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7日
愛玩地圖:花蓮七星潭周遭地區始末
*在明治三十七年(1904)所出版的台灣堡圖上,可以找到七星潭的真實位置。紅色箭頭為地盤傾斜方向。
到花蓮玩,最著名的海邊景點,你會想到什麼地方呢?相信許多人都會想到鼎鼎大名的「七星潭」,而且還會有人特別「提醒」,七星潭並不是一個水潭湖泊唷,而是一個海灣。沒錯,現在的七星潭大家通指在美崙鼻(或稱奇萊鼻)西北側的弧形海岸,又稱作月牙灣,但各位想想,這個海灣既不像七星,也沒有潭,七星潭之名到底怎麼來的?
不久前,看見系上洪致文老師在臉書上的貼文,我才發現原來七星潭真的曾經是一個潭,只是位置略有改變。維基百科上提到,在今日花蓮機場的位置,原本有一個長條狀水潭,外型與北斗七星類似,即是原本的七星潭,後來在昭和十一年(1936)日本人建設機場與周邊設施時,才將之填平;儘管如此,今日還能找到部分七星潭的遺跡,即東華大學美崙校區(即原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師範學院)內的水塘,目前水塘仍有四處,但是否都是當年七星潭殘留的遺跡,仍有待繼續探討。
*今日的七星潭區域仍殘存四個水塘。紅色線為米崙斷層大致位置。
一般人看到七星潭曾經存在,大概就會停止探索了。但下巴在研究所的本業是研究地形學,因此注意到七星潭的形狀實在太怪了。文首圖中可以發現,七星潭的長軸走向呈現東北-西南向,而南邊一點的美崙溪亦在即將抵達海岸前轉了個彎,從美崙山的西側往南流。若是一般的溪流,從沖積扇流出後,應該就順順的直接往海去了,為何還會轉這麼一個大彎呢?而為何七星潭的長軸走向,又與美崙溪轉彎的方向雷同呢?
原來這與整個美崙地區的地質構造有關係。從地表地形變動的證據來看,整個美崙地區可以找出幾條「構造線」包括最北邊的北埔線形,貫穿美崙地區的米崙斷層以及民意線形,還有在美崙鼻海邊的奇萊鼻線形。這些「線形」的出現原因不一定相同,但都在地表造成了線狀的地形,並進而改變一些地景,所以在這邊被特別提出來。
美崙地區最重要的構造線是米崙斷層,米崙斷層全長超過25公里(海中的延伸狀態不確定),不過展現在地表上的長度僅約5公里,斷層線的東側抬升,於美崙溪沖積扇上形成反斜崖(即崖坡是面向上游側,一般與河流順向的應該是越往下游越低),斷層崖最北端的高差達20公尺,並在民國四十年的花蓮大地震時,米崙斷層發生左移2公尺、東側抬升1.2公尺,並在斷層線上出現大小不等的斷層池(因斷層抬升而導致部分區域相對低漥而積水成池,水源可能來自於美崙溪沖積扇的地下水),最大者長約1公里,寬約200公尺,長軸與斷層線走向一致。
*米崙斷層地質圖(包括民意斷層)。圖片來源請按此。
以上的斷層池描述,是來自於民國四十年的大地震,但是在昭和十一年(1936)時,日本人明明就已經把七星潭給填了,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這條米崙斷層其實一直都還有在活動,根據日本學者在美崙斷層北端海岸的海階研究中,證實了此地至少有過5次大規模抬升運動。民意線形則是另一個活動地質構造,在米崙斷層與民意線形之間形成了帶狀的高地,可能是阻擋美崙溪繼續往東流的主要原因。
帶狀高地的北端為美崙台地,南端為美崙山,不等量抬升使得中段有個凹陷,因為有學者發現黑色砂質黏土沉積,故推測此處為美崙溪改道後所留下的「古美崙湖」,並因為缺乏流水搬運,被逐漸生成的沙丘阻擋。民國七十四年到八十八年的三個版本兩萬五千分之一經建版地形圖中,仍可看到這些地質構造所產生的地形,對於美崙地區的發展有所影響。美崙台地因地勢平坦且最高處近50公尺(逐漸向西南低降),因此在戰後較早被開發成為美崙工業區,而大約是古美崙湖所在的地方,則因為沙丘的分布,導致利用困難,作為高爾夫球場這類的低密度低強度使用。
*紅色線約為米崙斷層的斷層崖位置,其西側有一連串的斷層池,但已有部分被填。藍色圈的部分,則推測因不等量抬升而形成的局部低地,可能是古美崙湖的位置,後來被沙丘所覆蓋,所以人為土地利用密度與強度均較低。底為民國七十四年的經建版地形圖。
那麼今天的七星潭怎麼會跑去海邊呢?原來是昭和十一年(1936)建機場時,一些原本居住在七星潭的居民,遷移至海邊居住,同時也把七星潭的地名給帶了過去,所以今日的七星潭就成了海灘,而不是一個潭了。
總結一下,七星潭本來是個潭沒有錯,其形成原因是因為米崙斷層抬升,阻擋了美崙溪沖積扇的地下水所產生的斷層池,因此呈現東北-西南向的長條狀,有如北斗七星因而得名;此外,古美崙溪應該直接向東流入太平洋,但因為美崙台地與美崙山之間的帶狀高地抬升而被阻擋,中段抬升較少,成為古美崙湖,後來被沙丘覆蓋;昭和十一年時為了興建機場,於是將七星潭填平,居民遷至海邊並將七星潭的名稱帶到了現在的海岸;民國四十年花蓮大地震,斷層池再度出現;儘管近年來花蓮市區逐漸向外拓展,但斷層池的遺跡以及古美崙湖旁的沙丘地,仍影響著土地利用。
最後,七星潭在日本時代的地圖上,都被標示做「モーガイガイ沼」,唸做「mogaigai」,應為撒奇萊雅族語中低濕地、沼澤的意思!是撒奇萊雅族祖先灑網時,在地上所形成的連串湖泊。
*台灣堡圖上七星潭的日文名稱。
註1:七星潭較常聽到的說法是,在現在花蓮機場一帶的位置有七個小池,但因為各種地圖中都沒有呈現這樣的狀態,因此本處採用上文之說法。
◎本文感謝桃園縣經國國中高翊峰老師提供日文解讀之資訊。
一、參考資料
1.楊貴三、沈淑敏,2012,〈地形篇〉,《台灣全志‧土地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2.沈淑敏、張瑞津、楊貴三,2006,〈活動構造地形判釋及資料建置分析(2/2)〉,《地震地質調查及活動斷層資料庫建置計畫》,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3.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活動斷層-米崙斷層
4.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5.黃嘉眉,2009,〈花蓮地區撒奇萊雅族傳說故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您提到的"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
回覆刪除應該寫成"東華大學美崙校區"比較合適噢
因為花師教育學院 現在已經搬到壽豐校區了!
謝謝您的提醒
刪除已經在文內更正了!
或許再加上(原花蓮師範學院)會更清楚些,一開始看到東華很自然而然就會想到在壽豐!! 但距離其實很大一段....
刪除好建議
刪除已經增補!
受教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