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5日

野地旅0213:白米甕砲台[基隆中山]

地點:基隆市中山區太白里光華路37巷底
日期:民國九十九年二月二十一日
性質:旅行

---------------------------------------


  *白米甕砲台,砲座區一景,後方山丘為觀測所所在。

  來到白米甕砲台的理由,說起來是相當有趣。前一天晚上一名系上學弟問我要幾張相片,分別是新竹科學園區、雪山隧道和基隆港,需要具有足夠的代表性。新竹科學園區去過幾次,印象就是大大的街道和廠房,但沒有照片,就不用說了;雪山隧道常常走,但要有代表性的話就得拍到隧道口,可能從國道頭城工務段附近的「蔣渭水紀念碑」處拍攝為佳,不過我根本沒去過;基隆港則是有很多照片,卻沒有一張比較具代表性的,讓我感覺到異常挫折,於是當場找了可以拍基隆港的地點,同時也要是奶奶能一起前往的地點。就此選定了白米甕砲台為今日的主要行程。

  我們從內湖出發,走國道三號往基隆的方向到底接港西聯外快速道路(省道2己線),下了快速道路後,往回到光華路朝北走,經過一個看起來有一點荒涼的小社區,其中一條岔路入口處寫著「白米甕砲台」、「荷蘭城」的字樣。轉進去車子就開上了挺陡的小山丘,巷子很窄,會車挺困難的,不過我們來的早,並沒有碰到什麼車輛。路的終點就是白米甕砲台的停車場,我們把車停在一棟日據時期修建為白米甕砲台所興建的營舍旁。往上走一小段路即到達了白米甕砲台的所在地。


  *白米甕砲台位置圖。


  *被拆的半毀的營舍,正在整建中,為日治時期較少見的鐵橫樑建築。

  白米甕的地名有著多種傳說,其中一說「為古時候紅毛洋人侵占台灣北部,當時漢人為了避難,紛紛躲到海邊大大小小的山洞裡躲起來不敢出來,日子一久,大家帶來的食物都吃光了,正窮途末路的時候,有人發現有一石頭形狀像是米甕,細看之下還真是米甕,裡頭還湧著白米,大家如獲至寶,靠這些白米度過一段相當艱難的日子,奇怪的是白米湧出的量不多也不少,每次都配合需要的人數湧出,可是避難的人當中,就是有貪心自私的人,為了獨占白米,遂將米甕口挖大,從此白米甕失了靈,再也湧不出白米了。」當然這個說法各位聽聽就好,其真實性到底如何,我也不知道。

  白米甕砲台又稱作荷蘭城,歷史學者翁佳音推測,白米甕砲台現址於十七世紀時西班牙人就曾建立堡壘。翁佳音將古地圖「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和荷蘭文獻《臺灣日記》、《巴達維亞城日記》比對,得知西班牙人曾於基隆港附近建造四座堡壘,其中一座名為「Milaen」,並推得Milaen就是當地居民口中的「荷蘭城」,因此荷蘭城並不是荷蘭人所築,而是西班牙人的作品。日本實施鎖國政策後,西班牙在北台灣的商業利益被嚴重打擊,防務鬆弛,荷蘭人遂於西元1640年揮軍北上,西班牙只有180名士兵駐守在聖薩爾瓦多城(今和平島中國造船公司基隆廠舾裝工廠所在地),因此順利的佔領基隆。第二次戰事則是鄭經時期,荷蘭人於1664年二度進入北臺灣,企圖恢復在台的權力,然而遭到鄭氏驅逐。

  鄭克塽投降後,直到清光緒年間,白米甕砲台再度建立,然而在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時曾被法軍佔領達八個月;甲午戰後日軍接收台灣,為避免艦隊遭受基隆港四周的砲台群襲擊(計有白米甕砲台、大武崙砲台、獅球嶺砲台、二沙灣砲台、槓子寮砲台、社寮東、西砲台),因而選擇自鹽寮登陸,從背後襲擊清軍。白米甕砲台所在位置雖然絕佳,但從西班牙人時代至清代均未在戰爭上產生積極作用,日治後,白米甕砲台大規模修建,成為今日的模樣。民國七十四年,白米甕砲台列為台閩地區三級古蹟。

  白米甕砲台格局狹長,呈東西走向,整體砲台由西到東分別為指揮所、砲座區、觀測所。指揮所位於砲台西側的小丘上,開口朝向東方,方便與觀測所進行旗號的溝通;指揮所前方有機槍陣地(英式測距儀基地)。砲座區位於較低平的山稜上,共有四個砲盤,直徑約13公尺,可旋轉180度,現在放置在梅園(役政公園)的阿姆斯拖朗後膛加農鋼砲即原置於此,每個砲盤間以土牆相隔,有吸震作用;砲座區下方有斜坡道通彈藥庫,整體建築以鐵水泥和安山岩所砌成,牆厚近一公尺,十分堅固。砲座區東側有階梯陡上,山頂處為觀測所,因其建造之型制、材料與砲台本體不同,因此推測為清代所遺留的部份。

  白米甕砲台與西邊的大武崙砲台兩者,白米甕砲台在前為明,大武崙砲台在後為暗,一明一暗護衛著基隆港的左翼;槓子寮砲台與二沙灣砲台(海門天險)在基隆港右側,槓子寮砲台在前為明,二沙灣砲台在後為暗;港口處有社寮東、西砲台,西砲台為明、東砲台為暗;港口深處則有獅球嶺砲台,居高臨下。


  *白米甕砲台格局圖。


  *從指揮所內看砲座區與觀測所所在的山頭。


  *英式測距儀架設處。


  *砲座與指揮所。


  *彈藥庫入口。


  *通往觀測所的階梯。


  *觀測所。


  *從觀測所的方向看砲座區與觀測所。


  *砲台主體建築,由鐵水泥和安山岩砌成。

  來到此地,除了看砲台本身之外,另一個引人注目的建築物,即是在砲台西側海邊的「協和火力發電廠」,三根十分高聳的煙囪就在面前;另外往東北方向看去,可以見到基隆嶼和出入基隆港的船隻。此外,這裡現在少了肅殺氣氛,多了幾分悠閒和慵懶的感覺,前些日子火紅的「光陰的故事」連續劇外景即在此處拍攝。回過頭來,你問我到底拍到基隆港沒有?當然有囉,往砲台的後方看去,便可以看到基隆外港與基隆港西貨櫃中心,因此這趟算是成功達成任務囉!


  *從砲座區看協和火力發電廠,遠處為野柳岬。


  *從觀測所可以更清楚的看到發電廠。


  *基隆嶼和基隆港西防波堤。


  *基隆外港與貨櫃區。

 
 
一、參考資料
1.透地雷達技術應用於基隆和平島古堡舊城牆遺址之探測-期末報告書
2.白米甕砲台
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409)[基隆市].白米甕砲台(荷蘭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