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弄」,是個周圍與中央落差超過600公尺的超深窪盆。
離開地蘇河流域(野地旅0742地蘇河流域)後,我們繼續朝著既定目標前進。接著要前往的是河池市大化縣境內的「七百弄國家地質公園」。在從臺灣出發之前,對岩溶地形的想像就是像桂林、像九寨溝(野地旅0389此景只應天上有-九寨溝(上)、0390此景只應天上有-九寨溝(下)),都有個很重要的景觀元素,那就是「水」。在過去的印象中,岩溶地形自然跟水脫不了關係,但七百弄這個地方,同樣是石灰岩分布區域,卻因為窪盆遍布的關係,地表幾乎沒有天然的水體,形成了非常獨特的景觀,因此決定要開車穿越這一片窪盆區,體驗一下不同的感覺。
七百弄的地名非常特殊,「弄」字原本應該是「上山下弄」,但電腦打不出來。弄字的意思在壯族語為「石山間的平地」,在地形上,整個七百弄地區是峰叢為主,峰叢之間出現數量眾多的落水洞,並在數百萬年的地形演育下,落水洞逐漸擴大變成窪盆,而因為此處峰叢地形大概還處於地形輪迴的壯年期,錐丘高度大且密集,故形成了許多非常狹小的窪盆,依外型可稱為「漏斗形窪盆」,與另一種淺碟型窪盆區分。
目前七百弄地區的居民以瑤族支系布努瑤為主,但人口數量極少,主因是生活環境太過惡劣。在七百弄地區,平地極少,且缺乏地表水,只能仰賴天水(降雨)蓄水,此處的降水很快地就會下滲,並在地底形成目前中國境內已知最大的伏流水系,並向東南流成為地蘇河的水源。因為峰叢密布對外交通極為不便,加上環境因素,所以這裡長久以來是廣西境內的「一級窮鄉」,環境負載力低。清光緒年間此區都還是由當地土官治理,光緒三十年(1904)此地才實施改土歸流,將此區域分做七個「百團」行政區,分別為百弄昧團、百弄甲團、百弄水團、百甘庖團、百拉雅團、百戈香團以及百弄雞團,這七個百團後來合稱「七百弄」。這些百團下的自然村地名,通常就稱作「弄」,例如弄向、弄牙、弄黃、弄灶......等,非常有趣。
儘管七百弄地區居民生活非常貧困、封閉,但這裡的地形景觀資源卻是非常獨特的,如此密集且相對高差大的窪盆區域,在這個世界上並不常見,因此在2009年設置了國家地質公園,2011年核定為3A級景區,目前主要旅遊的方式是免費自駕,較多人去的地方包括「天下第一弄」、「千山萬弄觀景台」等。目前正在建設當中,或許過一陣子就要開始收門票了吧。
*七百弄附近地圖。
我們從地蘇河流域往北,經過一處名為「上街」的小聚落後,開始看不到任何的天然地表水,大概從那時開始,就進入了七百弄峰叢窪盆密集區。從衛星影像上來看,七百弄地區的峰叢雖多而密,但整體地表可以看到西北-東南向較明顯的山谷,以及東北-西南向與大山谷相交的小山谷,推測這樣的地表狀態可能是石灰岩受擠壓後,所產生的節理弱面區域。峰叢就這樣被節理切割成一區一區的,而在這一區區之中,遍布著大小不等的窪盆。聚落大多分布在窪盆的邊緣,這樣下大雨時才不會因窪盆中央匯水而被淹到,窪盆中央較為平坦,成為此處的主要耕作地,作物以耐旱的玉米為主,窪盆邊緣也會開闢梯田,以增加耕作面積。
*上街聚落附近的大山谷。
*窪盆邊緣的坡地上通常會有少量住屋。
*窪盆盆底平坦,會種植玉米等耐旱作物。
*盆底的玉米田。
*為了有效利用土地,窪盆邊緣還會以石灰岩塊砌成梯田。
新闢的公路,大多穿梭在窪盆旁的半山腰上,這樣才能跨越窪盆間的鞍部,所以開車在七百弄地區,感覺就是不斷地跨越一個又一個山間小盆地,數量之多,令人驚訝;更令人驚訝的是,儘管居民不多,但每個窪盆裡面幾乎都有農田耕作。這可能得利於後來當地政府的扶貧措施,也就是在窪盆周邊山腰上興建許多人工蓄水池,解決在不下雨時的灌溉問題。越往七百弄的中央區域,這些窪盆更顯得遺世獨立、錐丘更為高聳,根據官方資料,此處的錐丘平均高度超過海拔800公尺,核心區約可達1000公尺,據統計約有2566個窪盆,每平方公里約有5.28個窪盆,可見其密集程度。窪盆與四周錐丘山頂的相對高差,最大的有超過500公尺,平均也應該有上百公尺,景觀多變、破碎、複雜。
*地方政府建設的蓄水池(左);公路大多在峰叢半山腰,再有小路蜿蜒進入窪盆中(右)。
*窪盆內的生活。
*偶爾出現大山谷,就沒有窪盆的感覺了。
*窪盆內偶爾可見這種架高的建築,應該是當地瑤族的民居。
*窪盆大多很深,四周有高聳的峰叢,公路從峰叢間的鞍部通過。
*在窪盆中最經典的景觀,就是圓形的梯田,梯田中央可能有落水洞。
車子開了許久,也不知道經過了多少個窪盆,看到一個指標寫著「天下第一弄」,於是就驅車轉了過去。天下第一弄指得是這個窪盆的相對高差超過600公尺,弄底有一個聚落名為甘房峒,並向有著一條東北-西南向的窄谷延伸。公路旁有觀景台和步道,可以登上一座錐丘頂端俯瞰四周,一時興起,就爬上去瞧瞧,這錐丘的陡真不是蓋的,每一階階梯高度都超過30公分,步道距離不過百來公尺,就已經汗流浹背、氣喘如牛了。在天下第一弄觀景台前,有一個1400階的階梯通往甘房峒,但看這直上直下的階梯,剛剛的熱汗,瞬間變成了冷汗,還是不要下去比較好。
*天下第一弄,底下的幾棟房子就是甘房峒聚落所在。
*拉長鏡頭,看看天下第一弄底的模樣。
*登上錐丘的步道(左),直通甘房峒的階梯(右)。
看了太多窪盆,不知不覺太陽慢慢西斜,距離我們今晚預定停留的巴馬縣城還很遠,所以另一個知名步道「千山萬弄」就捨棄了。不過光是開車在公路上,看著窪盆各個角度的光影變化,配上有點枯黃的玉米桿,真的是極有鄉村風情。在這個地形條件嚴苛、地質成分不佳、水文條件可說全無、交通運輸條件也不好的地方,看到這樣的農村景色,也只能讚嘆此處瑤族人的生存毅力。不久後,終於抵達七百弄國家地質公園的入口。
*這些弄的梯田在陽光照耀下,非常美麗。
*非常具有藝術價值的弄底圓形梯田。
*有時弄內也有起伏,梯田形狀也就多變。
*高聳的峰叢,在斜光光影下特別美麗。
*峰叢與窪盆。
*此為七百弄國家地質公園入口的山谷,不注意看還以為是冰河地形的U形谷。
*公園道路在此蜿蜒下山,準備離開七百弄國家地質公園。
出了還沒蓋好的地質公園大門後,沿著912縣道繼續北行,這條縣道大致沿著一條乾谷前進,乾谷的兩側從衛星影像上來看,是完全不同的地形景觀,乾谷東邊是七百弄地區的高聳峰叢,西邊則是跟台灣比較相像的大範圍山體,可能在地質上有所差異吧。北行不久後,開始出現大片的水域,這片水域是岩灘水庫的庫區,被譽為「工程界的奇蹟」,畢竟要在處處縫隙、落水洞的石灰岩區建設水庫蓄水,其工程之浩大,可以想見。在這裡,又脫離了七百弄的乾燥農村景觀,但也不像是地蘇河流域的水田景色,而更像是沿海地區的魚米之鄉。在水庫庫區,可以看到許多船隻、養殖箱網等,要不是背景仍是峰叢錐丘,不然還真要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在海邊了!
*公路經過乾谷,左邊(西側)的山體較為完整、大面積,坡度較緩,右邊的山體則仍是錐丘的形態。
*岩灘水庫庫區一景,可見處處有漁業設施。
*跨越岩灘水庫的大橋一景。
*岩灘水庫與峰叢。
這一路上,也看到少許地方人文特色,例如此處的窪盆如果居住人口較多,那麼會在弄的地名後面加上一個屯字,例如「弄烘屯」,真正的地名只有中間那個字,前面是弄,後面是屯。另外,有注意到一些瑤族人家門口會設立石獅,不知何故,有問了一戶人家的老先生,只是他講什麼我完全聽不懂。再來是路邊常見在風乾樹皮的設施,這是要拿去作為木材家具表面貼面的,以數量來看,可能是大化到巴馬這一區域中普遍的產業吧。
*巴馬縣鳳凰鄉德納村的弄烘屯,可見弄或屯是非常小的地名。
*瑤族人家門口的石獅。
*風乾樹皮。
我想七百弄,應該會是一個讓我一輩子難忘的地方。它的地形景觀是如此的特殊,但它的特殊造就了此處居民如此的貧困、不便,沿線處處都是政府的扶貧標語,當地政府也想利用地形景觀開發觀光,但在四周湖光山色包圍下,七百弄的美可能懂得欣賞的人亦不多。但在這邊,又能體會到居民為了生活所作出的努力,這樣嚴苛環境下的人地關係,想必是更為緊密,絕非我們這些生活在高度工商業化、自動化地區的人可以輕易想像的。
有機會,應該要好好再去一次七百弄考察。
一、參考資料
2016.08.08造訪
2017.01.07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