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5日

野地旅0843:紐奧良法國區[美國路易斯安那]

  *紐奧良市中心最著名的史蹟建築聖路易主教座堂,前方的傑克遜廣場正聚集了許多參加爵士音樂節的遊客。

  為了參加2018年美國地理學會的研討會(AAG),師大地形室一行四人首次越過太平洋,來到美洲大陸。先在紐約(野地旅0842曼哈頓中城與中央公園)轉機後,來到了墨西哥灣北岸大城市紐奧良。講到紐奧良,會先想到的是黑人?爵士樂?卡崔娜颶風?還是烤雞翅?對紐奧良有許多想像的我們,整整安排了10天在此停留(研討會只有5天而已),希望能好好領略這個美國國境之南的風情。

  2018年的AAG會辦在紐奧良,並不是單純的幾個都市輪流而已。今年正好是紐奧良建城300周年紀念,許多不同領域的研討會都選擇在此舉辦。所以住宿非常的難找,尤其是AAG又挑了4/10-14這5天,其中4天與紐奧良市的慶祝活動「河岸音樂節」重疊,遊客雲集。

  *紐澳良輕軌車廂上有關建城300周年的圖案。

  紐奧良市的法國區位於密西西比河口三角洲,地勢非常低平,緊鄰河岸西北側,土地面積有限,許多地方必須經過排水才能進行產業發展。紐奧良最古老的市區,是美國著名的法國區(French Quarter),由設籍法國的殖民地公司密西西比公司(Compagnie du Mississippi),於1718年開發建立,並以當時法國攝政王紐奧良公爵菲力二世為名,是新法蘭西(Nouvelle-France)地區重要的港口都市。有趣的是,密西西比公司在巴黎證交所有上市,但很快的因為殖民業務等發展而產生不正常的飆漲,再快速的跌落,成為歷史記載的第一個經濟泡沫化案例。

  七年戰爭過後,法國勢力大衰,除了在1763年巴黎條約中割讓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土地給英國外,紐奧良則早一年即在楓丹白露條約中割讓給西班牙。儘管如此,法國與紐奧良的連結仍非常強,後來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法國透過紐奧良補給了大量軍品給予大陸軍,成為美國得以獨立的重要因素。

  紐奧良從法國殖民時期一直到現在,融合了法國人、西班牙人、印地安人、非洲人的生活方式,保留、發展出了許多與眾不同的文化(也被稱為路易斯安那文化)。這些文化血統上多重混合的人,被泛稱為克里奧爾(Creole);此外,一些居住在紐奧良的且從魁北克地區移民而來的人群另有一個稱呼,名為卡真(Cajuns)人。相較於美國大部分地區,深受克里奧爾和卡真文化影響的紐奧良,可算是一個非常多元的地方,包括建築、飲食、信仰、音樂藝術等,都讓人深深著迷。

  *紐奧良市街圖,淡黃色長方形區域為法國區範圍(圖片來源)。

  幾乎所有的紐奧良遊客,都會在法國區待上一段時間,品嘗獨特的美食、享受街角的音樂、感受紐奧良人群的熱情。以下,從幾個角度-建築與市街、食物、音樂-粗淺的認識紐奧良。

  建築與市街的部分,法國區的建物型式與紐奧良其他區域有明顯的不同,其中最顯著的就是二、三樓以上的小陽台。這種普遍性的陽台設施是英式建築或現代風格的建築中少有的,而這些陽台也同時成為了騎樓,走在下方可避烈日、豪雨,有些商家則會在陽台上放置座椅,便可悠哉的坐在陽台上小酌、休憩。

  由於法國區的規畫相當方正,所以這些樓房也就各成單元,雖有不同但卻顯得整齊劃一。法國區南邊靠近運河街(Canal street)處,因為鄰近精華區,部分區域有改建。例如這次研討會所在的萬豪酒店、喜來登酒店等,就位於此處。其中在Chartres street的一間高級酒店外牆,保留了當年黑奴市場的一面牆,是個重要的歷史遺跡。

  *法國區內兩層樓的法式建築,二樓的小陽台是最大特色。

  *偶爾也有一些不同樣式的建築,但絕大多數還是方正的法國式建築。

  *整潔的街景,還有隨處可見的小陽台,部分商家也把陽台作為營業場所。

  *小陽台基本上二樓一定會有。

  *行人走在陽台下,就像走在騎樓一樣。

  *這些房屋都非常老了,可能都有上百年,因此一些建築物有很明顯掛在外牆上的防火梯。

  *這五個拱門所撐起的牆面,就是紐奧良最大的黑奴市場遺跡。

  除了法國區普遍建築外,區內還有幾個地標性的建築景觀。其中最著名的是信仰中心「聖路易主教座堂」,以及教堂前方的「傑克遜廣場」。最早的聖路易教堂與紐奧良同年誕生,1718年至今也是300年歷史,但中間經過多次改建;第三代教堂為1789年所興建,隨後於1793年成為天主教紐奧良總教區的主教座堂。1850年教堂再經過一次大改建,1789年的建築大致上已不存。教堂兩側分別是舊市政廳與神父宿舍這兩個歷史性建物,其中舊市政廳正式簽署路易斯安那購地合約之地。前方緊鄰傑克遜廣場,再加上法國區建物大多不超過3層樓,因此教堂高聳的尖頂就成了密西西比河畔天際線最顯眼的位置。

  傑克遜廣場並不如想像的廣,大概就是法國區一個街區的大小,其設計據說是參考了法國最古老廣場之一的孚日廣場(Place des Vosges)。一開始,這個廣場被命名為Place d' Armes,1815年美英戰爭在紐奧良的戰事結束後,廣場內樹立起了美軍將領傑克森(Andrew Jackson,後來美國的第7任總統)的騎馬塑像。傑克遜廣場因為緊鄰密西西比河,成為重要的港口腹地,周遭有眾多黑奴市場興起,並在19世紀初之前,成為處決不聽話奴隸的場所。美國內戰後的重建年代(1863-1877)廣場主要被作為軍火儲藏地使用。近年來,則是有許多獨具天賦的藝術家在此創作,隨之而來的商業活動,取代了過往的軍事感。

  *1842年的聖路易教堂與傑克遜廣場。(圖片來源

  *聖路易主教座堂,兩旁是神父宿舍與舊市政廳,前方則是傑克遜廣場。

  *快要入夜時的聖路易主教座堂與傑克遜廣場。

 
  *教堂外觀的特色在於三個灰色尖塔,前方的傑克遜廣場有著傑克遜騎馬的塑像。

  *似是剛做完禮拜,教區主教與前來禱告的眾人寒暄。

  *禮拜結束後,教堂內部開放參觀,可看到非常精美的天花板圖畫。

 
  *精美的彩色玻璃窗與壁畫。

 
  *精美的天花板畫作。

  如今的紐奧良法國區,最著名的觀光景點則是波本街(Bourbon St.)。在白天,波本街就是一條商業街道,觀光客在此大多是為了品嘗克里奧爾或卡真式的美食,偶有些紀念品販賣店。到了晚上,波本街的另一個面貌就會冒出來,整條街上多是各種音樂酒吧,當然更不乏要成年才能進入,比較有些情色感的酒吧,據說在每年重大節慶活動時,波本街上的情色活動更是會直接在街上展開。

  因為我本人不喝酒,也沒什麼酒吧消費經驗,當然也就沒進去消費,但從五光十色的波本街中,仍能感受到紐奧良夜生活的無限魅力。有趣的是,儘管不同酒吧在演奏不同的曲目,但彼此音樂對轟卻沒有違和的感覺,或許是因為絕大多數的酒吧都演奏著風格較為相近的曲目,因此在街上聽起來就相當和諧。這與過去在雲南麗江(野地旅0482玉龍雪山與大研古鎮)酒吧街那聽覺混亂的感受完全不同。

  *夜間的波本街,在陽台下方無數的小招牌,招攬著對音樂酒吧有興趣的遊客。

  *一行人在波本街的合照。

  *波本街街景。

 
  *音樂酒吧的招牌與內部。

  *紀念品商店,可以看到店裡掛著一些大大小小的塑膠珠、塑膠球所串成的項鍊,這些項鍊就像夏威夷花圈一樣的常見。據說在狂歡嘉年華節慶時,男生會將這種項鍊掛在女生的脖子上,該名女生就有可能當街袒胸露乳給你看。

  *有的酒吧內是整個爵士樂團在演奏。

  *每個酒吧裡賣的東西都不太一樣,有的是賣卡真或克里奧爾式食物,有的則是賣起了Pizza等常見的食物。

  *波本街。

 
  *情色酒吧外觀,貼滿了成人雜誌的封面。

 
  *波本街上的情趣用品店。

  法國區因為較為古老,街道狹窄,且範圍不大,所以在裡面的交通方式大多是以徒步為主,偶爾有些車輛。另外可以付費搭乘馬車遊覽,但收費似乎有點貴。觀光客最喜歡的交通方式,應該是搭乘紐奧良極具歷史的路面電車。1835年時,紐奧良便建立了美國阿帕拉契山以西的第一個地面有軌電車系統,極盛時期有十幾條路線。目前電車路線剩3條在營運,包括法國區與密西西比河岸間與火車鐵軌平行的河岸線、沿著運河街行駛到法國區南側的運河線、從運河線往南通往花園區的聖查爾斯大道線。其中聖查爾斯大道線自營運起就未曾長期停駛過,是全世界持續營運最久的有軌電車系統。

  電車車廂只有單節,前後都有門可以上下車,兩頭也都可以作為前進方向,但各別的車廂內部陳設並不完全一樣。單程票(不限距離)票價是1.25美元,但可以自己評估一下一日之內會搭幾趟,若大於3趟,則可以購買單日票(One day pass)3美元,24小時內無限次搭乘。這些路面電車班距不太一定,開在鐵軌上也有點顛簸和吵雜,有時還會出現一些差點發生道路交通意外場面(這時電車會不斷敲響叮叮叮的鈴聲,被我們暱稱為叮叮車),但這些電車已經是紐奧良的都市地景甚至聲音地景了。運河線和河岸線是紅色車廂,聖查爾斯大道線則是墨綠色車廂,相關的路線圖(包含公車)都可以在機場拿到路線圖。

  *聖查爾斯大道線的電車。

  *聖查爾斯大道線的電車。

  *運河線的電車。

  *地面電車內部。

  *河岸線電車的起站法國市集(French Market)。如果要購買紀念品,不一定要在法國區的紀念品店裡買,可以到法國市集逛逛,雖然不見得便宜,但可以貨比三家看看,總會有些店家特別有緣,同時這裡也有賣些吃的,並且不定時可以看街頭表演。

  *河岸線旁的密西西比河景致。

  *與河岸線平行的是貨運鐵路線。

  除了別具特色的景觀外,紐奧良的食物是另一特點。前面有提到,對台灣人來說,紐奧良的代名詞應該就是烤雞吧?這項在台灣從連鎖Pizza店發揚光大的美食,事實上應該叫做「紐奧良風味」烤雞會比較正確,即那個酸酸辣辣的味道。整個紐奧良市區,基本上除了超市以外看不到烤雞,超市裡的烤雞也只是一般的烤雞,臨海的紐奧良真正著名的食材是海鮮水產,包含小龍蝦、魚、牡蠣、鱷魚肉等。克里奧爾人與卡真人對於食材的處理有著一些差異,這也讓紐奧良的食物文化顯得相當多元。

  克里奧爾人的代表性食物,包括秋葵濃湯(Gumbo)、什錦飯(Jambalaya)和一種類似潛艇堡的食物po' boy。卡真人的食物調味方式則是香辣、濃郁為主,大量地使用如香菜、月桂葉、青蔥與乾辣椒等,略為偏向地中海式的風格;此外他們也擅長使用海產、秋葵等食材烹飪,例如紐奧良常見的香辣小龍蝦(Crawfish)、小龍蝦派等。克里奧爾和卡真兩種形式的飲食文化,在紐奧良已經完美的交融在一起,上述食物已經成為造訪紐奧良必吃項目。

  *炸軟殼蟹po' boy,基本上就是法式長條麵包弄得酥酥脆脆的,裡面夾任何想夾的東西。一般來說會用個盤子裝著,在鋪上一層炸薯條。

  *這是一道秋葵濃湯套餐,中央碗裝的就是秋葵濃湯。說是湯,其實更像是類似濃稠的咖哩之類的食物,秋葵是做為增稠劑使用。味道偏鹹偏辣,並不能直接喝,通常是以類似湯泡飯的方式食用。Gumbo的發音,據說與非洲班圖語的秋葵發音相似,可推測這到克里奧爾特色食物,確實是融合了法國、西班牙與非洲文化。

  *海鮮燴飯,這是比較屬於卡真式的料理方法,吃起來辛香料很多。

  *餐廳中與我們的食物合照。

  *烤牛肉po' boy。據說po' boy是poor boy的意思,窮小孩吃的食物。

  *法國市集賣的什錦飯,有點酸辣,味道很重,不過是好吃的。此種食物與西班牙的大鍋飯類似,Jambalaya的名稱最早則可追溯到法國普羅旺斯的文獻。

  *炸魚po' boy。

  *法國市集賣的小龍蝦派。

  *販售什錦飯與蝦類料理的店。

  *炸海鮮拼盤以及秋葵濃湯(小碗)和什錦飯(左下那碗)。

  *除了上述食物外,在傑克遜廣場旁的甜甜圈店也是遠近馳名,一份甜甜圈(其實長得像台灣的炸雙胞胎)配上一杯咖啡,意外的好吃。別看上面糖粉灑得像山一樣高,其實並不會很甜喔!

  *傑克遜廣場旁的這間甜甜圈店,永遠高朋滿座。

  這些食物成為文化現象,並不只是說說而已。美國知名鄉村歌手Hank Williams創作過一首歌,歌名就叫做《Jambalaya》,此曲是改編卡真人的歌曲《Big Texas》。《Jambalaya》一曲在說一個男孩划船到密西西比河畔一處平淺分流,與女友家人一起野餐,歌詞採用了卡真法語(獨特的地方性語言),且寫到了什錦飯、小龍蝦派、鮮魚秋葵濃湯以及水果酒,這些都是紐奧良的特色食物。《Jambalaya》這首歌相當輕快,充滿了熱情洋溢,後來被木匠兄妹樂團、清水合唱團、小野麗莎、張露、鄧麗君等人翻唱,這些特色食物也就隨之揚名世界。



  *木匠兄妹樂團的《Jambalaya》,是我比較喜歡的。

  講到音樂,造訪紐奧良絕對不能忘記的就是音樂。紐奧良機場大廳就有一尊黑人紳士吹奏小喇叭的雕像,而我們在建城300年的時刻來到紐奧良,在法國區的大街小巷更是無處不音樂,真是令人流連的一座都市。紐奧良是眾人所熟知的爵士樂(Jazz)起源地,爵士樂大概有兩個源頭,其一是來自非洲黑奴的鄉土音樂,並逐步在美國轉化為藍調(Blues)音樂,其二則是當時教會聖詩聖歌。這些聖詩聖歌受到藍調音樂的影響,逐漸形成了所謂「南方人的音樂」,其演奏的樂器則大多與教會有關,以銅管樂器、鼓為主。有一說是爵士樂早期為黑人靈歌,生活困苦的黑人在去世後,會由這些民間樂隊演奏送葬,第一段通常較為肅穆,但由於死亡對困苦的人來說是解脫,因此第二段常出現比較輕快、適合跳舞的節奏。當然,隨著爵士樂的向外擴張,現在爵士樂已經不是黑人專利,也有許多不同流派出現。

  在這次的紐奧良河岸音樂節的日子裡,我們就聽到了多種不同的曲風,也有融合了Rock的樂曲,甚至有一些很獨特的樂器演奏也出現在此。不過最吸引人的,還是比較傳統的紐奧良爵士樂演奏。在戶外演奏的樂團縱然厲害,但紐奧良其實有不少的「音樂Live house」,例如我們就挑選了一間自1961年便開始成立團體演奏的「Preservation Hall」,這是紐奧良當地最著名的演奏團體。Preservation Hall本身的建築物建造於1750年,是目前法國區第二古老的建築,裡面的陳設自然的流露出了一股歷史氛圍,讓人期待。

  所有人必須提早到Preservation Hall外排隊買票,然後會有一場接著一場的爵士樂團演奏,這些團員多是終生職,除非自然老化到無法再演奏,否則會一直演奏下去,因此樂手的年紀偏大,但或許也因人生歷練多了,他們演奏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真正的靈魂。演奏過程中不可以錄影,也不可以使用閃光燈,Preservation Hall裡面也沒有販售任何的飲品,所以如果需要買非酒精類的飲料,需自己在附近先購買好。對音樂不熟悉,但聽完的感受是「這真是太美好了」,不知多久沒有完全沉浸在音樂的洗禮中。還記得主唱(小號手)在一開始對大家說了一句話:「你們來過紐奧良嗎?現在可以說你們來過了。」完全名不虛傳、吹牛有理。

  *法國區路邊隨處有樂隊演奏。

  *法國區嘉年華,河岸音樂節的場地。

  *非常非常多人在密西西比河畔的草地公園上聽著音樂。

  *密西西比河畔參與音樂節的人潮。


  *大家來聽聽現場的感覺。


  *另一個場地的表演。

  *傑克遜廣場也有搭建舞台,許多人在此聽音樂。

  *Preservation Hall外排隊時先合照。

  *Preservation Hall,內部陳設看起來非常具有歷史感,整體環境營造讓我們才就定位,就開始期待演奏了。

  *現在,演奏時是不能照相的喔。特殊的傳統曲目則要加錢。

  *Preservation Hall樂隊的小號手兼主唱,在他身上,感受到什麼叫做音樂的靈魂。

  *機會難得,和小號手一起合照。

  *法國市集旁也有不同的樂隊在表演,相同的是一定會以人在前面跳舞。

  *隨興的音樂,隨興的起舞。

  *這個在傑克遜廣場前演奏的黑人樂隊,樂風更為奔放。

  *奔放的樂風。

  *也有些非正統爵士樂的樂團,用其他吸引人注意的方式或樂器在演奏。


  *非正統爵士的樂手,在這裡也是會受到矚目的。

  講到這裡,紐奧良是否已經引發了你的興趣呢?地理學的研討會辦在這座城市,固然跟建城300年的歷史,以及卡崔娜颶風過後的災害與復建議題有很大的關係,但個人覺得最大的收穫,則是親身體驗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如何被展現出來,包括保存完好且持續使用的文化資產、備受市民認可且向外推銷的美食文化(甚至還有相關的嘉年華)、極具主題性的推展都市特色觀光,這些可能都是值得台灣借鏡的地方。

  紐奧良並不是只有法國區,其他區域也有不同的特色,接下來幾篇再陸續介紹。

  *紐奧良法國區地圖。


2018.04.10-17造訪
2018.09.05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