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6日
野地旅0488:基隆嶼[基隆中正]
*基隆嶼海上一景。
基隆嶼,古稱雞籠杙,是台灣東北近海的一座火山島嶼;原本在今年六月左右,便有登基隆嶼的企圖,但最後因人數不足無法確認開船而取消,耿耿於懷之下,終於由伊特在八月揪團成功,準備前往基隆嶼。登基隆嶼可至碧砂漁港或基隆火車站前的基隆港小艇碼頭登島,我們這次湊齊了15人,從小艇碼頭出發,每人600元。出發前還特別和船家確認過我們要「登頂」,不然其實有很多旅程只是在碼頭附近晃晃而已。
上午八點半,於基隆火車站集合完畢後,便過馬路到對面的漢堡王,小艇碼頭就在漢堡王後面。檢查身分後便上船出港,從港口到基隆嶼直線約6公里,距離並不遠,加上這天艷陽高照,海面無浪,這一趟船程可以站在艙外,相當舒適。船家先從西側繞島一圈,其中還會經過基隆嶼跟「小基隆嶼」之間,繞島這一圈,可以好好觀察一下火山地形和海蝕地形,包括數個海蝕洞、海蝕溝等。整個基隆嶼的長軸約呈東北-西南走向,且西南方海中仍有其他火成岩暗礁,是火山岩漿隆起部份的方向,隆起的沉積岩被海水侵蝕後,便露出了在底下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石英安山岩,與基隆火山群相近,根據莊文星的定年得到噴發時間約為102萬年前。
*小艇碼頭和我們要搭的船。
*基隆港中的夾娃娃機-橋式起重機。
*基隆港區一景。
*準備出基隆港。
*出港後回頭看,最顯眼的建築就是協和火力發電廠,後方的山地受地層傾動影響而成單面山貌,照片中間的凹地處,即為白米甕砲台(野地旅0213白米甕砲台),左側高地為砲台觀測所。
*遠眺野柳岬。
*基隆嶼和小基隆嶼(左),從西南方看基隆嶼好像一隻浮在海上的犀牛!
*小基隆嶼近照,可見明顯的石英安山岩節理,是許多釣魚人的聖地。
*駛過大、小基隆嶼間的水道。
*基隆嶼的東北側,迎東北季風的關係,波浪較強,因此侵蝕出許多海蝕溝和陡峭的海蝕崖。
*近看基隆嶼的火成岩,左側為一海蝕洞。
*基隆嶼的東南側,中央最高處可見基隆嶼燈塔。
繞島結束後,在島的西南側登上碼頭。整個基隆嶼基本上沒什麼平地,大多是一些巨礫灘,島的最高點海拔約182公尺。我們這次在基隆嶼停留約三小時,應該是有足夠的時間可以登頂。下船後,船老大有稍微講解一下基隆嶼的一些事物,不過我們沒有駐足,除了拍照以外,便是趕緊往登頂的步道前去。由於基隆嶼相當陡峭,步道狹窄,要趁著大家還沒一窩蜂的上來之前,趕緊到燈塔一覽風景。
在進入登頂步道前,除了碼頭以外,還有雷達站、基隆嶼安檢所、一個隧道以及一塊日本時期的「楠田上等兵殉職之碑」,該碑是紀念在基隆嶼施工時失足殉職的士兵,以基隆嶼該地的石英安山岩就地取材製成;然而在民國時期這紀念日本人的石碑,也難逃遭受破壞的命運,碑文遭到磨平,今日的碑文是後來重新摹刻,而背面的年代落款也已難辨識,只能推測大概是在日本統治前期,因為後期戰事逐漸不利,陣亡者漸多,便沒有能力再一一位這些陣亡將士立碑紀念了。
*基隆嶼地圖。
*基隆嶼上可以進看石英安山岩,由於內含豐富二氧化矽,顏色顯得較白。
*楠田上等兵殉職之碑正面(左),背面碑文已經完全無法辨識(右)。
*鑿出一個小山洞,可通往登頂步道。
*前方建築是基隆嶼上的蚊子館「基隆嶼生態展示中心」。
*通往登頂步道前會經過直升機停機坪。
過直升機停機坪後,便可看到之字形向上爬升的階梯棧道,比起從台灣島上看,似乎好像沒有這麼恐怖,但實際走起來,依舊是相當累人。這天天氣超好,島上又沒什麼遮蔽物,汗流浹背,不過步道每往上升一定高度,或者轉個彎,又有不同的景緻可看,心情倒也不錯,尤其是這天能見度高,眺望台灣本島也是一清二楚,就拍照而言,我們確實選到了一個絕佳的日子。
步道之字形的終點,便上到了基隆嶼的主要稜線上,長年的海風及東北季風的影響之下,草木都不高,不時可以從葉片中間窺見基隆嶼兩側的景致,回頭則可眺望基隆港區,這樣的角度在台灣是從未見過。心情好歸好,可是步道雖然上了稜線,卻仍在爬升中,許久沒爬山的我居然感覺到體力有點消耗過快,還好在接近山頂處有巨岩可暫避太陽,休息一下補充水分之後,再出發沒多久,便抵達步道終點「基隆島燈塔」了。
*登頂步道,一開始的階梯算是輕鬆好走。
*從登底步道上看小基隆嶼和海岸步道。
*登頂步道上稜線之後的景色,這在涼亭的位置,仍看不到燈塔。
*稜線步道一景,右圖下方為基隆嶼碼頭。
*登頂步道上遠眺基隆港區,左側為和平島。
*從基隆嶼稜線上看小基隆嶼,還有這個水清迷人的小海灣。
終於抵達基隆島燈塔,大家不是搶著拍照,而是躲到燈塔陰影處避太陽,我們身上所穿的衣服好像剛浸過水一樣,而島上又沒有風,令人感到無比悶熱,只是風景太美,所以在登高時還可以忍受,一抵達終點,就有種氣力放盡的感覺。不過,基隆島燈塔還是值得好好看一下;基隆島燈塔建於民國六十九年,外表黑白相間,呈八角形塔狀,塔高約12.3公尺,配有自動明滅式的燈泡一盞,也是台灣第一座利用「太陽能」的燈塔。從今天登頂的過程中被太陽苦毒的過程,我們已經很能理解此燈塔使用太陽能的好處!
*接近終點處可以看見黑白相間的基隆島燈塔。
*基隆島燈塔,塔頂有自動明滅裝置以及太陽能板(左);燈塔前合影(右)。
*基隆島燈塔。
*燈塔旁的土丘上,有一水泥樁,是基隆嶼最高處的基點(應為圖根點)。
基隆島燈塔後方,便是島嶼北側的海蝕崖,是以沒有步道繼續往前了,在此必須原路折返。時間仍足夠,於是便前往海岸步道。海岸步道是沿著基隆嶼西北側的海岸走一小段路,我們並未走完,只是為了去摸摸基隆嶼的海水而已。整條步道都在巨礫灘旁,有步道好行走許多,一旁有個離水的海蝕洞,裡頭供奉了福德正神,是基隆嶼的守護神。
*下山途中;幫阿班和小基隆嶼拍張合照。
*海岸步道上已經熱昏,不曉得在幹麻的純子和阿班。
*基隆嶼福德正神。
*福德正神供奉在海蝕洞中。
*基隆嶼岸邊,大多是巨礫。
*基隆嶼沿海的緩坡地,其實大多是落石堆鋪出來的,因此沒什麼真正的平地。
離開海岸步道,時間差不多該往回走,先在那安檢所旁的小山洞待一會吹吹風,再回到碼頭登船,結束這次基隆嶼登頂之旅。自從民國九十年開放登基隆嶼之後,我一直都很希望有機會能登頂,總算在開放後十一年達成願望;基隆嶼早期號稱為基隆八景,清同治十年(1871)陳培桂所編纂的《淡水廳志》中便已記載「杙峰聳翠」,即翠綠的雞籠杙聳立在海面之上;隨後的日本時期,明治四十年(1907)前的繪頁書(風景明信片)亦將基隆港遠眺基隆嶼列入十二景之一;大正六年(1917)以前,許梓桑為「杙峰聳翠」更作詩贊詠:「萬人星羅繞杙峰,杙峰不與眾山同,孤高千仞凌霄漢,一望蒼茫鎮海東。」可見基隆嶼成為地標、美景其實已有相當歷史,但這些描述仍多站在台灣島上,而我有機會登上「杙峰」,回望「台灣聳翠」,亦是另一番美景。
這次登島基本上沒有什麼遺憾,但因為某些原因,我一定會再來,到時候,看有沒有機會再發現更多不一樣的基隆嶼景致。
一、參考資料
1.基隆八景的演變
2.維基百科-基隆嶼
3.楊貴三、沈淑敏,2012,台灣全志土地志,地形篇,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莊文星,1992,台灣之火山活動與火成岩,自然科學博物館訊。
二、延伸
1.基隆港小艇碼頭-基隆嶼GPS軌跡(伊特提供)
2012.08.12造訪
2012.09.16完稿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