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5日

野地旅0231:關山大圳水口[台東海端]

地點:台東縣海端鄉海端村初來水利公園
日期:民國九十九年三月九日
性質:外埠教學參觀(帶隊老師:吳進喜、林聖欽)

---------------------------------------


  *關山圳頭一景。

  關山大圳前身為里壟圳,初建於明治三十九年(1906),由數十名西部移民來的漢人共同出資興建的小圳,因常有原住民下山出草,因此里壟圳在完工後兩年遭到廢棄;至大正四年(1915)加強警備並設置隘湧線,此時台灣東部的行政區劃為警政系統,以廳為單位,因花蓮港廳與台東廳之間幅員遼闊,因此每隔兩個鄉再設三個支廳,遂成為今日的縱谷區行政區劃(北至南為花蓮市、吉安鄉、壽豐鄉、鳳林鎮、光復鄉、瑞穗鄉、玉里鎮、富里鄉、池上鄉、關山鎮、鹿野鄉、卑南鄉、台東市),利用此警政系統牢牢控制住花東縱谷的治安,里壟圳的用水才漸趨穩定。大正十二年(1923)配合東線鐵路施工,順勢將取水口移至今日初來處,後來經過多次的修建;昭和十六年(1941)改名為關山圳,灌溉面積達三百多公頃;民國四十七年再度修建後改稱關山大圳,可灌溉水田超過兩千公頃,徹底改變花東縱谷南段的產業結構。

  關山大圳的修築是沿著中央山脈的山腳修建,依地勢高低,有多條支圳向東伸出。受到關山大圳水利工程的影響,關山一帶變成了重要的稻作區,大正十一年(1922)時,台灣總督府引入蓬萊米,除了台北陽明山的竹子湖,關山鎮的西拉雅族(早於清代便已熟知水稻耕作技術)是第一批試種蓬萊米的人群,今日則灌溉著有名的池上米、越光米等。今日的初來取水口規劃成為水利公園,另外在關山鎮境內自行車道的親水段,則變成非常熱門的觀光景點。


  *從引水口進入沉降池。


  *水閘門。


  *前方有一跌水處進入暗渠,左側矮牆處是讓水量過大時,將水引回卑南溪中的水道。


  *跌水,像個瀑布般澎湃。


  *跌水之後進入暗渠閘門,左側同樣有一個水量過多時的分水道。


  *暗渠上題字為中興渠,完工於民國三十九年,由當時的台灣省政府主席吳國楨題字。

  在關山大圳水利公園旁邊有個「初來事件紀念碑」,事件內容是在明治年間,一名日本巡警遠山次郎至初來駐在所巡查,由於居住在初來部落的布農族人強烈不滿日本人的武力鎮壓,因此在遠山於駐在所過夜時發動全部落圍攻,並殺害遠山次郎。日本人為了紀念遠山,遂在初來設立紀念碑,後改為神社;戰後,神社被毀,由族人倡議於原地設立紀念碑,是為初來事件紀念碑。

  日治時期為了防止「蕃害」,日本人設置了多條隘勇線,隘勇線分為防禦型和侵入型兩種,防禦型隘勇線多設於山腳,關山附近的隘勇線為防止凶悍的布農族下山,還利用鐵絲網通電,經常造成動物、人命的傷亡,由於觸電之後人體麻痺無法脫離電線,好像被黏住一樣,因此被當地人稱為「黏線」;侵入型隘勇線則是深入山中,多為戰備道路,例如花蓮太魯閣的沙卡礑步道(對付泰雅族)、台東的關山越嶺道(對付布農族)等都是。

  隘勇線的設置終究不是長遠之計,日治後期總督府改以卑南族和布農族間的世仇對抗,「以蕃制蕃」的政策就好像是當年清朝政府以熟蕃制生番一樣,久而久之,經過一些事件的轉變,布農族與卑南族間不再有強烈矛盾,台灣社會也已經不需要隘勇線這種東西了,現在的關山越嶺道也已經變成了頂級登山路線,仇恨呢?就讓仇恨隨著關山大圳湍急的水流而去吧。
 
 
一、參考資料
1.海端鄉公所-初來抗日紀念碑
2.關山民生命脈~關山大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