」的三寶侗寨,去走走看看也就做數,儘管西江千戶苗寨(野地旅0757西江千戶苗寨與大塘新橋苗寨)這個「天下第一苗寨」已經讓我們倒了不少胃口,但難得來此,還是去看看吧。

2017年7月23日

野地旅0756:西江千戶苗寨與大塘新橋苗寨[貴州黔東南]

  *依山而建的大塘新橋苗寨,以及寨中最低處的水上糧倉。

  看完了漢族人聚居的雲峰屯堡(野地旅0755雲峰屯堡)後,我們將目標放在貴州省境內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也就是苗族身上。在貴州境內最著名的苗寨景點,非西江千戶苗寨莫屬,景如其名,正是因為它戶數最多,規模最大,所以成為大家遊覽的目標。從安順市開車到黔東南州凱里市也要好幾個小時,抵達西江附近時天色已晚,雖然許多旅遊網頁都介紹可拍攝西江千戶苗寨的夜景,但只為了個夜景去提早買票、排隊、搭車,還是顯得慵懶,於是我們決定先在景區外頭住一晚,隔天早上再進去。

2017年7月22日

野地旅0755:雲峰屯堡[貴州安順]

  *雲峰屯堡的張家碉樓與一旁的巷弄,是石灰岩組成的灰白世界。

  在雲南、貴州等中國西南地區,一般大家所想到的,就是為數眾多、形形色色的少數民族,最常聽到的大概是苗族,光是苗族之中,又有多種族群的分別,像是白苗、黑苗、短裙苗......等,所以整個中國西南地區真的是民族大雜燴,不過,這天來到了貴州省安順市境內七眼橋鎮的「雲峰屯堡」,卻是不折不扣的「漢族」聚落。

2017年7月2日

野地旅0754:馬嶺河峽谷瀑布群[貴州黔東南]

  *馬嶺河峽谷是一條鋸切型峽谷,兩岸有為數眾多的支流懸谷瀑布。

  當我們還在慶幸前一天傍晚,在萬峰林(野地旅0753興義萬峰林)選到了好光影、只下了五分鐘的雨,隔天才要前往馬嶺河峽谷的時候,雨就下個沒完沒了了。面對完全沒有停止意思的雨勢,我們也只好安慰自己是要去看瀑布,下雨水就多,可能會比較壯觀吧,於是仍依照原訂計畫,前往馬嶺河峽谷一觀。

2017年7月1日

野地旅0753:興義萬峰林[貴州黔西南]

  *興義萬峰林景區,有著綿延無盡的錐丘地形,以及平坦的河谷和隱藏在河谷中的滲穴。

  離開晴隆縣後,我們繼續驅車往預定的方向前進,也就是前往貴州省西南部最後一個大城市「興義市」。在興義近郊,有兩個主要的景點,其一是萬峰林,其二是馬嶺河峽谷。考量時間已經比較晚了,太陽西斜,馬嶺河峽谷拍起照來可能比較暗,於是決定先前往萬峰林景區。

2017年6月26日

野地旅0752:抗戰公路二十四道拐[貴州黔西南]

  *抗戰公路二十四道拐景觀。

  在台灣尋找旅遊景點,透過Google Earth看大家上傳的照片,此時突然發現有一處地方公路呈現非常扭曲的模樣,其彎曲程度與台灣北宜公路、北橫公路棲蘭段相比,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拍攝處的視野非常好,讓我也心生親自拍攝的念頭。後來一查,此處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晴隆縣近郊,已經開發成為「史迪威公路-晴隆二十四道拐」景區。

2017年5月20日

野地旅0751: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貴州安順]

  *關嶺化石群地質公園內的魚龍化石。

  在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住了一晚後,準備要前往一個比較少旅遊團的景點,也就是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這個地質公園以「魚龍」和「海百合」化石最為著名,但公園位處於關嶺縣與晴隆縣的正中央,並無高速公路通過,且四周沒有比較近的景點可搭配,所以遊人並不多。我們一大早從關嶺縣城出發後,大約開車1個多小時,便抵達了地質公園。

野地旅0750:三層滴水灘與紅崖天書[貴州安順]

  *紅崖天書,真的是完全看不懂的天書啊!

  離開人擠人的黃果樹瀑布群(野地旅0749黃果樹瀑布群)後,按照原定計畫往西邊的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前進,從黃果樹鎮前往關嶺縣,可以走G60高速公路,走平面道路G320國道雖然繞了一點路,卻可以沿著壩陵河谷走一段,好好看風景,所以我們在不趕時間的狀況下,決定走平面道路。

2017年5月19日

野地旅0749:黃果樹瀑布群[貴州安順]

  *黃果樹大瀑布一景,豐沛的水落下懸崖,又激起水花向對岸飄去。

  在貴州省,有相當多的少數民族景點,以及石灰岩岩溶地形景觀,但真的是所有旅遊者都會前往的必遊景點,大概非「黃果樹瀑布」莫屬了吧。黃果樹瀑布號稱全中國境內最大、最壯觀的瀑布,我們一家人也慕名而來。前一天先住在黃果樹鎮上,售票處對面的商店街裡,這邊有點吵鬧,但儘管是旅遊旺季,房間也還有剩,隔天只需要過條馬路,就可以買到門票。

2017年4月15日

野地旅0748:格凸河風景區[貴州安順]

  *格凸河景區的燕子洞內部一景,步道是條水上浮橋。

  離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樂業縣後,我們按既定行程往北前進,往遠近馳名的格凸河景區去,結果跟前一天一樣遇到下大雨,但行程已經落後一日,不想再落後下去,因此決定繼續驅車往貴州省境前進。運氣不錯,一路上雖有小規模落石,但都不影響交通,終於跨越洪水河,進入貴州地界。沒想到才進入貴州沒多久,就遇上邊坡滑落的泥土覆蓋了道路,導致雙向交通堵塞,這一堵,差不多一個小時就過去了,一開始還有些人努力徒手挖開一條單向通道,但因為泥土含水量實在過高,很快又把挖開的路給掩埋了,直到最後,終於有鏟土機具到來,幾秒鐘就解決了,科技真是厲害。

2017年2月15日

野地旅0747: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大石圍天坑群

  *大石圍東峰埡口一景,左側陡直崖壁就是大石圍天坑崩落的邊緣。

  費盡千辛萬苦,繞了百來公里的路,終於來到樂業縣,我們決定省點時間,不住在縣城,而是直接到預定目的地「大石圍天坑」景區尋找住宿的地方。根據網路資料,大石圍天坑景區入口有做餐飲與住宿的業務,不過到了現場,住宿已經只剩下一個單人標準房,我們家三人當然是住不下,於是解決了肚皮的問題後,按著服務員的資訊,我們前往不遠處另一個景區「穿洞天坑」附近的梅家大院。

2017年1月30日

野地旅0746: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布柳河仙人橋[廣西河池]

  *布柳河仙人橋,其規模宏大,果真是只有仙人才蓋得出來啊!

  離開岩溶地質博物館(野地旅0745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岩溶地質博物館)沒多久,天空就降下傾盆雷雨,我們原定要從鳳山縣走省道轉縣道,直接向北前往鳳山、樂業兩縣城之間的布柳河仙人橋景區,但才離開縣城幾公里而已,盤山道路上處處小規模崩塌,我們很擔心自行開車的安全性,而且鳳山與樂業間沒有其他較大的城市了,雨勢越來越大,最終決定原路向南折返回到巴馬瑤族自治縣,去走高速公路,晚上先住在百色市,隔天再前往布柳河與樂業縣,這一繞,行程可是多了百來公里。

2017年1月27日

野地旅0745: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鳳山岩溶地質博物館[廣西河池]

  *岩溶地質博物館,本身位於一個大型地下河谷裡。

  離開三門海(野地旅0744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三門海景區)後,我們依照計畫繼續往北,要前往整個世界地質公園中最著名的景點「樂業天坑群」,途中經過鳳山縣城,順道吃午餐。鳳山縣之名,猜測可能跟城鎮北方那如同鳳凰展翅般的大峭壁吧,峭壁下有個頗大的溶洞,有河流出並貫穿整個縣城,於是打定主意,吃完午餐後要來此看看。

2017年1月14日

野地旅0744: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三門海景區[廣西河池]

  *三門海景區,搭乘小舢舨去參觀美麗的景色。

  離開七百弄(野地旅0743七百弄國家地質公園)地區後,沿著岩灘水庫、盤陽河畔來到巴馬瑤族自治縣住一晚。隔天一早,繼續沿著盤陽河谷往上游前進,目標是在往鳳山縣路上的三門海景區。從許多雜誌跟網路訊息上看,三門海景區位於伏流流出地表處,在錐丘峰叢之間,景色優美,而且可以搭小舢舨進入一小段伏流,所以才在巴馬到鳳山間的眾多景點中,選定了三門海。目前三門海景區屬於「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的一部分,其他景區包含了樂業天坑群、布柳河仙人橋、地質博物館等部分。

2017年1月7日

野地旅0743:七百弄國家地質公園[廣西河池]

  *天下第一「弄」,是個周圍與中央落差超過600公尺的超深窪盆。

  離開地蘇河流域(野地旅0742地蘇河流域)後,我們繼續朝著既定目標前進。接著要前往的是河池市大化縣境內的「七百弄國家地質公園」。在從臺灣出發之前,對岩溶地形的想像就是像桂林、像九寨溝(野地旅0389此景只應天上有-九寨溝(上)0390此景只應天上有-九寨溝(下)),都有個很重要的景觀元素,那就是「水」。在過去的印象中,岩溶地形自然跟水脫不了關係,但七百弄這個地方,同樣是石灰岩分布區域,卻因為窪盆遍布的關係,地表幾乎沒有天然的水體,形成了非常獨特的景觀,因此決定要開車穿越這一片窪盆區,體驗一下不同的感覺。

2017年1月6日

野地旅0742:地蘇河流域[廣西河池]

  *地蘇河流域中的「九靈天窗」一景,天窗水潭上有名釣魚翁。

  跟前幾年一樣,2016年也挑了十來天進行家庭出遊,這次地點選的是廣西與貴州的岩溶地形區。岩溶地形顧名思義,就是岩石遇到水會像溶解般不見,這類地形可以出現在許多不同的地質區,但分布最廣泛、最知名的,當然就是石灰岩(喀斯特)區域了。中國西南部從四川、重慶到貴州、廣西、雲南、廣東,分布著面積廣大的石灰岩區。

2016年7月16日

愛玩地圖:南沙群島島礁權利劃界示意圖

  *南沙群島島礁權利劃界示意圖。本圖有諸多假設,並非目前實際狀況按此連結可下載原圖

  台灣時間7月12日下午,由菲律賓所提出的南沙群島權利仲裁案結果出爐,判決結果認為,中國與台灣所主張的南海九段線(十一段線)違反《海洋法公約》精神而無效,包括太平島在內的所有島礁均不得主張200浬專屬經濟區,且否定了因為軍事因素而加固的島礁主張專屬經濟區的地位。判決結果一出,菲律賓政府表達歡迎,中國方面則是主張不承認、不接受、不執行。台灣各界譁然,總統府也發表聲明不接受仲裁結果,一時之間各方評論盡出,主要說法是此判決結果損害了台灣在太平島海域的歷史性權利,以及變相判決太平島為礁會損害台灣漁民的經濟權益。

2016年2月13日

野地旅0703:巴里坤大草原[新疆哈密]


  *巴里坤近郊與天山北坡一景。

  在新疆的倒數幾天,反正閒著也沒事,就繼續開車從吐魯番(野地旅0702交河故城)往哈密的方向並住一晚,在哈密,只造訪了曾經去過的回王墳(野地旅0272回王墳)。隔天一早,因為不想走回頭路,查了地圖之後,決定往北第四次穿越天山山區,再走天山北側的公路回到烏魯木齊。哈密北邊有S203和S303兩條省道可以穿越天山,我們選擇了較東邊、路程稍遠的路,途中會經過「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然後再往北,前往巴里坤大草原。

2016年2月8日

野地旅0702:交河故城[新疆吐魯番]


  *交河故城內的居住區,以及遠方的東北大寺。

  距離離開新疆的日子還有幾天,雖已經開車去過了帕米爾地區(野地旅0689 G314中巴公路),二度穿越天山,又幾乎把北疆準噶爾盆地給繞了一圈,不過既然還有時間,我們決定第三度跨越天山地區,前往我在幾年前曾造訪的故地吐魯番(野地旅0269吐魯番舊城區)。一般人到吐魯番,不外乎是造訪坎兒井(野地旅0266坎兒井)、火焰山(野地旅0270火焰山)或者葡萄溝(野地旅0268葡萄溝)等知名景點。其實吐魯番地區的景點非常的多,當中有兩處古城特別值得一遊,其一,是玄奘曾講經說法的高昌國古都「高昌故城」(野地旅0271高昌故城),目前還保存有玄奘講經堂等建築;另一個古城,則是以易守難攻聞名的「交河故城」。由於上一趟到吐魯番來,並未造訪交河故城,因此便把交河故城當成這一次吐魯番之行的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