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6日

野地旅0296:聖人瀑布[台北士林]

地點:台北市士林區溪山里陽明山國家公園管制區,至善路三段過聖人橋
日期:民國九十九年九月五日
性質:旅行

---------------------------------------


  *聖人瀑布一景,四周造型優美,下有瀑潭(被草擋住),是早年台北市民重要的休閒場所。

  離開了七星山區(野地旅0925七星池、小油坑與夢幻湖),吃過午餐,搭著光哥的車往外雙溪的方向下山,由於開車很方便,便提議前往聖人瀑布一探究竟。聖人瀑布在至善路接近路底處,車子可以開到一旁小巷中停靠,然後走過鐵柵門,通往外雙溪畔。看此處的設施,想必原本是有一條橋可跨越外雙溪的橋樑,但現在已經封閉拆除,若要近看聖人瀑布,首先要對於警告標語不予理會,接著跨越河畔的護欄,走過溪床抵達對岸。據說有些人會再翻過最後一道護欄,但民國八十二年時,此處發生了落石事件導致二死二重傷以及二十六輕傷,從此聖人瀑布封閉至今,因此我們還是沒有選擇跨越最後一道護欄。


  *聖人瀑布附近影像,左側大路為至善路,Y字形溪谷左為外雙溪主流,右為聖人瀑布支流,圖上方為正北。(截自Google地球)

  聖人瀑布位於外雙溪的支流,形成原因應該是主支流水量不同、侵蝕程度不同,使得高差日益顯著而成的支流懸谷型瀑布,並因為瀑布本身的侵蝕後退作用,而退至支流溪谷中現在的位置;聖人瀑布平時水量還算豐沛,外型上則屬於狹長型的瀑布。在瀑布本身的地形上,則受到此處大寮層砂頁岩互層影響大,此處的互層層理幾呈水平,可從瀑布兩旁的岩石露頭以及一旁外雙溪河道上,那一塊塊像豆腐一般的岩層看出。由於岩層水平且帽岩之造瀑層不明顯,為瀑身向外傾斜的傾斜型瀑布,而非垂直或內凹,此類瀑布在演化過程中,會逐漸後退、低矮,最後失去瀑布的容貌。目前,聖人瀑布高約10公尺,有瀑潭而無瀑頂小湖。

  除了瀑布外,一旁外雙溪的河床也很有特色,大寮層的砂頁岩互層在此,較軟的頁岩以及砂岩層弱面(節理面)被水侵蝕,而砂岩保留下水平的層理,從外觀上來看,就像是一層層的豆干,難怪也是以前台北市民最喜愛的烤肉場所之一,三五人群盤踞一塊「豆干」便可以開始烤肉了,還可以就近接觸到溪水。


  *外雙溪河床與聖人瀑布,此處原有一座橋。


  *越過外雙溪後,先經過一片雜草叢生的地方,可以想像這裡是以前台北市民常來的遊憩區。


  *雜草中的聖人瀑布;聖人瀑布近照。


  *有兩人發現我們靠近聖人瀑布,也跟了過來,但不要再越過這個木柵欄囉!


  *外雙溪河床,看起來就像是豆干一樣。


  *外雙溪床一景。

  聖人瀑布附近雖美,但管理部門封閉也是有其道理,除了落石危險之外,聖人瀑布下方瀑潭的暗流也要過人命,而去到聖人瀑布的遊客有時又會因為夏季的午後雷陣雨,而受困於河的對岸,其實也有一定的危險性。完全封閉在管理上或許是一個最不需要政府負責的方式,也是最節省經費的方式,不過以聖人瀑布這樣一個知名景點,越是封閉,越有人想要跨越外雙溪、跨越護欄,不知道是不是能用一種限制引導的方法,讓遊客能夠滿足其好奇心理,又能夠兼顧安全?讓大家能夠大大方方的,瞻仰聖人。
 
 
一、參考資料
1.沈淑敏(1988),《臺灣北部地區主要瀑布群的地形學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