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1日
野地旅0659:月恆門與大茅埔[台中東勢]
*東勢下城月恆門,是目前東勢區境內保存最好的客家聚落柵門建築。
離開東勢市區,繼續向大甲溪的上游前進一些,來到一處名為「下城」的小聚落。會來到這邊,是因為地圖上標示了一個「月恆門」,心生好奇,所以開車來看看。到了現場發現,原來月恆門是下城聚落的「柵門」,先前看到這類型的柵門,大多是在屏東地區,例如建功庄(野地旅0436建功庄)、新北勢(野地旅0508新北勢客家庄)、佳冬鄉六根(野地旅0238六根村、494再訪六根村古蹟群)等,因此在台中看到月恆門時,心中相當的驚喜。
下城聚落原稱「和興庄」,客家人約於道光五年(1825)進入此地,向當時居住在土牛界線旁的平埔族人,承租石埔地開墾,並且設隘防番(生番)。據稱,當年在東勢地區的客家聚落大多設有柵門,並在聚落周圍種植刺竹,藉以防禦生番的出草,在清代前期官府的山地經營尚未穩固前,居住在土牛界線附近的人們大多需要自行設法自保。和興庄除了月恆門外,本來還有個日升門,但可惜已在民國八十五年時,因道路拓寬而拆除。和興庄附近後來新設聚落,兩聚落為做分別,分別改稱上城、下城,今日的下城聚落史蹟剩下月恆門跟門外的金門橋,除此之外,漢人聚落常見那蜿蜒的道路紋理也仍可領略一二。
*月恆門正面,在月恆二字的兩側與對聯下方,均設有槍孔加以防禦。
*月恆門內側。
*月恆門前的金門橋,跨越一旁的水圳。
*金門橋為一小巧的拱橋,建成於昭和十六年(1941)。
*圳道沿著下城聚落的邊緣,就像是護城河一樣。
*蜿蜒而狹窄的下城街道。
在東勢一帶的河階地上,除了合興庄以外,當然還有其他的漢人聚落,其中包括了在合興南邊不遠處的「大茅埔庄」。同樣身為在番界附近的隘墾聚落,大茅埔也有類似的防番機能配置,但自理番政策開始後的百年間,大茅埔的柵門已經消失,刺竹同樣也不見,原本圍繞護衛聚落周圍的大茅埔圳則被加蓋,甚至連具有防衛功能的傳統客家圍龍屋(參考野地旅0510明經第龍田墅-曾家圍龍屋、0545僑鄉客家傳統建築群),也都在集集地震時毀壞殆盡,改建了現代平房,似乎在大茅埔庄,所有當年防範生番出草的設施都已經消失了。不過,有形的設施消失,無形的精神卻仍存在於大茅埔庄。
*大正十五年(1926)的台灣兩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上,可以清楚看到當時大茅埔聚落內部,以泰興宮(紅色方框)為中心,由許多傳統客家圍龍屋集合而成,四周以大茅埔圳(藍線)圍繞的防禦格局。
今日的大茅埔庄,依舊以泰興宮為中央,主神三山國王派出天兵天將守衛聚落,駐守於分散在聚落四周的「將寮」,即其他地方常見的「五營」,加上在聚落主要道路附近的伯公,形成共同守護大茅埔聚落的神聖空間。每個不同方位的營,都有不同的主將帶領天兵天將,並有可以對應至五行的五色令旗。大茅埔聚落的五營並沒有中營,通常這是因為中營直接駐紮在主廟中,而廟中最引人注目的,或許是廟後那參天大樹,也被大茅埔人認為是泰興宮的「土地龍神」,並設有香案祭祀。
*北營,位於省道台八線新伯公旁,內有黑色令旗。
*新伯公,建築後方有客家常見的「化胎」。
*一株老樹與地上的石頭女哀(女哀為一字),應與客家常見的石母信仰類似。
*位於大茅埔庄北側不遠處,大茅埔圳旁的老伯公,或許可算是水尾伯公。
*東營,內有青色令旗,比較特別的是這個東營不在聚落的東方。
*泰興宮,又稱國王廟,主祀三山國王,同時也是中營所在。
*泰興宮後方的老榕,被當成是風水龍穴所在的土地龍神。
*西營,內有白色令旗。
*南營,內有紅色令旗。
*狹窄的巷弄可能也與防禦有關。
不知何故,此處的五營並未統一外觀形式,與大部分地區五營都是同樣的建築相異,此外,大茅埔庄的五營並未像一般的五營,營門朝向聚落外,而是朝向所在的丁字路口,而大茅埔的老、新伯公或許則是因為聚落出入口的轉變,由水圳兩旁轉而至今日的省道附近。由主廟、五營所建構的神聖空間,在某種情形下安定了當地的人心,至今大茅埔的人們仍在此安居,或許,心靈的安定更勝過了那已經不存在的防禦工事吧。
*大人小孩們仍在大茅埔安居。
一、延伸閱讀
1.開庄闢地的先鋒部落-東勢鎮的大茅埔
二、參考資料
1.中研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2015.04.03造訪
2015.07.11完稿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