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8日

野地旅0047:石門水庫集水區考察II[桃園復興、新竹尖石]

地點:桃園縣復興鄉卡拉部落、三光部落、武道能敢道路、馬美道路、新竹縣尖石鄉魯壁山莊、玉峰村、宇抬、桃園縣復興鄉泰平村、桃園縣大溪鎮、台北
日期:民國九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
性質:考察
----------------------------------------
image002
  *第二天考察的路線,右邊的大星號是卡拉教會,我們先往卡拉溪看攔砂壩,然後開車往榮華、三光、武道能敢道路、馬美道路、經過李棟山(未畫出)、接到左邊的大星號魯壁山莊、下宇老、然後走玉峰道路回到榮華,再沿著北橫回到大溪吃晚餐,最後到台北。圖為永忠學長製作,請勿轉載。圖中紅色圍起來的,就是該區中各個大大小小的崩塌地。
  早上六點醒過來,七點才離開被窩,一千多公尺的山上,雖然太陽大,但還是冷。隱隱聽到樓下(客房在二樓)有炒菜聲音,原來是牧師和他太太(也是牧師)在幫我們做早餐,煮了一鍋稀飯和六道菜,好香呢。窗外還有好漂亮好漂亮的桃花,最重要的,還有教堂對面,有個很大的崩塌地,吸引了老師的注意。我們花了一點時間,才把老師叫離窗邊,來吃早餐。
  吃早餐也在談崩塌地,吃完之後我們決定先在教會旁邊看一看。對了,別忘了卡拉教會是相當具有特色的教會,非常值得一看,卡拉教會的造型,是個諾亞方舟,如果卡拉溪谷出現雲海,這艘方舟就好像行駛在雲海中,十分的夢幻。今天太陽很大,當然沒有雲海,像是在造船廠中方舟,但在大太陽照耀底下,加上本身建築的優美和角度,看起來又有雄偉的感覺,特色十足,大家有空到巴陵,別忘了轉去卡拉部落的教會看看唷。

  *教會正對面的崩塌地,下面的河谷還很深,不過被竹子擋住了。對面平坦處是舊的卡拉部落所在地,中間有個樹顏色較深的地方,就是以前牧師的家。

  *外面種的水蜜桃都開花囉。巴鈴(拉拉山)這邊的水蜜桃很有名,我想大家都知道。



  *卡拉教會諾亞方舟的造型。
  在教會上面看了對面的崩塌地,對著那裡指指點點了很久。老師對於崩塌地上方那塊比較平且似乎是有開發的地方,到底是什麼地形、是如何形成的頗有興趣。老師要我用望遠鏡看看對面崩塌的地方,看看那邊的岩層到底是母岩露頭還是崩積的土石。
  牧師擔心的東西,是當艾利颱風過後,附近出現了一連串的崩塌,而且當地人以前覺得,下雨之後水就是成為地表逕流進入河中,但最近卻發現,水會滲入地下,然後在坡腳滲出,他們擔心是地中出現裂隙,可能會導致地滑或大規模的山崩。老師對於沒有研究過的課題抱持著一種保留的態度,我雖然沒有說出來,但我覺得可能只是因為崩塌之後,大家才看到這個現象,之前水文學的課就有上過,地表上的水會下滲進入土壤,會側滲離開土壤,應該是個正常現象。但如果是少量裂隙大量出水,那就值得注意了。
  牧師提到了一個現實,就是各方高官或專業人員到山地來,勘查所謂的崩塌或土石流災害,通常都是要等天氣好或著道路搶通,到那個時候就很難想像當時災害發生的原貌,例如他們提到卡拉溪旁有個養鱒場,在我們看來,它高出平時河床約三到五公尺,但颱風大水時,卻屢次被淹掉,可見雖然有三五公尺的落差,但那個地方依然是河水的「行水區」,我們看到附近護岸的高度,大約都在一到兩公尺左右,真正大水來時作用如何,便值得討論。

  *下到卡拉溪,看到攔砂壩,旁邊有個大崩塌地,拿起相機來照相。

  *攔砂壩下就是一個曲流,凹岸被大水侵蝕所以有崩塌發生。

  *總共有兩個攔砂壩。

  *攔砂壩附近環景照,水流出來的地方就是崩塌地了。

  *五個人站在攔砂壩頂,陰影看起來頗有趣的!

  *這裡有另一種水土保持設施,山邊溝,可以將山坡流出來的地表逕流匯集,再統一將水輸往攔砂壩上游處。

  *距離攔砂壩不遠處的平坦地,是一個已經崩塌很久,被開發為果園的小階地了。

  *下到卡拉溪,前方有一片較為開闊的空地。牧師說這片空地在艾利颱風的時候,大水一來,兩旁所有空地都被淹了,還有一位婦人被沖走,老師稍為觀察了一下空地高度,認為還不是河階,可能只是比較高的河床地而已。

  *少數的岩層露頭中可以看到高度擠壓而形成的褶皺。

  *我們在卡拉橋稍微暫停,看看四周。

  *從卡拉橋可以看到諾亞方舟呢,已經很遠了。

  *以卡拉橋為中心,卡拉溪上下游五百公尺是溪魚復育區,據說成效不錯。

  *再開車往山上,到了卡拉部落對面的舊卡拉部落,可以看出現在的卡拉部落,是建立在零星的平地上的,有可能是河階。

  *離開卡拉溪,在這個展望點可以看到卡拉溪的曲流、河床地和峽谷。
  在卡拉溪地區看了很久,幾乎要一整個早上,從攔砂壩到卡拉橋,從卡拉橋到舊卡拉部落,其實可以看到的是原住民生活在這樣陡峻的山中,對於寸土的關懷,從漢人移墾台灣之後,原本居住在較低平地的原住民也被迫不斷的往內山遷移,日治時期規劃的八萬公頃(不曉得有沒有記錯)要存置林野供原住民族生活,國民政府來台後,政策上的失誤,將要存置林野改為原住民保留地和林班地,原住民保留地約只剩下兩百多公頃,供原住民族居住開發,而林班地則由林務局管理,變成不能開發的地方,原住民生活空間狹小。
  而另一方面,在土地坡度測量下,超過一定坡度的土地不能開發,但是在測量人員可能偷懶或根本無法抵達原住民所有地的情況下,經常出現一塊「有好幾階的階地」被直接劃為一個超過標準的斜坡,但明明是由很多平地和很多垂直的崖組成,應該有很多地方可供開發。尤有甚者,土地的坡度居然是在酒席上決定的,這些測量人員大多只是通過公務員考試,並不一定具有相關技術,有道是有錢能使鬼推磨,這樣的政治生態,不曉得何時有機會改變?
  牧師很高興的為我們介紹了卡拉、巴陵一帶,並且提出他們對於新建工程的疑慮之後,我們也回饋了一點點自己的看法,當然有些工程上的專業並不是我們所能知曉的,希望在當地族人的努力之下,原住民族能和自然之間達成最和諧的平衡。
  和牧師道了再見,希望下次還有機會來到這個諾亞方舟。我們開車回到上巴陵,在派出所前的展望台稍微看了一下,往山下看可以看見三光溪的曲流地形、高空彈跳點大漢橋等,風景秀麗。

  *離開卡拉部落,回到上巴陵,在上巴陵往回照卡拉。

  *拉近看,住家中的方舟。

  *就在這個岔路,左邊下去就是卡拉了。

  *到山的另一頭,往下看就可以看到大漢橋。

  *遠方的山頭還是被雲覆蓋。

  *右邊是北橫到巴陵的公路桃116縣道,很曲折。

  *在公路上看到的三光溪區流地形,很漂亮。

  *拉近看,右邊是巴陵橋。有兩個凸出的角,就有可能是肩狀平坦稜,兩者的高度相當且與照片左上的河階高度也相當。

  *環景照,左邊山腰上的道路是北橫,右邊山腰的道路則是金天要走的,通往三光部落。

  *離開巴陵,又經過了垮掉的巴陵壩,在這邊還遇到了公視拍紀錄片的人員。

  *在巴陵壩蓋好後,下游處都建立了護岸保護邊坡,但每逢大水就可能被沖毀,原本這邊邊坡上的平地都有住家,但因為沖蝕力太強,凹岸不斷崩塌,被迫遷走。

  *只能說今天的天氣真的很好。
  離開巴陵,來到往三光部落的岔路口,桃113縣道,我們在路口這幾間小吃店中挑了一間,先解決已經過時許久的午餐,然後再驅車前往。武道能敢道路,從這邊開始,我們要紀錄非常多的崩塌地。過了三光後不久,就看到了遠處的山坡,有一個植被復育已經有一定成效的邊坡崩塌,根據老師事後告訴我,那應該是砂崙仔大崩塌地,除了這個大崩塌以外,我們還會經過下文光大崩塌、下宇抬大崩塌以及許許多多大小不等的崩塌地。
  馬美道路這一段就用照片帶過,沿途看太多崩塌了,看到都已經麻木。特選幾張大家看看。

  *砂崙仔大崩塌地,已經復育的差不多了。從三光遠照。

  *砂崙仔崩塌地近照。

  *上面都已經鋪上鐵網、製作引水道了。實際成效如何還未可知。

  *今日見到的第一個核彈級大崩塌地。

  *民國九十六年開始施工的,算是新的。位在泰平溪上游,非常大。

  *泰平溪大崩塌,一部分的岩層完全裸露,上面的竹子貼齊邊坡生長。

  *考察一行五人合照,站在離大崩塌少說有二十公尺遠處照,可見這崩塌有多大。左起永忠學長、庭毓學長、拔尚學長、沈老師和我。

  *這個崩塌也不小,但稱不上是核彈級。

  *告示牌告訴我們,已經進入林班地了,難怪馬路越來越難走。

  *曲折了許久,眼前竟出現這樣聚有特色卻不得不說它破爛的建築群。李棟山莊。

  *李棟山莊的入口,上面綁滿了各個登山隊伍的布條。

  *李棟山莊的主建築,攀爬李棟山的通道由此入。

  *從李棟山莊可以通往李棟山砲台,也就是所謂的古堡。李棟山,在日治時期為了監控大嵙崁溪(大漢溪)上由的泰雅族部落,遂在李棟山的置高點設立砲台,與不遠處的上巴陵砲台互為犄角,整個泰雅族在此區幾乎皆受監控而無死角,僅在李棟山南方,烏來山南玉峰溪北,受到烏來山勢阻擋而略有死角。現在李棟山山頂設有一等水準點。

  *離開李棟山莊之後,我們見到的第一個部落,馬美部落。像是蓋在山脊上。

  *從馬美部落延伸出去的山脊,最右邊的尖頂即是烏來山。烏來,泰雅族與為溫泉之意,可見這裡(或其下的玉峰溪)可能有溫泉發現過。在日治時期,為了統治泰雅族在烏來山下死角的聚落,遂興兵從李棟山攻打烏來山,而泰雅族則沿著這條稜線奮勇抵抗,控制權多次轉移,所以可以說是個相當血腥的戰場。

  *已經過了魯壁山莊,回到了玉峰道路,也標示著行程即將結束。玉峰溪南岸的這個崩塌地,經常被附近部落拿來指證說,攔砂壩的興建會導致邊坡的崩塌,理由是當水受到攔砂壩阻隔,就會向兩岸溢滿,所以會加速侵蝕邊坡,導致崩塌。下方被掩埋的部分是一條魚梯,在建立後,被掩埋。

  *不遠處往回照,有一條支流從右側匯入玉峰溪,前方的平坦地看似扇階,扇階是由支流沖積而成的平地,扇端處受到主流侵蝕而有階崖。與河階最大的不同是,河階因為是主流所形成的地形,故多呈長條狀且平行主流河道,扇階因為是有點像支流的谷口沖積扇,其扇端處會有尖角,不與主流呈平行,且略呈扇形。

  *我們這趟看的最後一個點,下宇抬的大崩塌,現在已經整治的差不多了,許多的固床工(橫在河中央的水泥建築)和砌石護岸。不知道實際作用如何。
  離開下宇抬已經是晚上六點整,我們直接驅車回到北橫,並且一路往平地開去,約八點,抵達大溪鎮,在鎮上吃了晚餐,再開車回台北,回到師大大約已經是十點了。
  這次看了很多的崩塌地、土石流遺跡、邊坡復育工程等,也聽到了一些當地原住民的心聲。
  以一個毫不相干的台北人來說,只要談到北橫地方的生態保育,就會強烈的反對任何河床穩固的工程或著邊坡穩固的工程,以期保持最為原始的狀態,能夠留下最真的大自然。然而,若設身處地的換一個角度來看,假設是當地生活的原住民,他們當然希望能夠建立一些防護措施,這塊地如果崩塌掉了,可能這家人的所有財產也就跟著崩塌掉或著面臨危險,在社會上已經屬於是弱勢族群的他們,若連最後的一點土地也無法保護,那如何生活呢?
  當地住民們也知道要保護生態,所以不斷的在生態、安全間互相的謀求平衡,多處的封溪護魚似有初步的成效,而攔砂壩卻也不停的蓋。去年韋帕颱風之後,可以攔劫1000萬立方公尺砂量的巴陵壩在我生日這天被沖垮,下方十來公里處,更高大卻也瀕臨淤滿的榮華壩暫時還沒有受到影響,但難保哪一天不會發生事情,巴陵壩的崩潰,在學理上很明顯的一點就是,上游地區的「侵蝕基準面」又會下移,雖然不多,但一定有影響,侵蝕基準面的下移會直接導致上游的下蝕力加強,崩塌將會更嚴重,就帶來更多的泥沙,加速榮華壩的傾頹。
  榮華壩若垮,直接影響的將會是供應台北縣、桃園縣大量用水的石門水庫,淤砂情形相當嚴重的石門水庫,若再加上榮華壩的沙石,肯定是雪上加霜。於是有人提議在原巴陵壩下游處興建新的大壩,以延長攔砂時效,但也有人質疑,巴陵壩1000萬立方公尺的砂量,三十年下來,平均每年大約只淤積了30萬立方公尺,與石門水庫每年200萬立方公尺的淤砂量相比,少之又少,更何況,巴陵壩大約只經過了幾次的颱風就已經淤滿,實際效用有待商榷。
  這樣就延伸到石門水庫的探討,整個石門水庫集水區充滿了攔砂設施,就是為了水庫的壽命著想,大壩或許不會垮,但水庫有淤滿的一天,大台北地區用水該何去何從?於是,是否繼續興建攔砂壩又成為了經濟議題;若問題嚴重,就會形成政治議題。想越多,解決越困難。
  難道這就是石門水庫的原罪?上游不斷的崩塌導致水庫淤滿,但下游卻因長年大壩洩洪加速沖蝕河床,使得下游河段河床快速下切六公尺高,國土流失又沒有上游泥沙可以填補,聽起來真是壞處多多。但我們能不建水庫?不建的話,今天的台灣或許沒有經濟奇蹟,或許早被大陸統一或被美國託管,在地人的在地意識和統治者的宏觀角度要怎麼平衡,我想是二十一世紀,最值得研究的問題了。
  如果能夠毫無紛爭解決這樣的問題,且圓滿達成,我覺得解決這問題的人,應該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以上純屬個人憑資料印象與知識分析,不適合做為任何「報告、論文、新聞等」相關主題之引用內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