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台南縣市(台南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台南縣市(台南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1月27日

野地旅0774:柴頭港河道地形調查[台南北區永康]

  *柴頭港溪兩岸已經都市化了,但還是有很多微地形變化可探討。

  進入博士班以後,研究的地形從山區河道進入平原河道,開始探討一些不太一樣的地形景觀。累積經驗的結果,是越發了解臺灣的平原其實並不如想像中的平坦。事實上,河流所形成的氾濫平原,本身就有些微的高低起伏,這些起伏可能在數公尺之內,大範圍來看很難察覺,但微觀而言,這些起伏都可能顯現著一些淹水災害的潛勢差異。也因此,探討這些微地形也是很有趣的。

2017年10月29日

野地旅0766:善化牛墟與老街[台南善化]

  *善化牛墟。

  前一天去了現存三大牛墟之一的北港牛墟(野地旅0765北港老街區史蹟巡禮),但沒查好時間所以撲了個空,於是和伊真計畫隔天要真的去找個牛墟來逛,順便慶祝一下伊真生日。預計前往的日子是25號,經查之後是輪到台南的善化牛墟開市,於是就在善化附近落腳,準備隔天一早去逛逛牛墟。

2016年10月30日

野地旅0738:新化老街[台南新化]

  *新化老街西側街屋,精彩華麗的立面一景。

  結束了三天的日月潭之旅(野地旅0736水力電氣工事系統0737日月潭之抽蓄水力發電廠)後,藉著要送怡文回家之便,和伊真來到計畫已久,被許多愛好者評為「台南最美老街」的新化老街。新化老街以目前的中正路為主幹,北起新化街役所,南至新化武德殿,四周被多間頗具規模的廟宇包圍,是一個信仰與產業機能都很完善的老市街。

2016年7月12日

野地旅0719:再訪北頭洋飛砂崙[台南佳里]

  *位於台南市佳里區的飛沙崙,是一個古沙丘地形。

  睽違三年多,又來到台南佳里區的沙丘,這次是帶著伊真一起來探尋西拉雅族的痕跡。大約五年前,就曾和老爸、老媽一起來到這個名為「北頭洋」的地方(野地旅0342北頭洋慶長宮與立長宮),見證地方信仰從西拉雅的阿立祖,逐步轉移到漢人的觀音佛祖,也象徵著這片土地的居民,有著明顯的族群變化與文化同化或涵化。

2016年6月29日

野地旅0718:烏山頭水庫[台南官田]

  *烏山頭水庫的八田與一塑像和八田夫婦墳墓。

  幾天前,才去參觀了湖山水庫(野地旅0713湖山水庫蓄水區岩層剖面),這是個建造在丘陵地區的離槽水庫。才隔沒幾天,就和伊真造訪了台灣西南部另一個建在丘陵區的離槽水庫,也是台灣歷史上最重要的近代水利工程之一,這就是烏山頭水庫。烏山頭水庫位於台南市官田區,是嘉南大圳的主要水源,因此也是台灣西南部平原,能從缺水的莽原地帶搖身一變,成為阡陌縱橫良田的主要建設之一。

2015年6月28日

野地旅0654:陳劉二古宅[台南柳營]


  *劉家古宅旁的洋樓正門,久未有人清理,頗有蒼涼之感。

  又是一趟意外的旅程,結束了在大內的史蹟搜尋(野地旅0653大內史蹟群)後,要開始驅車北上,雖然天色漸暗,但在行駛國道三號時,和伊真閒聊到四年前外埠教學參觀,在台南鐵線橋(野地旅0239鐵線橋)遇到神蹟的故事,便想帶伊真前往這個古老的聚落走走。途中經過柳營,忽然見到路旁一間極為精美的古宅,便下車一觀。這一看,才發現柳營原來也是頗為精彩,於是決定下次再去鐵線橋了,先用天色全暗前的半個小時,走馬看花式的逛逛柳營。

2015年6月26日

野地旅0653:大內史蹟群[台南大內]


  *大內公學校校內神社遺跡一景。

  離開精采絕倫的大地谷(野地旅0652大地谷)之後,思索著要去哪裡走走,地圖上有幾個未曾造訪過的鄉鎮,如山上、大內,原本要前往山上水源地(被選為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但內部似乎還有人在上班,大門深鎖,於是便直接轉往大內,探尋已在訪查名單中許久的大內公學校校內神社。

2015年6月14日

野地旅0652:大地谷[台南南化]


  *大地谷一景,很難想像這樣雄偉的峽谷,大多數時候是在水庫庫區中。

  好幾年前就聽說,在台南的南化水庫中,有一處雄偉的令人訝異的峽谷,被稱作「大地谷」。南化水庫於民國八十二年建成蓄水後,大地谷每年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因為水庫的隔離而無法造訪,不過「受惠」於台灣西南部冬半年那明顯的乾季,南化水庫水位會在春季時降到最低點,那時,我們就可以徒步跨越庫區,前往一窺秘境。

2014年5月8日

野地旅0593:月津港歷史街區[台南鹽水]


  *鹽水聚落內最著名的建築,被遊客們票選為歷史建築百景之一的八角樓。

  台南地區是除了原住民以外,台灣最早開發的區域,除了府城,鄰近的幾個聚落也都相當的有看頭,大的如學甲、麻豆等,小的如佳里興(野地旅0514佳里興震興宮)、鐵線橋(野地旅0239鐵線橋)這些地方,處處充滿了歷史文化氣息。而位於今日台南市北側的另一個較大的聚落鹽水,其豐富的文化氛圍,自然也不在話下,甚至曾有過一府二鹿三艋舺,緊接著四月津(鹽水)的稱呼呢!

2013年11月12日

野地旅0563:林百貨[台南中西]


  *台南林百貨的外觀,穩重之中又帶有許多變化。

  暑假前,透過新聞媒體得知台南的「林百貨」整修完成,將開放一段時間參觀,我便開始盤算到底何時可以抽空到台南去,一來看看這個日本時代繁華象徵的真面目,二來林百貨頂樓有我關注多時的「屋頂神社」。終於,在八月中時能擠出時間前往台南,一探究竟。

2013年2月8日

野地旅0515:營頂庄外營系統[台南佳里]


  *營頂庄外營系統之中最特別的「天營」。

  離開佳里興震興宮(野地旅0514佳里興震興宮)之後,繼續往書上所寫的地點前進。我是在北門高中圖書館中,看了黃文博所寫的《南瀛五營誌》這本書,書中竟說佳里北邊的「營頂庄」有多達25個外營,遠超過一般聚落的「外五營」數目,於是心生好奇,想要前往一探。根據黃文博所寫,沿台19線開往營頂庄北側的圳道旁,找到位於「大圳角」的外營營房。

2013年2月3日

野地旅0514:佳里興震興宮[台南佳里]


  *震興宮內精美的剪黏、交趾陶裝飾。

  兩個月內二次造訪台南佳里,除了將上次造訪北門神社(野地旅0505飛番墓與北門神社)還缺少的一些照片補齊以外,當然也要找些新的地方走走,才不枉費這次專程開車下來。在北門高中圖書館翻了翻書,最後決定往北走,途中先經過了一個小聚落,名為「佳里興」,這裡有一間美輪美奐且相當有歷史的廟宇「震興宮」,於是便將車子停在宮前廣場,一探究竟。

2012年12月18日

野地旅0505:飛番墓與北門神社[台南佳里]


  *飛番程天與墓。

  藉著南下至台南市北門高中之時,查了一下地圖,看看是否有什麼值得一看的地方。去年二月,曾經和家人驅車經過佳里北側的北頭洋文化園區,並參觀了祭拜西拉雅族阿立祖的「立長宮」(野地旅0342北頭洋慶長宮與立長宮),得知此處曾為西拉雅族蕭壟社故地,而在中學歷史課本仍為國編本時,曾看過的「飛番傳說」便是發跡於蕭壟。因此這趟出發前,特地想找一下飛番墓的所在。

2012年6月2日

野地旅0453:府城史蹟速讀[台南北區、中西]


  *赤崁樓文昌閣一景。

  離開安平(野地旅0451安平古堡與西洋建築群野地旅0452安平歷史聚落)之後,搭車來到台南市中心,這裡的史蹟密度不輸安平,從小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從開基天后宮鑽個小巷子,出來就到了開基武廟,這種在小巷子中尋找寶藏的感覺,深深影響了我現在在都市中喜歡鑽巷子的習慣。這次造訪的史蹟主要是在台南市中西區,時間有限,還有許多想去的地方未能造訪,也就留待下次吧。

2012年5月31日

野地旅0452:安平歷史聚落[台南安平]


  *安平一處三合院建築與劍獅照壁。

  接續上一篇(野地旅0451安平古堡與西洋建築群),來看安平其他吸引人的地方。西元1624年荷蘭人建立城堡後,便在東側規畫市街,居民以漢人為主,是台灣本島最早的漢人聚落之一,古聚落的特色就是巷弄狹窄而彎曲,這也是我最喜歡的地方,總是在這些巷弄中穿梭自如,一過轉角又是一個歷史的驚喜。民國九十七年台南市政府完成了七十餘間老屋的整修,安平被登錄為臺灣的第一個「歷史聚落」!

2012年5月29日

野地旅0451:安平古堡與西洋建築群[台南安平]


  *雀榕的根部隨著時光偷偷的伸入德記洋行倉庫,緊緊抓住厚重的歷史。

 「想起情郎想自己,不知爹親二十年,
  思念想欲見,只有金十字,給阮母親做遺記,
  放阮私生兒,聽母初講起,愈想不幸愈哀悲,
  到底現在生亦死,伊是荷蘭的船醫。」
《安平追想曲》 詞:陳達儒 曲:許石

2012年5月15日

野地旅0450:億載金城[台南安平]


  *億載金城內翠綠的草皮,早已沒有當年練兵場的肅殺氣氛。

  到過台灣的文化之都府城台南數次,卻每每只是走馬看花,真要我說出這個漢人在台最早落腳之處有什麼獨特,也還真一時半刻說不出來,對台南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中小學時代的社會科課本上,有關鄭成功逐退荷蘭人等片段而殘缺的歷史記憶。億載金城也在這段記憶中,大概依稀知道是沈葆楨蓋的、與日軍牡丹社事件攻台有關,喔對了,還有那張億載金城入口的照片。以上這些記憶都讓我湧起「莫名的」愛國情操,當時的教育可算是真的成功,套個中國方面的說法,億載金城應該列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註:中國將一些效忠政府、報效中國的史事史蹟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例如野地旅0267蘇公塔)!

2011年4月9日

野地旅0343:慈濟宮的藝術饗宴[台南學甲]


  *學甲慈濟宮三川殿,古樸而華麗。

  說到學甲的名勝古蹟,不可不提的就是慈濟宮了。慈濟宮的創建年代不詳,根據昭和四年(1929)的慈濟宮沿革碑記以及《諸羅縣志》記載,為康熙四十年(1701)時,所建立;另外日本時期所著之《學甲庄鄉土誌》則稱慈濟宮為嘉慶十一年(1806)年所建;另外在民國時期所編纂的《台南縣志》,以及民國七十二年學甲白礁宮碑記中則記載為清乾隆時期所建造。無論何者,都顯示出了學甲慈濟宮的歷史悠久。

野地旅0342:北頭洋慶長宮與立長宮[台南佳里]


  *一口檳榔祭阿立祖,千壺淳酒念先住民-北投開基傳蕭壟社。

  臺灣原住民除了為人們所熟知的高山族十三族外,尚有幾支已經幾乎徹底漢化的民族,這些民族大多被我們統稱為「平埔族」,意思即是住在平原地區的原住民族,常聽見的包括以台北盆地為主要分布地的凱達格蘭族、以蘭陽平原為主要分布地的噶瑪蘭族,以及分布在台灣西南部平原區的西拉雅族等。而這次造訪的北頭洋地區,即是以前西拉雅族蕭壟社所在之處。

2011年3月20日

野地旅0339:二寮、草山月世界與308高地[台南左鎮、高雄內門]


  *草山月世界,一個造型獨特,荒涼中卻又帶著生機的地方。

  月世界,在台灣是惡地地形的代稱,所謂惡地(bed land),指的是岩層容易受到雨水沖蝕,極不穩定而導致植物難以在上面生長的地形,在惡地地形上,不論是天然植被或者人為種植都相當的困難,岩層也因為強烈的沖蝕作用而裸露出來,灰白色的泥岩層看起來就像是月球表面一般,所以被稱作月世界。在台灣,最有名的便是田寮月世界和這次造訪的草山月世界,另外在台東也有利吉惡地(野地旅0155利吉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