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9日
野地旅0657:海墘老街(大安港老街)[台中大安]
*海墘老街內許多老屋已經荒廢,透露出荒涼的氣息。
終於接到伊雯、伊真姊妹倆,天色還亮,便想著要再去哪裡走走。經過一下子的思考後,決定前往台中市大安區的海墘,選擇大安區的原因,是因為這是一個容易被旅人忽略的地方,無論走國道、省道,都會讓人毫無意識的直接略過,所以,要到大安,非得專程來不可,而海墘這個地方據說有老街,就當成是我認識大安這塊土地的第一站吧。
海墘,就是海邊的台語發音,事實上這邊更常以「大安港」之名出現在資料中。大安港更早期還有別的名稱,一開始稱呼為「海翁窟港」,海翁是鯨魚的意思,據傳可能是入港時會看到鐵砧山(野地旅0625鐵砧山環景),平坦但又凸起於平原之上,類似鯨魚的形狀而得名;後來又稱「螺絲港」、「勞施港」,等,意即船隻入港前,要先迂迴繞過一些淺灘沙洲才能靠岸,像是螺絲一樣;而大安之名,可能取船隻安全入港之意。康熙年間,閩粵漢人均入墾大安地區,漳浦縣人林秀俊(野地旅0308林秀俊墓)所組的林成祖墾號亦在此招佃開墾。嘉慶年間,粵籍墾民北走苗栗,道光以後,漳籍墾民移往葫蘆墩(今日豐原),因此現今的大安以泉州籍閩南人為主。
從乾隆年間的《重修臺灣府志》紀錄,勞施港為台灣島內南北向貿易的小型商港,而雍正年間並未有正式紀錄,因此大安港的興起可能是在雍正至乾隆年間。乾隆末年至嘉慶年間,原本清政府的港口對渡政策逐漸崩壞,大規模開發的台灣各地小港、私港開始蓬勃發展,根據《廈門志》記載,道光年間大垵(大安)港已成為將中部米穀運往中國東南沿海的重要小港,最遲至同治年間,大安港已經設置汛兵、口書、澳甲等組織(這些組織被後人稱為「海關」)。光緒元年(1875)時,沈葆楨建請於台灣設置一府三縣的奏摺內,亦已提到大安港等西海岸小港,早已取代原本的正口八里坌港。
儘管大安港等小口岸,已經取代了清代早期所訂定的正口八里坌港,但由於這些小口港灣不深,多為沙質海岸,因此只能容納中小型商船,且以中式帆船(戎克船)及舢舨為主,大型商船以及跨國貿易等,不會出現在大安港。可知大安港屬於局部範圍的貿易,且以米穀、民生用品貿易為主。至日本時代初期的台灣堡圖上,仍可看到大安港的標記。
*台灣堡圖上的大安港,此時大安溪口三角洲分流尚多,大安港是在其中一個較大的分流南側,此圖已可見到沿岸有不少的泥沙淺灘淤積。
事實上,台灣西部海岸的小口時常變遷,這是肇因於各大溪流所帶來的漂砂淤積,八里坌港尚且淤積失能,大安港自然也是難逃環境的演替。進入日本時代後,大安港淤積日漸嚴重,加上海上交通逐漸從中式帆船轉變為近代化的商船,「港闊水深」成為了良港的必要條件,大安港的貨運機能開始慢慢消失,甚至出現「海水浴場」的設施;儘管如此,在大正年間,政府仍興建了自大甲至大安港的道路與台車道加以連結。
*大正十五年(1926)繪製的兩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此時大安港附近已嚴重淤積。
進入民國時期,大安港一帶已經淤積得差不多了,近岸地區甚至吹起龐大的風吹砂,以致於此地必須修築如長城般的擋沙牆。此時大安港僅存近海漁業的功能,所有的貨運功能均被基隆港、台中港與高雄港等大港所瓜分,加上陸上交通的省道、鐵路均離大安港頗遠,因此大安成為一個海岸的邊陲地區,人口外移嚴重。近年來,海墘社區(大安港)開始進行社區營造,也在港北重設濱海公園,社區再造成為海墘社區的重要任務。
*民國七十四年,大安港北側的大安溪分流出海口,已經淤積成像是潟湖的模樣。
*民國八十一年,大安港沿岸大量淤積,可見有許多沙洲出現。
*民國八十八年,大安港西側已全然淤積,北側則開闢成公園。
*民國一0一年,大安港四周海岸均已成為淺灘沙洲。
這次造訪海墘老街(大安港老街),其實一開始也只是抱持走馬看花的心,不過才下車沒多久,就被這純樸的老街所吸引。海墘老街以謝姓和吳姓為兩大姓,其中大安港相關的海關業務,便直接在謝家辦公了!吳姓則是此地富商,當年此二家同住在大安港的南北向老街上。整個海墘老街位於主廟和安宮東北側,由南北老街與東西老街構成,今日大部分的房屋已經改建,但仍能見到不少以卵石為基礎,用夯土或磚砌成的老屋。
*東西老街一景。
*此處許多老屋均以卵石為基礎,上覆磚牆或夯土牆。
*南北老街街景,右側有一卵石牆,為海關遺址。
*南北老街另一景。
*海墘主廟和安宮,祭祀金、吉、姚三府王爺。
*海關舊址旁的謝宅,已完全看不出當年大安港第一大姓的氣勢。
*海關舊址,屋頂已經塌陷。
*位於南北老街上的老屋,門上寫著延陵衍派,為吳家後人。
比起老街,海墘最引人注目的,大概是橫在老街北側,像是萬里長城般把聚落與港口隔開的那道「擋沙牆」。台灣西海岸既然有大量漂沙淤積,那麼淤積久了,這些細沙被風一吹,就容易沙塵漫天,並在稍微內陸一點的地方堆積成沙丘地形。這些沙丘有的高達數公尺,許多人的土地或財產就這樣被埋於沙下。民國四十年前後,海墘的居民也深受飛砂堆積的困擾,甚至有些屋舍已經被埋住,於是政府在聚落北側建了一道百餘公尺長,高約三公尺的擋沙牆,在防風固沙概念仍不發達的當時,似乎也別無他法。當時的無奈創造出了這一道牆,今日成了海墘最大的特色,社區營造也利用這道擋沙牆與鄰近的廢棄老屋,弄出了一小片介紹海墘歷史的園區,既精緻又不乏鄉土味,頗值得走走。
*擋沙牆,將海墘聚落包圍住。
*這道門不曉得是本來就有的,還是飛砂問題消失後新開的?
*高大的擋沙牆保護著後方的聚落。
*綿延百餘公尺的擋沙牆。
*擋沙牆包圍住海墘聚落,看起來頗有城牆的味道。
*從這個小門進入,是一間幾乎全倒的老屋,被改成介紹海墘歷史的小區塊。
*這個小區塊由殘牆和一些藝術作品組合而成。
*這幅是「螺絲港」,畫得頗為傳神。
*也放了一些小藝品,增添趣味。
*此乃大吉之地大安之港也!
*躲在擋沙牆與房屋殘牆後方,是風大時的好選擇。
隨著天色漸暗,我們也結束了在海墘被風吹的旅程。大安雖然地處偏僻,但認識大安的第一站海墘老街,就讓人收穫滿滿,尤其是透過認識大安港,了解整個台灣西海岸港口貿易的進程,也算是身歷其境。或許某一天,我對整個台灣西海岸的歷史地理,有更深層的認識時,再到海墘老街來,會有另一番不同感受也說不定!
*海墘老街地圖(紅線為擋沙牆)。
一、參考資料
1.海墘村
2.時空旅人-大安 海墘厝地區傳統民居
3.中研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二、延伸閱讀
1.林玉茹,2012,由私口到小口:晚清臺灣地域性港口對外貿易的開放,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5.03.22造訪
2015.06.29完稿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