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台北縣土城市祖田里(媽祖田)大安圳攔河堰
時間:民國九十六年十一月十七日
性質:地理系考察-水文學(帶隊老師:韋煙灶)
----------------------------------------
這次水文學考察的第一個點位,是位在台北縣土城市祖田里的「大安圳攔河堰」。
*紅色點為下車位置。擷取自Google Map。
上面的地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這裡大漢溪是呈現「網流」的形式,分做南北兩支,北支在環河路那邊,也有幾個攔河堰,南支就是紅點所在的位置,兩支後來又會合。在衛星圖上,如果有攔河堰,通常那邊的河水流幅會變寬,但是我們在紅點位置看不到,原因是:大安圳攔河堰早就壞了!
以這邊的地勢來說,東南方有媽祖山,一路傾斜到紅點所在的媽祖田(祖田里),所以整體地勢是由東南向西北傾斜,而大安圳在這邊引水之後,是沿著山腳或平原上的高地(如自然堤①),把水輸往東北方(和中央路的走向相同),灌溉地勢較低的區域,若是在山邊,則只能灌溉渠道的上方到河床之間的農地,若渠道在自然堤上,則可向兩邊輸水。
我們從一個不是很起眼的小巷子走了進去,不一會兒功夫,我們就看到了一座小橋,名曰「大安圳橋」,橋下的水道看起來像是個水溝,實際上它也就是水溝,在民國七十年代以後,土城地區逐漸都市化,農田灌溉需求日漸減少,遂不整修,加上排水的需求增加(住宅興起),由於圳道本來就為公有地,土地取得沒有問題,所以直接用做排水溝用,現在水直接排入大漢溪中。
大安圳橋下仔細一看,就可以發現一些比較特別的地方,和一般排水溝不同的,在這裡旁邊有一條比較小、地勢比較高的小渠道,這條正是過去引水的大安圳,水流方向與水溝正好相反,是從大漢溪抽水上來,架高的小水渠就可以把水往比較下游的位置送去。
*不起眼的小巷子名喚溪頭路。
*大安圳橋。
*大安圳,下面有水的地方是排水溝,左邊民房旁有個比較小的矮牆所區隔的小凹槽就是引水渠!
*從民房上的滅火器可以看出這裡就是祖田里(原名媽祖田)。
橋的另一頭,大樹下,有個小小的海新宮,其實是土地公廟,替村民管理水源的,通常土地公廟都會設在水源處,這裡離大安圳引水口很近,所以設有土地公廟不令人意外。海新宮中除了供奉福德正神(土地公)以外,還祀奉「水仙星君」,更可知道這座小廟,跟這條水圳不可分割的關係。
*海新宮,很小一間。
*小廟裡面的陳設也很簡單。
*聽課中。
從海新宮旁邊一條小路走進去,是荒煙蔓草,還好路不長,大安圳的排水溝在這邊淺淺的,然後往大漢溪排出。這裡有個水泥建築,看起來頗有規模,原來這就是舊的攔河堰!以大漢溪來說,攔河堰的上游部分做成垂直狀,下游部分則做成圓弧狀,一直延伸到對岸的河階,以抬高水位讓水能夠流入地勢較高的大安圳。現在,這裡只剩下排水的功能而沒有引水的功能。
跳過排水溝繼續往前走一點點,就來到了大漢溪畔,我們站在攔河堰上,覺得現在的溪床和攔河堰頂的高度差很多,不過老師說其實以前應該高差沒有這麼大,現在高差加大,主要的原因是上游石門水庫建成後經常洩洪,瞬間大量水流快速沖刷河床,使得河床面不斷被下蝕,高差增大。
在河床中我們還可以看到被颱風沖毀的大安圳攔河堰,一旁則是抽水井。當攔河堰被沖毀時(民國五、六十年代),土城地區對灌溉的需求已經降低,不再需要如此大而穩定的水量,加上攔河堰工程所費不貲,抽水井較為節省經費,也可以在有需要的時候才抽水,遂在攔河堰址旁,鑽了六個抽水井。
抽水井並不是直接抽大漢溪的地表逕流水,而是抽取下滲在河床中的「伏流水」,因為台灣荒溪型的河川多,河床經常水量不足甚至沒有水,但是在地表下岩石縫中,卻經常有水在人眼看不到的地方流動,到比較低漥之處才又流出地表,因此抽水井是抽取這些伏流水。抽水井的外觀和想像中的水井不同,一般人想像的水井,是所謂的廣口井,而抽水井則是打洞下去,插水管。
*雜草叢中看到廢棄的攔河堰。
*攔河堰的樣子,下游方向就是像這樣呈一個曲面,下面有消波塊,是避免大量排水時會沖刷下游地面。
*排水溝的尾端,就在攔河堰上。
*攔河堰旁邊,就有像這樣的一堵一堵水泥牆,上面的洞就是抽水井的水管。
*大漢溪,對岸河床中可以看到有斷落的攔河堰殘跡。
*我們站的地方是攔河堰,旁邊就是抽水井。
稍稍看過了抽水井,我們回頭,再看了一下大安圳,然後上車。第一個考察點在此告一段落。
從大安圳的興衰,我們可以看到大台北地區的發展史,農業到都市,引水到排水,或許以前從攔河堰可以眺望大片的大漢溪沖積平原,一片綠油油的田地曬著和煦的太陽,一陣微風扶來就能讓眾綠低頭;現在只能夠想像著殘破的攔河堰前的雜草樹木都變成透明,然後會看到房子、房子、還是房子。
這或許也可以算是滄海桑田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