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閣古厝的三合院之一。
知道有這樣的古厝存在,其實也算是機緣,正好因為報名了在文化大學舉行的中國地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要在會上發表,搭乘公車從劍潭捷運站往文化的方向前進,會經過一處以低矮平房為主的聚落。回程時,博士班的小白學長告訴我他看到此處有間有燕尾屋脊的老厝,這讓我感到驚喜與好奇,畢竟之前從未聽說有這樣的燕尾老厝存在,於是便在研討會結束的當天前往一探。
此聚落中有數間老厝,這趟共看到兩間三合院。第一間三合院,正堂寫著「命相」,大概是某個算命師在居住吧!三合院的建築大致完整,正廳和左右護龍的屋脊均為燕尾,其中正廳還有柳條磚和花草剪黏的裝飾,亦有天書、寶劍、玉佩、天官鎖等白灰泥塑於屋側。據說廳堂內有堂號「譙國」,為曹姓家族所有。
*第一間三合院正身,遠看應該是以木構為主,牆身下段為紅磚,上段為泥灰,基礎可能以安山岩為材料。
*左護龍的燕尾與如意、畫卷等白灰泥塑。
*右護龍的燕尾與寶劍、天書等白灰泥塑。
*正廳屋脊的燕尾、花草剪黏和柳條磚鏤空裝飾。
不遠處的第二間老厝,據說堂號是「魯國」,依此推測可能為曾姓(部分網路資訊則認為是魯姓,但魯姓常見之堂號為扶風、新蔡等,沒有魯國),但根據資料則指出,這邊的居民高達90%均為曹姓,因此不知何故為曾姓的三合院建築。此棟三合院與第一間最大的不同是,其中埕外有門樓區隔,門樓亦有燕尾,亦有泥灰裝飾於門樓兩側;門樓入口處本應有對聯,但已無法辨識。正廳屋頂大概有許多破損,已用鐵皮覆蓋,但仍可見正廳入口的「凹壽」設計,以及木質的門面,兩側則以磚覆於外,推測裡頭可能包有夯土,基礎則為安山岩。其左右護龍均已改建。
*第二間三合院,中間為門樓,左右兩側護龍均已改建。
*門樓正面,入口處有對聯,但無法辨識。
*門樓燕尾下方有祥獸泥灰紋飾。
*正廳建築為入口處向內縮的「凹壽」設計,中間是木構門面,兩旁以磚、石砌成。
此處還有其他至少兩間古厝,但因時間關係,並未探訪。不過兩間三合院之間的建築配置,雖然許多已經改建,仍多有早期合院多進、多護龍的紋理存在,若有機會請居民帶領一探,應該會有不少有趣的收穫。由於網路資料中描述此處建築已有超過一百多年的歷史,聚落名為「曹家莊」。明治三十七年(1904)之臺灣堡圖則稱此聚落為「大石閣」,大正十年(1921)的兩萬五千分之一臺灣地形圖則稱做「大石角」,有些網路資料認為此處原為採石地點,但根據陳國章的《臺灣地名辭典》,則認為石角是「岩石的旁側」的意思,因此石閣、石角之意推測應該就是「山腳下」。
整個聚落位於溪谷谷口北側的沿山(其實是熔岩台地)西側,清代的聚落選擇在這樣的位置,通常是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溪流出谷口後,坡度變緩(沖積扇地形),河道容易擺夷彎曲(今日平直的河道是堤防束流的結果),因此將聚落緊靠山邊稍高之處建立,是較安全的位置,如著名的「三峽老街」亦是位於這樣的地形上。
*大石閣一帶地形圖,除地形外,其於地物(包含河川位置、聚落、鐵路及地名)均為明治三十七年臺灣堡圖所繪,可見到大石閣聚落是位於溪谷口北側的沿山之地,是早期人為改變環境能力弱時,較為適合發展聚落的位置。
大石閣的曹姓(或許還有曾姓)人家為何到此?兩間古厝為何有資格使用燕尾屋脊?這兩個謎團我現在還未能解開,加上這次還只是在門外探探頭,很多細節都只能「據說」,或許有朝一日再訪此處(挺容易到的),更深入了解之後,會有進一步的想法吧!這邊就先留個引子,待日後繼續探訪。
一、參考資料
1.天母合眾國-200年的記憶與天母最後一塊濕地
2.記憶‧台北
3.記憶‧台北
4.陳國章,2004,《臺灣地名辭典-合訂版》,地理研究叢書第33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012.04.22造訪
2012.06.07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