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7日

野地旅0528:碧潭、和美山[新北新店]


  *從和美山通往灣潭的步道途中,所見到的碧潭兩岸景緻。

  碧潭,隸屬於鄰近台北都會區的新店,位於台北盆地的南方,淺山丘陵地之間有新店溪灌流,交通方便且景色宜人,成為許多台北人休閒活動的好去處。趁著偷得半日閒,和魚魚來到這個大名鼎鼎卻一直還沒造訪過的風景區。


  *碧潭、和美山附近位置圖。

  碧潭一帶的小山不少,步道系統也相當完善,這次我挑選了碧潭左岸的和美山,當作一次輕鬆的健行。和美山高152公尺,又稱碧潭山、大笨山,只是一個小小的山頭,位於西部麓山帶的北緣;和美山三面環新店溪,東北側隔著新店溪主流與獅頭山相對,正東側唯一半島形的灣潭、灣潭山所在,並有支流青潭溪匯入,南方同樣隔著新店溪,又是另一個半島形區域直潭。新店溪從龜山起,至新店市區間有好幾個典型的「成育曲流」,成育曲流的凹岸(攻擊坡、基蝕坡)河岸較陡,凸岸(滑走坡)河岸較平緩,是這一帶河谷地形中的特色。新店捷運站所在的地方則屬於低位河階地形。

  這次路線,由新店捷運站起,過碧潭吊橋往和美山步道,再往東經灣潭路到新店渡的位置渡河,再沿著新店溪北行回新店捷運站,剛好成為一個環形路線,爬山、渡河、過橋又可散步,相當愜意。

  雖然是第一次到碧潭,不過碧潭吊橋倒是已經耳聞許久,前些日子吊橋附近的都市更新建案可能危及吊橋鋼纜的新聞上了報紙,於是這趟特別看了一眼鋼纜的位置,這才發現碧潭吊橋的鋼纜居然是「越過」民宅頭頂的,吊橋與這些低矮平房之間早已是水乳交融,任意的更動,確實很有可能造成危險。碧潭吊橋的前身,是為了修築瑠公圳引水石硿所設置的跨河蛇籠,但兩岸交通仍以渡船為主;昭和十二年(1937)吊橋建成,成為兩岸的重要交通孔道;現在的碧潭吊橋則是民國八十九年重新整建的。

  吊橋所在的位置,在地質上剛好是碧潭斷層所在地,不過這條斷層並不是活動斷層。而吊橋西端刻有孫科所題之「碧潭」二字的岩壁,則是屬於南港層的砂岩,這些南港層的局部塊狀厚層砂岩構成了碧潭著名的「小赤壁」景觀。碧潭斷層以北便屬於景美盆地,是沖積層與岩層分布的交界帶。碧潭本身則是一段較寬廣的河道,翡翠水庫剛落成時,曾因水源減少而使得碧潭景致不再,故在碧潭河段下游側興建攔河堰提高水位,成為今日的樣貌。


  *碧潭吊橋的鋼纜是越過民宅頭頂的!


  *碧潭吊橋西端的小赤壁一景。


  *碧潭吊橋與小赤壁。


  *廣闊的碧潭河段。

  碧潭吊橋頭就可以看到和美山步道侷促的窩在一旁,走幾步階梯便可接到主要的步道系統。整個和美山步道分為水岸步道(藍線)與親山步道(綠線),顧名思義,藍線步道就是比較靠近新店溪畔,較有機會看到碧潭景致,而綠線則是往和美山頂去,取登高望遠的視野。我們先走藍線,至太白樓後轉往綠線,沿途綠樹成蔭,雖然天氣還有一點涼,但這些樹不只遮陽也擋風,走起來相當的舒服。

  至太白樓後,步道改為陡上接至綠線,經過「幸福廣場」後繼續往和美山頂的方向前進,附近本有一個碧潭幸福樂園,但今日多已破敗,近年才重新規劃成現在的步道系統。不一會兒,視野逐漸開闊,碧潭下游的景致盡入眼簾。和美山頂是個木平台,有不少人在此稍作休息並賞景,並有一個三等三角點;我們也在此拍了不少照片。


  *和美山步道入口。


  *藍線步道,沿著碧潭走。


  *太白樓,原名攬碧樓,建於民國五十三年,為楊姓人家的私人財產;碧潭幸福樂園歇業後,楊姓人家也遷離此地。


  *綠線步道。


  *和美山螢火蟲園區,未入。


  *和美山山頂景致。


  *和美山山頂的三等三角點。


  *和美山東北側的獅頭山與繁榮的都市景色。


  *新店溪支流青潭溪的溪谷。

  離開山頂,續往灣潭的方向前進,先回到藍線步道走走,一路上沒什麼人,風聲水聲都屬於在這個步道上的寥寥幾人,比起碧潭吊橋的擁擠,我更喜歡和美山步道某些地方的靜謐,且不時可看到完整的碧潭美景,令人心曠神怡。最終,步道通往灣潭的一處礦工聚落,這裡與新店市區的景致大不相同,全是些低矮如工寮般的房子,一旁有福德祠與萬善祠,大概是這小小聚落的主要信仰中心。

  灣潭的礦工聚落,應該是為了開採附近的煤礦所聚集的。和美山山頂所在地,已經是屬於石底層,而灣潭山則是屬於木山層,這兩個岩層是北台灣最主要的含煤層,因而灣潭這附近也曾經有少數礦坑。我們並未久留,而是循著指標前往新店渡,天色漸暗,希望能趕緊搭到渡船,不然可是要原路折返。


  *和美山步道上不時便可欣賞廣闊的碧潭景致。


  *灣潭礦工聚落。


  *福德祠與萬善祠。

  快步走往新店渡,原來這裡的人還不少;河面上一艘小船正擺渡過來,我們趕緊跟了上去,付點小錢少走一大段路。在船上搖搖擺擺的,還可以聽到弋槳的聲音,不時還有魚兒露面,彷彿真的回到了一百年前,這裡還是個純樸鄉間的年代。新店渡的另一頭,又是熱鬧的地方,我們先走到一旁的開天宮,從對岸看灣潭地區的地形之外,也想找找瑠公圳的引水石硿到底在哪,不過太隱密了,沒能找到。從開天宮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和美山與灣潭山的山頂之間,有一個較矮的鞍部,而灣潭山的外側則形成了廣闊的高灘地,灣潭聚落就位於這片平坦地上。


  *在一堆天河船之間,這艘渡船顯得獨特。


  *搭上船槳搖曳的渡船。


  *開天宮旁的建築與河岸護岸,遠方是青潭溪谷。


  *灣潭新店渡口,左後為灣潭山,右方則是和美山的延伸。

  離開開天宮,繼續沿著碧潭河岸往北走,天色已黑,小赤壁打上了燈光,倒還有一點可以連想當年火光連天的赤壁戰場,不過在河面上的不是黃蓋的草船,更不是火攻船,而是搭載著許多愛情故事的天鵝船。我們雖然沒有去踩天鵝船,不過繞著充滿幸福的碧潭一周,也是幸福無比。夜間的碧潭吊橋,也別有一番風味,只可惜人潮實在太多了。


  *夜間打光的碧潭河岸。


  *碧潭吊橋。


  *用慢速快門讓車水馬龍的人潮稀釋一點。

  碧潭附近,水岸第一排,大型豪宅建案不斷進駐,都市更新的議題也從未間斷,不過在渡船上那短短的兩三分鐘,突然很希望回到以前那個純樸的年代。這趟算是簡單的走馬看花,以後希望能有更多機會好好欣賞碧潭的風光。


一、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碧潭
2.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805)[台北新店].和美山(碧潭山).渡船頭.瑠公圳引水石硿
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807)[台北新店].行啟紀念碑.屈尺道碣.礦工寮.和美山新步道.灣潭
4.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832)[新北市新店] .碧潭.和美山步道
5.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質資料整合查詢系統


2013.03.09造訪
2013.05.11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