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6日
野地旅0463:仙洞巖與佛手洞[基隆中山]
*仙洞巖內石壁上的石刻,臺灣少有如此高密度的石刻作品。
去過幾趟中國,在一些人文薈萃之處,總是會有騷人墨客題字吟詩,且有不少名流千古之作;相較起臺灣,歷史時代較短,早期也一直不是漢文化發展的主要核心地帶,因此雖有不少文人留下文學作品(如竹枝詩、詞等),但總是缺乏個代表作,而實體作品也數量相當少,所以當我進入仙洞巖所看到的第一眼,就深深著迷了。
仙洞巖,非常早就出現在臺灣文人筆下,同治年間李逢時作雞籠八景詩時,便以「仙洞鳴泉」之名出現,《淡水廳志》記載的雞籠八景亦有「仙洞聽潮」,一直到大正六年(1917)許梓桑所寫的基隆八景詩,仍有「仙洞聽濤」之名。可見早期到仙洞巖遊覽,是一種比較寫意的聽覺饗宴。不過這些騷人墨客會前來此處,大概與仙洞巖早早作為寺廟有關,一些資料指出,最早在仙洞巖為代明宮所在,後來於明治三十一年(1898)作為日本佛教臨濟宗基隆佈教所,稱「靈仙洞最勝禪院」,祭祀七福神之弁財天神,並於兩年後改名為「最勝寺」;明治四十四年(1911)改稱仙洞弁天宮(神社),祭神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天照大神、大物主命與崇德天皇。現在稱「仙洞巖最勝寺」,主祀釋迦牟尼佛。
我們來此,是為了尋訪兩尊基隆月眉山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的石觀音(野地旅0461月眉山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初尋),於是驅車前來。現在到仙洞巖的遊客似乎沒那麼多,停車還算方便,石觀音的基座就在洞口附近,保存完整,但兩尊石觀音被搬入仙洞巖內。一進入仙洞巖,迎接我們的是笑口常開且袒胸露肚的彌勒佛,接著是兩旁密密麻麻的石刻,雖然我看不懂書法藝術,但總覺得能有如此密集的「文物」同時出現在眼前,就已經令我相當驚喜了,原本以為仙洞巖就只是個神壇而已。
*仙洞巖牌坊。
*仙洞巖入口,此處曾有與神社類似的鳥居。
*基隆月眉山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的第九番和第十番石觀音基座,保存完整,基座前方的「卍」字清晰可見。
*洞內洞外都有不少石刻作品,從同治、光緒到明治、大正年間都有。
*仙洞巖主洞內部。
一開始進入之處是主洞,內部再分為左右二洞(背對出口),整體略呈不對稱「Y」字形,石刻較少,地形上也比較狹窄陰暗些。右洞較寬較直,洞的底部呈現圓形石室貌,有佛教四大金剛之石雕,兩尊西國三十三所石觀音也擺放於此。左洞則大致與主洞垂直,十分狹窄,有些地方骨瘦如柴的我也要半蹲而過,稍有福態之人可能得多費番手腳,洞底亦有石室,但因為人少,顯得安靜、寂寥。左洞洞壁上刻滿了遊客所留下來的文字,雖然經過大自然的洗禮,已經逐漸融入洞內景觀,但仍是現代遊客應引以為戒的。
*仙洞巖右洞內的石室,岩壁上有四大金剛雕塑。
*右洞內所擺放的兩尊石觀音。
*左洞狹窄之處僅容一人通行(左);左洞供奉的觀世音,應為後來刻造的(右)。
*左洞石壁上充滿了遊客的壁字,看起來很像是什麼史前文明。
*到底是刻了些什麼?
*左洞底石室的地形景觀。
參觀完仙洞巖,我們注意到一旁還有個指示牌,通往「佛手洞」,這是之前比較少聽聞的,好奇心驅使之下,便前往一觀。佛手洞與仙洞巖一樣,原本都是海蝕地形中的海蝕洞,也非常的深邃,甚至裡頭四通八達的,鑿穿到山體的另一側,十分特別。相較於仙洞巖,佛手洞的地形原始許多,雖然日本時期曾作為防空洞使用,但除了整地以外,大致上破壞少,若說仙洞巖適合人文實察,那麼佛手洞就比較適合自然實察。
從仙洞巖旁的入口進入,循著不算暗的燈光,經過一間又一間的石室,轉幾個彎,便可以看到大佛手印在洞頂壁上,說穿了就是發達的岩石節理,以及一些鏽染紋共同組合成的景觀,不過還是挺有趣的。較吸引我的則是整個佛手洞的格局,洞體在較窄處大多呈現下寬上細,我個人推測是海水深入侵蝕砂岩節理(或其他破裂面),形成頂部未開口的蝕溝,再加上海水不斷濤刷蝕溝兩側,因而出現類似葫蘆狀的海蝕洞,深處的岩層節理交錯,海水持續侵蝕,也造就了佛手洞和仙洞巖中,還有其他分支的洞穴,而在洞穴分支之處,海水拍打較容易在此迴盪,形成多股不同方向的力量侵蝕交會處附近的岩壁,最終形成了較寬廣的石室。
*佛手洞靠近仙洞巖一側的入口。
*佛手洞平面圖。
*四通八達的佛手洞石室,可能為海水在各條蝕溝交會處回盪侵蝕,才形成較大的石室。
*狹窄蝕溝,應該是沿著砂岩岩層節理(弱面)所侵蝕(左);佛手印在洞頂,應該是由較細的節理和不同程度顏色變化的鏽染紋,共同形塑的。
*一處石室,十分寬敞,但洞內陰濕,略感寒冷。
*佛手洞另一側洞口在民居之間。
佛手洞有兩個洞口,按照外形推測,靠近仙洞巖側的入口,應該是佛手洞的末端,海水侵蝕的結果導致上方崩塌,形成了朝上的洞口;位於民宅之間的另一側動口,則有較標準的海蝕洞形態(通常水蝕地形會較為圓滑,崩塌地形則較有稜有角);後來因整體地盤抬升,佛手洞與仙洞巖逐漸離開海水面,到今天的位置。相傳佛手洞與仙洞巖在早期,洞內均可聽聞海浪拍打岸邊的聲音迴蕩其中,因此才有基隆八景之「仙洞聽濤」,然而昭和四年(1929)基隆港的第三期築港工程展開,港區外擴,原本僅有防波堤的仙洞鼻一帶被填海造陸,海水正式遠離仙洞巖和佛手洞,至此再也聽不到海濤回音,或許這正是昭和七年(1932)時的《基隆誌》和《基隆市名所案內圖》中的基隆八景,都已經沒有了仙洞聽濤,而民國六十三年民眾日報所票選出來的基隆八景,則成了「仙洞探幽」,原本的聽覺感官享受,已然成了歷史。
仙洞巖與佛手洞之旅,同時滿足了地理人對自然、人文的喜好,算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實察地點,除了見識自然環境的演替以外,如何利用自然進行人為活動,不正是地理人探究「人地互動」的一項實例嗎?限於時間,這次僅是走馬看花,並未仔細看看兩洞洞內,或許有機會再訪時,可以更深入的觀察,包含這附近的民居聚落。
一、參考資料
1.基隆八景的演變
2.臺灣歷史學會-大船入港,快樂出航-基隆港的歷史
3.愛哭的黑熊-日本佛教各宗派在基隆(3)~最勝寺
4.臺灣佛寺時空平台-寺廟檢視-仙洞巖最勝寺
2012.05.13造訪
2012.06.26完稿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野地旅0461月眉山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初尋]這個連結好像不對,可能要重拉一下這樣 XD
回覆刪除真的耶 修正完畢
刪除大大這裡以前的確是神社
回覆刪除詳情: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oa.1429273413851584&type=3
您好,明治天皇頒布神佛判然命之後,神道教與佛教分離,基隆仙洞巖祭祀弁才天,為佛教之流派(未納入近代社格制度),神道教將弁才天改稱市杵嶋姬命。因此仙洞巖與嘉義弁天祠並不在我的神社定義範圍內喔,祭祀弁才天(市杵嶋姬命)的弁天祠,且被視為神社的,目前在台灣已知的只有桃園的豐滿社。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